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陆 / 李兴钢:从“新旧相生”到“城筑相生”

李兴钢:从“新旧相生”到“城筑相生”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李兴钢

存量城市应该如何保护和发展?旧城建筑又将如何实现有机更新?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城市更新进化的同时,保留其历史文化特色十分重要。

这篇文章我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是我对于存量城市保护和发展策略的看法;其二,是实践层面对北京旧城胡同院落的改造案例;其三是从城市历时性研究的角度阐述一下我们所倡导的旧城建筑更新策略是什么。

关注旧物的遗产价值

——以首钢工舍智选假日酒店为例

存量城市的保护和发展一定会涉及新和旧的关系。新和旧是什么关系?我的观点是新旧需要相生——“新旧相生”是新物与旧物关联交互从而相互成就,相互生发。交互(interactive)是参与活动的两个对象可以彼此交流互动,因对方行动而做出密切关联反应,也就是说新物和旧物是平等、密切关联的关系。

存量时代的城市和建筑中新和旧的关系,是旧的建筑、旧的城市环境和新建的建筑、新发展的城市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新旧交互而互成相生的关系,即新生于旧、旧生于新,新物因为旧物而获得根基,旧物因为新物而焕发生机。

旧物未必是古董文物才值得保存和利用,凡是旧物都必有其价值,拆旧立新需要谨言慎行。旧物作为城市里的遗产,它的利用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物的价值,就是Body,或称作“遗物价值”,另一种是非物的价值,就是Spirit,或称作“基因价值”。当把它们作为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时候,都需要密切关注。

如何发挥存量建筑遗产的“遗物价值”?我们已有不少工程实践和探索,比如首钢工舍。在首钢的改造中,保留原来旧的、几乎要拆除的、被列为保护遗产的工业厂房,把它们作为有价值的旧物充分利用,再增加新的建造;旧工业厂房中遗弃的设备也当成有价值的旧物对待,把它利用在新的建筑空间里,发挥它的遗物价值。如此,新物和旧物叠加,产生出“新旧相生”理念下的新建筑。这样的建筑理念,就是新旧相互关联且相互生发的关系。

首钢工业厂房现状

仓阁-首钢工舍智选假日酒店

挖掘旧物的基因价值

——以北京大院胡同28号改造为例

如何发挥存量建筑遗产的“基因价值”?我想以下面介绍的北京大院胡同28号改造项目为代表性案例。

它位于北京的西单附近,政协礼堂以东,西四南大街以西的一条胡同,项目基地是一个沿街的200多平方米小院子,曾经是大杂院,清理之后留下旧的三排房,这些房子并非是有价值的老建筑,而是经过很多年使用之后形成的状态。按照北京旧城保护规划要求,这三排房子的高度、沿街立面、开窗形式,甚至建筑本身的檐口处理,都不能轻易改造。

大院胡同28号现状

设计的做法是在保留三排9间房外墙轮廓的基础上重新对房间进行划分,房子之间的空地即院落也进行再次划分。对房间外部进行院落规划和交通系统规划,院落再分之后又进行单元整合,最后形成北边三间小房的3个居住单元,南边两排结合形成中号的户型和大号的户型,剩下的一间房和它的院落形成公共空间单元,即在若干小合院群中植入了一个公共空间。如此这样改造后原来的三排房形成了新的空间分布状态—-我称之为“微缩社区”。

大中小三种居住单元都进行了园宅式的设计。北边最小的三个单元前面巷道入口檐廊后有一个门前小院,既可以作为一个园林式的小院,也可以作为一个生活性的小院——“微缩宅园”,包含廊道、居宅、庭园、围墙,是整个大院落的最小空间单元,也是最小结构单元。

在建筑的整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部的地基下沉60厘米,多了这60厘米的高度就有可能增加生活空间,使内部分为上下两个空间,下面是起居空间,上面是卧室空间。下降后的地面标高正好落在原地基上表面,即在不触碰原基础的情况下,创造一个复合型的生活空间。室外是院落,这样成为一个最简的小合院。它由入口的檐廊、房间和半通透的围墙,共同构成。

微缩宅园

线型混凝土结构为主干的空间单元构成了内含于整体院落群组建筑的主要空间架构。这样的做法延伸到整个院落里面,形成了一个复合型的院落体系,一个有城市骨架感的院落系统。线状混凝土结构既是交通系统的依托,也是入口的檐廊,再延伸到室内成为卫生间、楼梯等服务空间。从胡同引入的分支巷道,串联起五个生活院落和一个公共空间院落。

空间架构

由连接到城市的交通道路大院胡同,延伸而来的半室外的巷道处理,实际上起到了一种类似公共交通道路“胡同”的作用,模糊了“城市”和“建筑”空间的界限。院落不再是传统的单一大家庭的院落,而是由承载了不同大小小型家庭的六个小型院落组成——由居住性院落和公共空间院落共同形成的一个城市单元。它既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单元,也不是常见的大型城市单元,而是一个缩小了的城市和建筑之间的“微缩社区”。

半室外的巷道和“廊巷”处理

大院胡同28号周围的院落尺度大多是200至300平方米的四合院的尺度,而28号改造更新之后,变成了尺度更为缩微的社区,即由很多个小院落共同构成的城市和建筑之间的社区。这个社区里面有各种居住院落及生活空间,也有公共服务空间和廊巷系统。

公共空间包括其园林的设计,依托于交通性的廊巷,服务于各个小院落。它成为公共服务设施,例如胡同里食品店一样的存在,为院内各户甚至28号以外的居民提供咖啡、早餐等公共服务的空间。廊巷顺应胡同的社交法则,对四面邻居的高窗进行友好避让。入口檐廊(主巷道)的顶板由北至南不断变窄,在东墙一侧退让出一条狭长光带,保障邻居窗口的采光通风,也从光线上进行暗示行进的方向。另外,水电、空调等核心设备同样可以暗设在公共区域统一管理并分接入户。

院落向“微缩社区”的转变

廊巷的分支向院落更深处延伸,连接了所有的院落——包括北边三个小户型院落,南边的中户型和大户型院落,以及公共空间的院落。由主廊巷可直接到达公共空间院落。要使紧凑尺度下的“宅园”兼备居所的功能性、舒适性与精神性,就必须使结构、设备、家具、门窗和材料、空间等围绕“人”进行高度整合。服务性元素的集成、压缩与退让,保证了单元主体使用空间的完整性与抽象性,为精神性的空间品质塑造提供了条件。材料的使用,包括混凝土、青瓦、青砖、竹钢等,也暗示它跟原有老院落的关系。景观配合室内空间将人的体验更好地延伸到自然中去。

院落空间的景观结合家具、灯光的设计,形成一个有园林意向的微小园林,在生活化的景观空间和园林式的空间之间转化。比如,在地面充一层浅水作为水景,就变成园林式的空间,把水放掉就变成生活化的空间。

“宅园合一”——从技术性到精神性

廊巷的顶部和邻居的外墙是分开的,结构上不能生根,则利用悬挑的做法,通过剖开的缝隙也可把光线引入到廊的下方。在公共院落尽端设置小的楼梯,可到达屋顶露台,也可进行公共性的活动。平台的视点,是半俯瞰的视角,可以看到旧城的屋顶,从院落穿插出来的树木,周围生活区飞翔的鸽群,构成旧城特有的感人的生活场景,远处则是金融街的现代城市场景,两者复合在一起,产生了另外一种“新旧相生”的城市场景。

“宅园合一”——从日常诗意到都市胜景

北京旧城建筑更新策略

——城市历时性结构研究

大院胡同28号的改造设计强调的就是旧城及胡同旧物的“基因价值”。它并非直觉性的设计,而是基于我们对北京旧城城市结构的研究而来。该研究来源于我们对北京旧城历史的发展和现在出现的问题——即与城市-居所-居民相关的北京旧城“三道难题”的认识:一是北京旧城的人口结构的处理问题,它需要既有疏散又保留一定数量的人口密度;二是旧城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的问题;三是风貌的保持和传承问题。

从元至清,北京的城市建设呈现出清晰的分形结构。分形结构是指一类客观事物具有自相似的层次结构(局部与整体在形态、功能、信息、时间、空间等方面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似性称为自相似性),适当放大或缩小这种自相似结构的几何尺寸,整个结构不变。北京城的分形结构是从城市大的结构,比如中轴线到北、中、南三海这样的格局,到下一层级尺度——紫禁城即故宫的空间系统,到故宫的局部空间,再到下一层级的尺度比如王府的空间结构,最终到更小规模的指四合院,是一种分型系统。

北京从城市到建筑的各层级分形结构

傅熹年先生曾于《中国古代建筑十论》里指出这是一种分形结构。所谓的“分形结构”是指大的结构和小的结构存在同构异形的关系——从元大都城到明清北京城,再到城内的合院建筑都存在这样的关系。

在分形关系之下,因为大的结构和小的结构出现“同构”,城市就具有可以加密的特征——即在城市总轮廓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城市人口的数量增加,城市空间可以变得更密,来容纳更多的居民生活。

相关的研究显示,从元代到现代,胡同与街巷数量均稳步上升,说明城市在不断加密。

道路加密就意味着道路所连接的院落在不断地变小。从元、明、清、民国、解放后到现在就是道路不断加密、院落逐渐变小,既容纳了更多的人口,也适应了家庭规模的变化,这是一种城市的历时性加密过程。

早期的大家族,一个四合院可能往往是四代同堂,家族内部多个小家庭共享一个院落——人口密度不高,但家庭的尺度是单一的、大的。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倾向小家庭化,几代分住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院落里,即出现院落的小型化以适应家庭单元的尺度变化。北京通过加密的城市结构可以非常好地适应城市人口的增加。这样的人口增加和家庭单元缩小的社会性变化,也要在保证居民的生活空间质量的前提下进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私人产权制度的变化,特别是唐山大地震的发生——这一期间在大量的院落内安排了临时性的加建,城市历时性加密的状态就被阻断了,形成了今天的大杂院状态。大杂院导致了前面所说北京城市更新的三道难题:人口密度的问题、生活空间质量的问题和旧城风貌的问题。

我们在大院胡同28号的改造项目中希望探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通过回归北京城市结构的分形加密的增长方式来回应旧城更新三道难题。把原来的北京旧城四合院——这一可称之为“细胞”层级的胡同-院落-房间的结构变成更小的“分子”层级——继续加密的街巷-更小尺度的合院群-宅园单元的结构。一个原来的大院变成多个小的合院群,原来的房间变成带有庭院甚至园林的居住生活单元——以这样的方式来做出城市更新进化的新探索。

原来传统的四合院,是家族内部多个小家庭共享院落,后来变成不同形状的杂院——小家庭混居,通过加建挤占了院落空间成为大杂院;那么我们现在就是将大杂院在原状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使之形成新的秩序,成为不同规模的小家庭宅院组成的加密院落群。

大院胡同28号改造在北京旧城的探索,是在对城市历时性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用持续加密的方式重返北京旧城原本弹性的结构。希望能将这一虽小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经验及成果由单个院落向周边街区乃至更为广大的旧城区域扩展,把周围的大尺度院落变成加密的院落群即小型社区或街区,最终扩展至更大的旧城胡同区域,对北京旧城的更新进化起到更大的作用。

“新旧相生”,可以延伸到“城筑相生”。和新建建筑不同,存量建成环境遗产离不开城市的历史环境,是其自然生长的结果,并彰显了城市,所以作为遗物价值的存量建成环境遗产很宝贵,城市也因为存量遗产有了连贯而丰厚的生命记忆。人和城市遗产是共同生活和成长的。比起遗物价值,大院胡同28号项目研究实践所代表的基因价值,也是值得我们珍视、保护,并且和新建建筑要相互成就的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价值。

(作者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工作室主持人。本文整理自作者在2022(第六届)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上的发言。)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J2bEQGL.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