首页 / 历史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他是家境贫寒、心存大志的少年;他是清朝最有血性的大臣;他是政绩赫赫的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 他是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忠臣良相……他就是清朝中后期著名政治家、爱国名相王鼎。
近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位于陕西蒲城县老城区达仁巷的王鼎故居和家祠。王鼎家祠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现存门楼、矮墙、东西耳房。1997年4月10日,这里被蒲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王鼎家祠东侧,有一条南北向的巷子,北面连接着东西向的杈把巷。这条巷子的南口,西侧的墙角下方,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的界石。石上可以看到两列十个汉字:“墙外余地三尺,栽树五株。”这行逐渐模糊的字承载了爱国名相王鼎的一段高风亮节的佳话。
王鼎(1768-1842),字定九,号省厓、槐荫山人,陕西蒲城人。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户、吏、工、刑等部侍郎、户部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
王鼎在京为官的时候,邻居因庄基地的事情,跟王鼎的家人发生纠纷。于是,家人写信告诉王鼎,希望他能帮忙。王鼎看到信后,将明代诗人林翰的《戒子弟》诗稍加修改寄给家人:“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依然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王鼎家人看到这封信,立马明白他的意思,主动向西让出三尺,邻居家觉得王鼎家人正义大气,深受感幼,也让出了三尺,于是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小巷子,这已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如今,这条小巷子成为达仁巷的一部分,也是连接王鼎纪念馆和林则徐纪念馆的必经之路。在巷子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王鼎的家训和林则徐的诗,让这条平静的小巷子显得文化氛围十足……
走进王鼎故居,迎面的照壁上是王鼎的一幅书联,上书:山惟厚重载万物,海以宏深纳百流。足见其心胸如大海般壮阔,据说,他的门生林则徐望其先生书联大为震撼,大受启发,写下千古名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在中国古代,大臣劝谏帝王的方式有许多,不过有一种非常壮烈的方式,这就是尸谏。顾名思义,所谓尸谏就是臣子以死向帝王劝谏。“千古艰难惟一死”所以在历史上,尸谏的故事非常少。可是到了清朝道光年间,一位位高权重的军机大臣,居然以自杀的方式,向皇帝劝谏,这位军机大臣就是王鼎。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王鼎极力主战,反对议和,当时的两广总督琦善却极力主张议和,王鼎向道光帝力荐林则徐之贤,并在朝堂上痛陈和议对国家的危害,怒斥主和的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当代秦桧、严嵩。道光不听,抽身欲走,王鼎牵衣苦谏:“皇上不杀琦善,无以对天下;老臣知而不言,无以对先皇!”道光气恼,甩袍下殿,随后,道光帝却将林则徐当成替罪羊,将其革职充军,并且遣往伊犁,并重用琦善。对此王鼎非常不满,他多次向道光帝推荐林则徐,同时反对与英国人议和。可是,此时的道光帝对于王鼎的建议,一个都没有采纳。王鼎悲愤万分,于是在圆明园附近的私邸中,怀惴“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的遗疏,自缢身亡,享年74岁。
可惜的是,王鼎的死并没有唤醒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王鼎死后81天,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林则徐听到王鼎尸谏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下了《哭故相王文恪公》诗两首,赞王鼎“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史书也赞其“清操绝俗,生平不受请托,亦不请托于人”。王鼎生前为官,两袖清风;“卒之日,家无余赀。”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王鼎是满腹经纶的血性汉子,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热血长歌,用嶙峋的傲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他坚持操守,傲视群雄,拥有独立而又强大的人格魅力。也使得华夏文明除了“和”与“礼”,多了些刚韧与个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1e55nK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