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6岁仍健在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6岁仍健在

本文来源公众号:眼近史

少帅张学良一生坎坷,背负了不少的骂名,但是他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又是一级上将,身边的女人从来不少,他一生有过三个妻子,为他生下了五个子女,其中只有一个是女子,这个人就是张闾瑛,说出“嫁人只嫁布衣”的女人。

1906年,张闾瑛出生的时候,张学良不过十六岁,于凤至也不到20岁,虽然两个人的年纪都不大,对这个长女还是非常的爱护。

她是张学良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张作霖的第一个孙女,许是沾了这两个“第一”的福气,张闾瑛从出生起,就非常受祖父的宠爱,是全家人的宝贝疙瘩。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张闾瑛自幼的生活自不必说,在她之后,她的母亲于凤至又先后生下了三个弟弟。

张家虽然在东北有着特殊的地位,但是于凤至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张闾瑛适龄之后也是进入了学校读书。

不过张闾瑛平静欢快地生活在1928年戛然而止,年仅12岁的她首次直面至亲的离世。

当时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因为张作霖坚守自己的底线不愿与日寇合作危害国家,因此遭到日军的记恨,曾经的“东北王”就这样去世了。

紧接着在1931年,张闾琪因身患重病不治而亡。

经历过重重挫折的张闾瑛变得愈发成熟,在父母的教养下气质和才学越发出众,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甚至在15岁的时候就登上了《大亚画报》的头条。

此时的张闾瑛也到了婚配的年龄,父亲的意思是想让她嫁一个门当户对的夫君,以巩固张家在东北的势力。然而母亲于凤至却深受包办婚姻影响,支持和尊重女儿自己的意见。

父母的感情张闾瑛也从小看在眼里,虽然母亲于凤至是正室,出席重大场合能够陪伴在丈夫身侧。但父亲却是一个风流少帅,母亲于凤至背地里也没少流眼泪。

当时孔祥熙为了笼络少帅,三番五次为儿子孔令侃求亲。

可对于张闾瑛而言,门当户对并不是首要条件。

很多人都劝张闾瑛别任性,这门婚事好处多多,可越是有人劝,她就越坚定,甚至还掷地有声:“要嫁就嫁布衣。”

为什么呢?

一方面张闾瑛不喜欢家族的包办婚姻,另一方面张闾瑛对孔令侃的风流事迹早有耳闻,他是大家族的男子,但是不洁身自好,风流债颇多。除此以外,当时上层社会的风气奢靡,张闾瑛一旦嫁给孔令侃为妻,一方面要出入各种社交场合,会让她应接不暇,另一方面作为大家族的儿媳,委屈受气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她果断拒绝了这门亲事。甚至直言道:“不嫁,要嫁就嫁布衣!”

1933年4月,张学良出国考察,张闾瑛便有机会同母亲以及兄弟们一同去往欧洲。他们前后游览了很多地方。

张学良与意大利法西斯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的私交甚好,所以他和于凤至商量后,决定把孩子留在罗马学习。张闾瑛第一次实现了她的留学梦。

后来,因为意大利承认伪满国的存在,张学良十分愤怒,当即与齐亚诺绝交。

随后,张闾瑛在母亲的安排下,转而去了英国伦敦。

张闾瑛第一次见到陶鹏飞也就是在英国,两人同在此处留学,是经过好友的牵线搭桥才有了第一次的正式交往。

在那段时间里,张闾瑛的精神状态很不好。

因为张学良出事了。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将张学良软禁在南京。

而于凤至和两个儿子及张闾瑛因为不在国内,所以幸免于难。

可正因不在身边,所以才更觉无力。于凤至每天都哭,而张闾瑛的内心也很是着急。

陶鹏飞一直在张闾瑛身边开导她!陶鹏飞家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家,不用相比较,他在物质地位就输得彻彻底底的。虽然他能养活起张闾瑛,他就只是一个平凡普通,努力学习的平民百姓,没钱没背景,身上背着“三贷。”

但陶鹏飞也非常有才华,他的思想开放,也非常博学,而且还精通七国语言!当张闾瑛和陶鹏飞相见后,两个人相见恨晚,几番交谈后,两人便互相吸引,然后迅速坠入爱河。

后来有一天,张闾瑛很认真地看着他问道:“若我们成婚,我要你今后只有我一个女人,你可能做到?”

而陶鹏飞也不负张闾瑛的期待与信任,他很自然的回应道:“婚姻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陶鹏飞对张闾瑛的回答,正是击中了张闾瑛的内心。

之后,他们两个人的恋爱关系更加坚定,而张闾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嫁给布衣的决心。

为了能早日与所爱的陶鹏飞结婚,张闾瑛大着胆子给被囚禁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我遇到了一个我爱的人,他是一个平民,我想和他定下终生盟约,请父亲做主。

可信发出去后,张闾瑛迟迟未收到张学良的回信。

张学良未回信的原因很简单:不同意这门亲事!之所以未回信明确反对,是因为张学良怕自己的激烈反对反而弄巧成拙,于是,他选择了沉默。

不久,于凤至在美国病重。张闾瑛和陶鹏飞急忙赶往美国照顾母亲。

陶鹏飞在于凤至面前,尽心尽力照顾,表现得十分妥帖,有时候张闾瑛都感慨,自己还没有他细心。于凤至看着面前朴实的男孩子,是越看越满意。于是两人的婚事便由于凤至做主,彻底定了下来。

1941年时,在母亲于凤至的见证下,张闾瑛和陶鹏飞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陶鹏飞根本无法给张闾瑛以前的生活。他有的就是他的努力好学,他的认真专注,最重要的就是他对待婚姻,对待感情上从一而终的态度,一生只爱一个人,保证一辈子对你好。

张闾瑛与陶鹏飞在伦敦毕业后,定居美国,从事教育事业,在美国华人圈内颇有影响力。

1961年,蒋介石在台湾举行了“阳明山华裔学人研讨会”,邀请海外学者到台湾考察学习。张闾瑛与陶鹏飞二人的名字也在邀请名单中。

张闾瑛内心燃出一股希望的火苗,或许这次赴台可以看见分别已久的父亲。

于凤至一直陪在张闾瑛身边,得知女儿此次有机会见到丈夫,她十分支持女儿前往台湾。于是张闾瑛便做起了去见父亲的种种准备。

台北方面,蒋介石并不知晓其中邀请名单中,竟然有张学良的后人。

所以,会议期间,当媒体曝出瑛的身份后,震惊了参会者,也让蒋大感意外。

或担心节外生枝,蒋不允许任何“外人”去看望张学良,包括张闾瑛夫妇。

自己的父亲近在咫尺,却被当局视为“外人”而不得见,这让闾瑛夫妇义愤难平。

他们开始四处托人,诉诸媒体,斗智斗勇,争取一切可用的资源和手段,想方设法要见到父亲。

终于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台北,与父亲见面了,张闾瑛见到父亲张学良后,大喊父亲,随即父女抱头痛哭,久久不能说话。

张闾瑛与父亲张学良

此时的父亲已不再年轻,没有了离开时的相貌与风流,而张闾瑛也不再是亭亭玉立的少女,这一面两人都等了太久,情绪稳定后,张闾瑛将丈夫陶鹏飞介绍给了父亲,陶鹏飞先叫校长,然后叫父亲。

张学良这也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女婿陶鹏飞。他之前也听外界说过自己的宝贝女儿最后嫁了个“布衣”,起初他还担心自己的女儿会跟着受苦。但今天只需要看到女儿张闾瑛的气色和体态就明白女儿这些年过得不错。陶鹏飞这个女婿很称职。

短暂见面后,父女二人再次分开,这一别又是快30年。

1990年3月,于凤至因突发心脏病在美国去世,张闾瑛和陶鹏飞二人在美国为母亲办了庄重的葬礼。

就在于凤至走后没多久,张学良就在张闾瑛的极力争取下获得了出来的机会。

看到父亲的那一刻,张闾瑛像是回到了还是张家千金的时期,亲人健在,家庭幸福美满。她抱着自己的父亲喃喃道:“母亲要是还在就好了……”父女俩相拥而泣。母亲去世后,张闾瑛对亲情更加重视。在此后的十几年,张闾瑛悉心照料着自己的父亲,用力填补他们之间缺失的那几十年时光。张闾瑛用行动诠释了对父母的孝心。

2001年,张学良于美国去世。父亲去世之后,已经85岁的张闾瑛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在丈夫的悉心照顾下,她的身体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如今,张闾瑛已经106岁了,有亲人相伴左右,她把人生活成了想要的模样。

一直生活在权贵中心的张闾瑛,却没有染上富家千金的坏品行。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想要的婚姻是幸福相伴,而不是两家为利益,把婚姻当成交易。不得不说,生在上个世纪的她,却有新时代女性的婚姻观和生活观。

真正做到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也或许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力量,才铸就了她平凡但又幸福的一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B0NqQD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