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民国“诸葛亮”

民国“诸葛亮”

杨永泰,字畅卿,广东人氏,19世纪的80后。文武双全,学贯中西,对人心的精确把握,惊人的局势预判能力,出色的行政管理能力,这都是他的过人之处。他跟着宋教仁、黄兴和孙中山闹过革命,也曾委身于陆荣廷和唐继尧,还投奔过曹锟。

1926年夏北伐战争开始,1927年蒋介石下野之后,杨永泰向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上了一份万言书,陈述他对中国时局的看法和对现时政治的主张。李、白读完后,对杨永泰的才华十分敬佩,但又十分鄙视杨永泰的为人。他们认为:一个投靠过北洋军阀,投靠孙中山,也投靠过西南军阀的政客,在政治上靠不住。这样李宗仁、白崇禧对杨永泰不予理睬。

1928年春,蒋介石的结拜兄弟黄郛把杨永泰引荐给了急需人才的蒋介石。由此,杨永泰证明了自己,并获得了“当代卧龙”的荣誉。

北伐胜利后国民政府开始讨论裁军一事,,结果却在意料之中:蒋介石一定要裁,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死活不裁。既然政治裁军没戏,那就武力削藩!

对蒋介石而言,新桂系无疑是他当前最强劲的对手。李宗仁坐拥两湖,黄绍竑占据广西,白崇禧收编了唐生智残部,拥兵十万控制华北京津,李济深在广东为后援。新桂系的势力从中国的最南方一直延伸至长城脚下,实力看起来非常强大。

杨永泰对蒋介石进言道:桂系看起来虽然强大,但实际上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根基不稳。广东李济深一直不得粤军陈济棠、张发奎的认可;华北白崇禧的麾下大都是唐生智残部;两湖李宗仁的绝对主力第七军里数一数二的悍将李明瑞,并不是李宗仁的人。然后其通过软禁李济深、说服唐生智残部反戈白崇禧、收买李明瑞等一系列操作使历时三个月的“蒋桂战争”,以蒋中正的胜利而告终。

杨永泰将其“削藩”策略概括为:以经济方法瓦解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以政治方法解决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以军事方法解决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以外交方法对付张学良的东北军。面对中原大战爆发之势,杨永泰胸有成竹地向蒋介石建议:一、采取陆战为主、空军协同的战术,威慑联军;采取“银弹”外交,瓦解冯玉祥的西北军;二、不惜一切代价,拉拢取观望之势的东北军张学良。蒋介石立即派吴铁城和张群携巨款到东北,极力拉拢张学良助蒋讨伐阎、冯,并用重金收买了冯部将领刘茂恩,诱捕冯军豫东前线总指挥万选才,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经过5个月激战,蒋大获全胜,阎避居大连,冯移居汾阳。山西晋军被举兵入关的张学良加以整编,西北军则被蒋介石化整为零一个个吃掉,仅仅保留了被改编的29军。

国民党南昌行营组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由此成立的神秘的总裁侍从室也是杨永泰向蒋介石建议的。

国共两党内战期间,杨永泰向蒋介石提出了著名的“攘外必先安内”,提出“安内”必须“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杨永泰对蒋介石分析:,红军绝非乌合之众,而是一支不怕死、不受抚、不惧威的真正党军,它与军阀部队的最大不同是实行了政治治军,兵民一体,上下同心。和共产党之间不只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1934年,红军正式踏上了万里长征路,蒋介石方面也开始对红军动向进行精密预测。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红军战略转移之初,对于转移路线,连我们红军内部都在争论不停,自己也不知道将来到底会去哪里。但杨永泰判断出红军可能走一条匪夷所思的路,那就是过湖南,入云贵,穿过金沙江,再渡大渡河,从川西北上。这条线路与后来红军的长征路线高度重复。这真让人惊出一身冷汗。但蒋介石认为中共的军事力量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际,不足为惧。没有理会杨永泰的这个提议。如果老蒋采取相应对策,历史不知该如何书写。

1935年10月,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在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遇刺,杨永泰颇想乘机爬上这一高位,进一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遭到以二陈为首的CC系的坚决反对。后杨永泰被任命为湖北省主席。1936年10月25日 ,杨永泰应邀赴日本驻汉口领事馆宴会,在汉口经汉关乘专用轮渡码头准备回武昌时,突然冲出一个刺客,向其连开数枪,杨应声而倒,终年56岁。

蒋介石得知杨永泰被暗杀之后十分震惊,一面给予杨永泰以公葬待遇,一面责令戴笠组织秘密侦查厅,尽快破案。经查,凶手陈燮起系受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庐隐指使。刘在上海被捕后,被判处10年徒刑。表面上是刘庐隐做了替罪羊,但是更多人怀疑实际上暗杀是由陈立夫兄弟为首的CC系一手策划的。

杨永泰的死,令蒋介石永远地失去了一个可以在关键时刻改变局势的超一流谋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42o3R3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