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中国商业史之ofo小黄车第3集:技术才是根本,输的漂亮是本事

中国商业史之ofo小黄车第3集:技术才是根本,输的漂亮是本事

哈喽,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李侃侃,一个喜欢分享商业故事的韭菜博主。

今天咱们接着讲,ofo小黄车的故事。

01:技术才是根本

咱们说过,从一开始ofo的硬件设计就比对手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车锁。

哪怕是融到了那么多钱,他也只顾着疯狂的攻城略地,没想着把车锁给改进改进。

在2017年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时候,ofo一批价值150万的锁竟然还出现了因为设计问题打不开的情况。

后来ofo进军海外来到新加坡市场,有一次刚投放了一批7000辆车,24小时以内马上消失4000辆。

怎么回事?原来虽然已经远到异国他乡,可小黄车上还是机械锁,也没什么GPS定位,压根就找不回来。

尽管机械锁给公司惹了不少麻烦,可公司好像也不太当回事,有员工说:智能锁成本要比机械锁高很多。

而公司高层觉得,车呀、锁呀、什么的。那都不过是实现增长目标的手段而已,没那么重要,能省就省吧。就算后来全换成了智能锁,技术也依然是同行业里最差劲。

咱们上期提到过的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曾经不就为了这个在朋友圈里和马化腾互怼吗!

这个朱啸虎发了个朋友圈说:ofo的活跃用户远超摩拜单车。

小马哥作为摩拜单车的主要战略投资者,当然就不乐意了。

就在下边评论说了:智能机和非智能机的价值和潜力还是不一样。

朱啸虎马上回复: 现在ofo已经全是智能锁了。

可是小马哥不松口啊,说: ofo那样的智能锁不能双向通信,他就跟“小灵通”似的,肯定会废掉。

完了朱啸虎就说:这完全没必要,性价比最优的才是最好的方案。

这大佬之间一来一往把ofo的毛病和ofo为什么坚持这个毛病给说透了。

在共享单车开始兴起那段时间,很多人说这事长不了,公共品应该由政府提供,公司是做不好这个事的。

因为你管不了那些偷车的、偷零件的,这就是经济学上的工地悲剧。

可我们看,现在幸存的那些共享单车品牌,似乎这个问题没那么严重,这就是因为,共享单车离不开更高质量的车和锁。

还有能绑定用户,让用户不敢随意欠费的信用积分制度, 这些都离不开技术基础,而技术恰恰就是ofo所忽略的。

更糟糕的是,ofo不仅在该花钱的地方节约,还在不该花钱的地方浪费。在几个月就能容一轮融资,拿钱拿到手软的那几年,没人能说的清楚ofo每天在浪费多少钱。

升降式的办公桌摊下来,人均将近2,000块钱,管理层开的公车不是特斯拉,就是宝马x5,寄快递除了用顺丰就没考虑过其他选择。

公司内部的财务制度极为宽松,报销没有层层审核这一说。只要贴发票钱就能到账,有时候没发票也能报销,最大的无票报销金额甚至可以高达十几万元。

而那些搞政府关系和商务合作的员工,每个人更是有巨额的消费额度,公款吃喝起来大手大脚的,那钱花的更是没个数,

这叫崽花爷钱心不疼啊!

对于这帮突然占上了风口成了资本宠儿的年轻人来说,钱来的太快了、太容易了。自然也就不会去想没有了怎么办! 就好像这场烧钱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但是是游戏就总会有个输赢!

02:输的漂亮是本事

现在很多互联网创业者的目标,就是被大公司收编。毕竟能套现走人也算是一种成功啊!

如果是普通家庭出生的你、我、他说不定把ofo做成当时那样也就知足了,甭管是和摩拜单车合并,还是被滴滴收购那都能实现一辈子财务自由。

但是你别忘了戴威是谁啊!那是别人家孩子!他成长的道路上全是成功的里程碑,他不想失去对ofo的控制权,不愿意听从投资人的摆布,让公司被合并或者被收购。

但老实说,单车出行这个行业流水确实不够高,要想在大公司的环伺中挺起腰杆,成为像字节跳动一样的新巨头可能性并不太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一意孤行最终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在了2017年底,ofo和摩拜单车的投资人频繁会面,几个重要投资方终于达成一致赞成合并,但戴威坚决不放弃自己的一票否决权,谈判最终还是崩了。

他说:感谢资本助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资本也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

这下可好,朱啸虎直接就怒了说:我最讨厌认为自己什么都对的创业者,然后他把自己的股份卖给了阿里,顺利退出,而ofo则错过了资本市场留给自己的最后的好机会。

到了2018年以后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不少小的共享单车平台已经熬不住倒闭了,滴滴和阿里眼看着没法收编ofo,干脆就借此机会养起了自己的小号

2018年1月,滴滴收购小蓝车,拿到了单车投放指标,开始自己做青菊单车。

几个月后,阿里也开始认真的搞起了自己的哈罗单车。

摩拜单车大家都熟悉,被美团收购,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元离场。

而此时戴威和ofo只能苦苦的坚持着,孤军奋战,他动用媒体资源牵制青菊单车和哈罗单车的投放,除此之外他还发展了广告业务。

用户只要一扫码用车就会弹出几秒钟的短视频广告,好收点广告费啊,可是终究是大势已去,只不过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

在2018年这一年,ofo卷入了好几起合同纠纷,前期地毯式铺车的后遗症也开始显现。

高昂的维护费用,让公司面临着严峻的资金压力,而此时已经没有投资人愿意再为他买单了,终于个性强硬的戴威屈服了。

回过头去找滴滴可那时的滴滴已经有了小蓝和青菊,瞧不上ofo了。

而曾经为了ofo和滴滴明争暗斗的阿里也只愿意提供一点抵押贷款,ofo的几百万辆小黄车,曾经是让人趋之若物的流量入口,而现在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而已。

现在,牌桌上的各方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牌而背负着高额债务的ofo,从资本市场的宠儿变成了弃子。

终于2018年12月4日,戴威收到了来自法院的限制消费令。

从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还不上钱的老赖,因为几十亿的押金被挪用,上千万用户在线上等着退还押金

当年还有人到ofo总部排队讨债,至于现在ofo是要办公室没办公室,要员工没员工,就算想排队讨债你都不知道上哪排队去,你都不知道能找谁。

其实,戴威他本来可以不必输的这么难看,偏偏他的一意孤行让自己一败涂地。

如今共享单车的先行者们大多已经消失,如今活跃在市场上的,大概只有美团单车、滴滴的青菊单车、阿里的哈罗单车。

他们都有几个共性,一个是股权结构清晰只依附于一家大公司,不至于股东打架自己遭殃,再一个在业务上也和大公司有结合点形成协同效应,比如增加日活,丰富用户数据等等…

不至于最后成为业务线的弃子,在行业进入了稳态格局后,硕果仅存的几家品牌也形成了默契,不再继续比拼烧钱,而是尝试着涨价,开展月卡、年卡业务,拓宽更高客单价的电动车业务等等等等…

走上一条从烧钱到减亏,再到扭亏的健康发展路线,而这一切曾经的ofo,可是可以唾手可得的。

从别人家的孩子到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再到还不上钱的老赖。戴威,前后只用了三四年,而屏幕那边的用户依然猜不出要多少年,才拿得回自己的押金。

对于梦想的坚持,和对商业主控权的执着,谈不上对错,可对于拿不回钱的用户来说,这样的执着实在难以让人尊敬和理解。

不过话说回来,ofo的押金撑死了也是以百元为单位。那下一期咱们要讲的蛋壳公寓,坑的可就不是这点小钱了,起码也得是几千还有的年轻人被坑了好几万。

蛋壳的用户和当年ofo的用户一样,线上退押金不成就改成线下围堵,而蛋壳的解决方案呢?

也延续了ofo或者说任何企业资金链断裂以后的一贯套路。由用户顶雷,自担损失,明明是纽交所上市的明星企业,难得靠谱的长租公寓平台,蛋壳是怎么走到这样艰难境地的呢?

咱们下一回,就给各位讲讲蛋壳公寓的蛋壳是怎么碎的的。

我是李侃侃,关注我下期更精彩!喜欢的话,给侃侃点点赞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52XGaL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