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新型战机曝光,“南天门计划”真的要来了吗?

中国新型战机曝光,“南天门计划”真的要来了吗?

近日,央视公开曝光了一段飞航导弹发动机的现场测试视频。原本重点应该放在发动机上才对,可视频当中一段飞机飞行时的模拟画面,却吸引了大量军迷的关注。

因为视频中除了有我们所熟知的歼20以外,还有一架不知名的战斗机与其擦肩而过。其更接近于菱形的科幻外形,有点类似于南天门计划中的白帝战机,真可谓是科幻感十足。难道朝发白帝彩云间,真的要实现了吗?

白帝空天战机顾名思义,它除了可以在大气层内作战,同时还具有大气层外的长周期巡航能力。相比之下当今五代机中的双花红棍F22,其20000米的实用升限高度简直是弱爆了。白帝又是16马赫的飞行速度,又是百公里的飞行高度谁能受得了?

不过对照一下南天门计划也就释然了,毕竟它主要是用来打击外星生物的。也正是基于这种科幻理念,南天门到底是不是真的来了?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确定一点,视频中的战机最多就是有了白帝战机的设计理念,其强悍的性能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实现。不过既然已经出现在了这么重要的场合里,肯定不是无的放矢。这很可能就是我国下一代战机,也就是六代机的研制方向。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画面中新型战机的气动外形来看,这款不知名新式战机采用的是无垂尾无平尾设计,看着就好像拍扁的歼20一般。很显然这种气动外形,早已经超出了当下5代机的设计理念。就拿歼20举例,其采用的是倾斜式双垂尾设计。可要是把它一巴掌给拍平了,无疑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进而大幅度提升它的隐身能力。

其次从画面中看,这款飞机还采用了可变形的前掠翼设计,而这样做可不单单是为了好看。它既能提升战斗机在亚音速状态下的高效打击能力,还可以增强高音速飞行时的机动稳定性。所以不难看出,我国对于第六代战斗机的研究思路,最起码会在隐身性和机动性方面大做文章。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仅靠改变气动布局就可以提升隐身和机动能力还有待商榷。

中国的新型六代机“现身”?其如何提高隐身性能和机动性能?

首先来看垂尾,它的作用类似于箭矢尾部的羽翼,目的是利用大气动力来稳定前进方向。对于单尾翼来讲,如果高度设计越高,仰角飞行时的稳定性就会越高。但除了材料强度也要求越高以外,对于航母的舰载机机库同样是个挑战。

而双垂尾设计,就可以避开机身遮挡来增加有效面积,进而提高飞机高速飞行时的航行稳定性。比如米格25,要不是别连科中尉在1976年叛逃时将它开走,美国的F14很可能采用的还是二战时那样的单垂尾设计。

其次,无平尾设计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增加战斗机的主翼面积,翼身相融就能更为契合,直观感觉就是更接近于菱形。以此来增加战斗机的内部空间,进而提高载弹量和燃料携带量。

但无论是垂尾还是平尾,均会影响隐身效果。所以要想做到隐身机动双兼顾,通过尾喷口进行360°转动,就可以改变飞行状态的推力矢量发动机,就很有必要了。真到了那个时候,甚至连鸭翼都有可能被取消。

另外对于前掠翼设计,它能够让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气流,沿着翼尖流向翼根,使得诱导阻力变小,从而提升机翼升力来增强气动效率。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飞行航程和载荷,还可以大幅减少起降距离。尤其是在低速作战时,飞机在高攻角状态下的可控性会更好。

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固定前掠翼在高速飞行时,不但会因为巨大的升力导致翼尖扭转变形而断裂,就算增加材料强度,也会由于机翼前身和机身后方气流相撞引起抖振。尤其是在高超音速飞行时,这种情况就会更加明显。那该怎么解决呢?

答案就是视频中未知飞机所采用的可变形前掠翼,也就是在低速飞行时展开,增加亚音速作战性能。在高速飞行时贴近机身,提升飞行速度。只是可变形的翼根部分,由于强度要求,材料问题很难突破。不过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成熟,破解这个技术难题也只是时间问题。虽然南天门计划过于虚幻。但谁又能证明经历过月球之旅的我们,就肯定不会有所突破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52WzorL.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