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春分到:梳头通经络,戒怒畅肝气,“省酸增甘”健脾胃

春分到:梳头通经络,戒怒畅肝气,“省酸增甘”健脾胃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生发,大自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据“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人体也遵循着自然规律,在春季处于舒展的状态。

保养头部,缓解“春困”

《黄帝内经》有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此时,养生需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做到“晚睡早起,以应春时”。在春光中踱着缓慢的步伐,使机体顺应自然界阳气生发的特点,以达到“春夏养阳”的目的。

头部为诸阳之会,是百脉汇聚之处。春天,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升发,聚集于头部。所以,春天应注重头部的保养,日常可以采取梳头的方式,每天梳100~200下,有助于头部气血通畅,更好地生发阳气。

安神戒怒,调和肝气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古人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当天,昼夜等长,寒温均等。

中医理论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和天地万物相通,春分养生要顺应节气的特点,注意维护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保持脏腑气血的阴阳平衡。

春分时节的阳气虽能生发万物,但尚未“隆盛壮大”,故被称为“少阳”。春季在五行中应于木,在五脏中应于肝,肝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人体肝气生发,随春而盛,在志为怒,而“怒伤肝”。所以,此时养生还要根据自身体质、性格的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保持平静、良好的心态,安神养气,避免忧虑,戒怒戒躁,以利于肝气调和,顺应生阳气和畅肝气等季节养生特点。

畅通经络,疏肝保健

春季容易导致部分人肝气偏旺,易出现眩晕、头痛、失眠、烦躁易怒,甚至中风昏厥等。部分高血压病患者在春天还易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此外,春天还容易暴发流行性疾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以通过中医养生疗法,如艾灸、按摩等方式来扶阳、补虚,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

太冲穴

【定位】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做法】双手拇指,轮流向足趾方向推揉太冲穴,以略有温热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推揉200下。

【功效】可疏肝解郁、清泻肝火,常用于缓解脑中风、高血压病、抑郁症、失眠、疲劳综合征等。

“省酸增甘”,健脾和胃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春天吃芽菜,有利于疏通肝气、和胃健脾。

春天虽然天气转暖,但余寒未消,可以适当食用些温热的食物以壮阳御寒,如韭菜、洋葱、大蒜、生姜等,顺应春天“发陈”的特性。

还可以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的原则,适当食用甘平补脾之物,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等。

除此之外,饮食上宜遵循春分昼夜等长、寒热均衡的特点,“以平为期”,不要偏胜。如在烹调蟹、鸭血等寒性食物时,可佐以葱、姜、酒、醋等调料,防止菜肴偏寒凉,食用后对脾胃有所损伤;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类菜肴时,可搭配蛋类等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

青皮鲫鱼山药汤

【用料】鲫鱼1条、生姜3片、青皮10克、山药200克、胡椒粒1勺、盐适量

【做法】将鲫鱼除去内脏及鳞、鳃,洗净;青皮切丝,山药去皮、切片;将生姜片、青皮丝、山药片、胡椒粒一并填入鲫鱼肚内,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煨煮1小时,调入盐后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理气、疏肝补肾。

 

莲子山药板栗白芍粥

【用料】白芍10克、板栗15克、莲子(带心)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白芍加水熬煮,15分钟后取出白芍;加入板栗、莲子、粳米,继续熬煮20分钟,熬成浓稠的粥即可。

【功效】滋阴益肾、疏肝、清心火。

 

“下厚上薄”,做好“春捂”

春分时节,正是乍暖还寒之际,此时气温虽然有所回升,但冷空气活动仍频繁,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此时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导致感冒、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不要急于换上单薄的轻装,需根据气温增减衣物,尤其应注意下肢及脚部的保暖,穿衣以“下厚上薄”为宜。

随着春天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也逐渐加快,加之气温变化较快,情绪波动也较大,容易导致人体出现阴阳平衡失调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妄动肝火,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类疾病。因此,在精神上保持愉快、心平气和,少焦躁,戒怒气十分重要。

(中医健康养生官方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9e9YMB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