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超发的货币,累积的债务,2023年中国楼市和经济所面临的挑战

超发的货币,累积的债务,2023年中国楼市和经济所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迅速,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中央“房住不炒”四字方针的定调,楼市在持续不断的高压政策之下,也逐渐偃旗息鼓。

相信很多朋友都能感觉到,当前的经济状况不是特别理想。不管是从报告里听到的或是切身感受到的,总之就是感觉各行各业都不好做。大企业裁员、小企业倒闭。物价的上涨更是导致生活成本骤增,而绝大多数朋友的收入却只能原地踏步。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之前发的那些货币都跑去了哪里?为什么感觉每个行业都十分缺钱?

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疑问,是因为大家认为社会上的钱,总量是不变的。要么在你手里,要么在我手里。有人亏,就一定有人赚。而存在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搞清楚货币和债务的关系。

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在救市,我国更是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来拉动经济增长。当时我国印钞的通道选择了固定投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基建。这里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受金融危机冲击,外需萎靡,出口更是急转直下。从年初超过两位数的增长水平迅速滑落至负增长,到2009年一季度则直接转为两位数的负增长。大量中小出口企业倒闭,沿海地区更是涌现失业潮。此时的经济刺激,就显得刻不容缓。当时搞基建的成本很低,这个低主要体现在资金成本上面。因为在经济危机的阶段,社会利率通常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政府靠着发行低息的债券来搞基建,非常划算。搞基建,一方面是为了刺激陷入危机的经济,让市场保持充裕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这些基础设施能在日后发挥长期的作用。能在以后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有效的变成生产要素,从而进一步助推经济的发展。

如果利息足够低,那么今后这些基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覆盖资金成本。注意,这里是“相对比较容易”。因为这些基金项目至少得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前提,也是关键。下面我们还会聊到。

简单来说,政府在经济波动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维护市场稳定、削峰填谷的角色。理解了这些,就更容易理解09年开始的大基建。我知道有很多朋友质疑当时的4万亿刺激计划,里面也确实有很多具体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但就整体而言,国家当时出台的宏观政策还是非常及时且合理的。

另外,这里边大家还要搞清楚宽货币和宽信用的本质区别。什么是宽货币?

央行降准、降息包括逆回购,这些都可以叫作宽货币。但是宽货币却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印钞,毕竟即便货币政策再宽松,资金如若不能流向实体经济,只是在金融系统里空转,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而我们平常所说的通胀,则是宽信用所引发的结果。怎么理解呢?

宽信用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更加积极的把央行宽货币的这些钱,真正注入到整个实体经济的运行当中。换句话说,宽货币讲的是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对接,而宽信用则是个体和商业银行的对接。稳增长的关键是从宽货币到宽信用,而疏通宽信用传导机制的关键便是提信心。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阵痛还在持续,出口企业一片狼藉,复苏更是远远谈不上。在这种情况之下,试问哪个银行敢随意降低贷款门槛?敢将钱随意往外贷?

所以,当时的商业银行为了不让从央行宽货币得到的钱呆滞在自己的账户上,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又能取得一定的收益,就只有2个选择。一个选择就是把钱贷给国企,另一个选择就是把钱投到房地产行业。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国企有政府的信用背书,而房地产则有完美的实物做担保。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最直观的证据就是猛增的土地拍卖成交金额。在短短2年的时间中,直接从08年的不到1万亿猛增到2010年的2.7万亿。

话说回来,这增长的几万亿是开发商自己的钱吗?

当然不是,这是宽信用下开发商从银行得到的贷款。也就是说,信用货币其实是银行在向外发放贷款的过程中,被凭空创造出来的。同时,也让开发商背负了各种债务。

所以说,债务和货币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所谓的货币超发,其实就等于整个社会债务的积累。房价上涨也好,物价上涨也罢,说到底都是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我们却不能简单的认为是货币的超发导致房价上涨,这是一种普遍的误解。因为两者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相互增强的过程。

简单来说,房地产相关的信贷行为是这些信用货币被凭空创造出来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流通到社会的信贷货币,反而又推高了房价,二者其实互为因果。

而且只要这个互相增强的循环不被其他因素所打破,那么所谓的楼市泡沫就会越吹越大。因此,我国楼市真正开始往投资属性靠拢,其实是从08年的4万亿计划开始的。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任何债务都是有成本的,都是需要付利息的。基建和房地产的托底,硬生生撑起了08年中国危在旦夕的宏观经济。所以从那时开始,我们就看到了日新月异的高铁建设、城市建设以及大量的面子工程。当然还有被宽信用所汇集到的,有厂房和设备作为抵押物的重工业企业。例如:钢铁企业。

所以,当时我们才有底气说出“中国率先走出了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而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趋于饱和,我们不得不面对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的影响可不仅体现在实体企业的供需关系上,还体现在不断下滑的投资收益率上。

很简单,两个城市之间本来有一条高速公路。为了固定投资,再去修一条。那么第二条公路的收益大概率比不上第一条,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收益递减。而所谓的面子工程,就更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了。

在房地产领域,产能过剩则更为直观地表现在新房库存不断走高的数据上面。大家应该都有印象,2013~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过去10年中最冷的两年。总之,目前经济产出的整体效益正在迅速下滑,正快速朝着之前积累的债务成本靠拢。所以,目前的最好措施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不妨停一停,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资源错配。

通俗易懂的讲,就是社会的总产出慢慢会弥补不了为了创造这些产出而付出的总成本。货币本身只是一种媒介,却也代表着社会的其他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新一届的高层还是很清醒的。因为从那时起,我国的一切宏观经济政策都是围绕着经济结构转型。即:去产能、去杠杆。

用一个大家经常听到的词来说,就是新常态。本质就是把那些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低下的行业(基建和房地产)中的泡沫和水分挤出来,实现经济效率的提升。只有将总体收益搞上去,才能将之前的债务成本覆盖掉,实现所谓的良性循环。

中国有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止。纵使当时我国政策的制定以及方向的引导都相对客观、全面和正确,但也抵不过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大浪潮。

2014年,美国开始了加息周期。而就在这“一收一放”之间,全球其他的经济体就遭了殃,我国当然也不例外。汇率贬值的同时,基建投资增速也创下了十几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楼市库存高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更是债台高筑,大型实体企业也陆续出现了债务违约的现象。那时的当务之急就是稳经济,而与08年不同的是,房地产在经过几年的野蛮扩张后,俨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矛盾。此时的房地产不仅绑架了居民财富,更是绑架了地方财政。

楼市走低,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就会跟着减少。基建投资也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毕竟地方政府附属的城投平台公司是当时基建的主导力量。如果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仅靠预算内支出和专项债根本就是入不敷出。所以如果房地产这个源头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一切都无法盘活。

因此在整个经济增长比较乏力的情况下,当时只得将“去杠杆”暂时放一放。也正是因为09年之后的那一轮,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回报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自然而然也就吸引了更多资金的流入,主要以信贷资金为主。

2014年下半年,住房贷款政策开始了新一轮的松绑。数据显示,2015年主要银行新增按揭贷款增加了55.2%,2016年更是暴增87.4%。2016年单是按揭贷款规模就超过了4万亿,占当年新增贷款的55.8%,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农行、中行新增按揭贷款,更是超过了当年新增贷款的70%。

前面说了,货币的超发就等于债务的累积。就这样,一个货币、债务、房价相互增强的循环又在中国楼市强势上演。关键这次彻底让房子永远涨的这种信念,根植于整个社会。而且本轮上涨跟以往不同的是,三线及以下城市不断接棒一、二线城市,房价持续暴涨。而就是通过这种把债务转嫁给居民的方式,这才延缓了各个地方和众多开发商本该到来的财务危机。

但是道理还是一样,这个债务不管你给谁都是有成本的。判断一个债务是好是坏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判断能不能通过这个债务得到更多的产出,从而覆盖债务的成本。

上文咱们说过大基建搞的越多,边际收益就会越少。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房地产行业,因为当这个社会整体并不需要那么多房子的时候,无节制的产出就是在浪费资源。至于覆盖债务成本,就更无从谈起了。

而且相比于基建,房子还拥有金融属性。房价在快速上涨的过程中,其实将大量的债务问题给掩盖了。你可能会说2016年的债务、货币和房价的相互增强的循环,今年还会发生。因为最近不是又有放松的迹象了吗?这么想,很明显犯了一种“刻舟求剑”的错误。

大家想一想,2016年以来的房价暴涨,是否从本质上降低了地方债和开发商的债务水平?显然并没有。

不但没有,从2018年开始暴增的企业信用债违约,更是证明这套方法是有问题的。证明地方和开发商反而越来越依赖举债,去创造一些价值不大、收益不高的项目。实际上这才是高层想要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去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另外,房地产不仅本身不能创造足够的收益来弥补债务成本。还会造成资本以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生产要素,也一并流入到房地产部门。会大大减少制造业部门的潜在劳动力供给,使制造业频繁出现用工荒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这是目前我国制造业利润持续被摊薄的根本原因。

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如今居民对负债的承受能力和2016年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CPI和PPI的剪刀差以及消费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居民们的宏观杠杆率,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有人说我国的宏观杠杆率跟他国相比也就中等水平,不算太高,那是因为统计的口径不同。

简单来说,我们不能同美国一样以GDP为基数来进行统计。因为收入结构、社会福利体系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更不能在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之后,又犯了“掩耳盗铃”的错误。大家一定要明白,小到我们贷款买房,大到整个宏观经济,都遵循着经济运行的最基本逻辑和原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道至简”。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不管是基建或是房地产,它们所产生的真实效益已经弥补不了债务的成本了。换句话说,整个社会的债务成本和风险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并在不知不觉的侵蚀着经济的增长和质量。

如果继续按照以往房地产加基建的模式走下去,以债务、货币和房价相互增强的这种模式谋发展,那么经济的质量只会越来越差。就像我们开头所讲到的,整个社会总需求萎靡不振的时候,确实是需要基建和房地产的加持和托底。但是,这需要建立在这些项目确实能为社会创造出价值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某些小县城自不量力的去疯狂投资一些面子工程,这些不能在未来有效转化成生产要素的东西。

咱们需要谨记老子几千年前就悟出的智慧“反者道之动”。万物皆有终点,没有任何事物只会朝着一个方向去运行。债务、货币和房价相互增强的循环,也必然会被达到极致的宏观负债率和我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所制约。

钱的总量并不是保持永远不变的,现代经济体系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信用货币可以完全被凭空创造出来。当然,也就会在不经意间凭空消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J2bgxD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