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康熙临终前,为何2次点名一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道父亲高明

康熙临终前,为何2次点名一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道父亲高明

作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皇帝在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清朝一些政治制度和文化对现代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而在康熙皇帝临终之前,有位大臣连续两次被康熙委任陪葬从工作,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究竟是什么样的大臣可以深得康熙的重用,而且在康熙死后也得到了其儿子雍正皇帝的重用?他作为两朝元老究竟有着何种魅力?对清王朝有功劳为什么最后又被雍正囚禁起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朝大臣——隆科多的故事。

一、和皇上最亲近的大臣

隆科多的地位和其他的大臣都有所不同,他是孝懿仁皇后之弟,也算是半个皇室成员,在康熙临终之前他被康熙任命为顾命大臣,专门负责和他陪葬,虽然最后自己也辅助了雍正登基。但是因为康熙一生有三十多个子女,他们之间争权夺利害死了不少人。

晚年病重的康熙没有力气去批判他们,只能在病床上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相互争夺政权,自觉身体快要不行的康熙此时选择冷静下来,命人拿来诏书,自己开始写诏词,康熙也很聪明,选择在他们孩子争权夺利的时候下诏书也让朝中稍微平缓了一段时间。

一般能给皇上陪葬的人分为两个极端,一是平日里对皇帝忠心耿耿的人,他们给皇帝陪葬无疑是风光无限功德无量的,死后的陪葬费用也是很高的,另一种人就是皇宫里的奸邪小人,他们去陪葬就会让后世都记住他们的奸邪给后世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

而康熙帝最后选让隆科多陪葬,其实也没有太出乎意料,隆科多作为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所以在辈分上面雍正皇帝一直称呼隆科多为舅舅,而雍正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从出生便将雍正送人抚养了。但有些人也有疑惑为什么要拿隆科多开刀呢?

其实康熙早就对隆科多有疑心了,但是出于对他能力的肯定康熙还是要试探一下隆科多的,这天他叫隆科多前来觐见,一来就对隆科多说他不懂得对朝廷感恩戴德,甚至背地里勾结邪恶势力准备推翻王朝统治。隆科多一听顿时就慌了,自己的坏事难道要被发现了?

康熙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隆科多是朝中势力和能力比较强大的一个大臣,手中有众多重兵武将,如果有人得到隆科多的辅助便会实力大增,而隆科多若是流入其他不怀好意的儿子手中,那么清王朝的发展将会变的得不明朗,不利于清朝进一步发展。

在看见隆科多跪地求饶连连喊冤枉时康熙也相信了他,隆科多也是一个聪明人,在局势没有彻底明朗之前,不能向外界透露自己认为哪一个皇子最有能力和野心,其实就是不要提前站队免得遭康熙抵触,而这样一来也容易为自己招来一个官职。

只见康熙任命隆科多为雍正的尚书房大臣、太子太保,“忠臣忠心,人才难得。”这是康熙对隆科多的评价,隆科多一听马上缓了口气,只见不但没有被处死而且还被提拔了,连忙感谢康熙皇帝。但是随后康熙拿出一把小刀顿时把隆科多吓到两腿发软!

别人可能不知道这把小刀是什么意思,但隆科多最清楚不过了,因为这就是隆科多在当铺当掉的小刀,而康熙现在拿出来这把小刀就意味着,康熙对于隆科多的日常行径都了如指掌,他每天在干什么,私底下有什么勾结其实康熙都看在眼里。

但隆科多很快就表明了忠心了,他向康熙保证自己会好好辅政,做好本职工作,对朝廷忠心耿耿,哪怕是为了朝廷粉身碎骨也不害怕,康熙一听也安心了。

在后面有了隆科多的势力的庇护下,爱新觉罗·胤禛也成功击败了其他皇子登基,史称雍正皇帝。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也许是这位皇帝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了,病情的加重使得他再一次下了诏书,继续要求隆科多陪葬,这是雍正实在是着急了,因为他也知道自己要想稳稳的上位,就必须要有隆科多的协助,隆科多也慌张,为何康熙三番四次要求自己陪葬?

一向低调的四阿哥胤禛这时快要坐不住了,他进宫见康熙帝而康熙帝本人其实对他没有太多印象,这个儿子从来都不轻易露面,也不参与皇室间的纷争,而胤禛出于对亲人的感情,对康熙一直求饶希望康熙能够放过自己舅舅。

最后出于对胤禛的信任,康熙帝也不愿意过多的思考了,将皇位授予了他,也免去了隆科多的陪葬,最后让隆科多辅助胤禛上位,后来才让其他皇子进宫,其他争权夺利的皇子到头来其实没有得到什么有利的东西。

二、贪心之人终将灭亡

隆科多在雍正登基之前做好了传布圣谕重兵把守等等安保工作,将整个事件安排周密,保障了新王登基。

因为戴德立功,雍正帝命令他总领事务,可承袭一等功爵位,这是对于隆科多的认可和赞扬,但是这为隆科多日后的谋反作了一些基础。

由于隆科多是康熙任命下来的,加上雍正处处都喊他舅舅,这令在他朝中大臣中颇有威望,慢慢的他认为自己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对于一些大臣的任命问题他都不过问雍正了,自己擅自做决定,想命令谁上任谁就可以上任一时间“风光无限”。

到了雍正二年,隆科多他凭借手中的资源和自己的地位开始口无遮拦,根本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在任职吏部尚书之时,他就涉险滥用职权干涉官员选拔。

这一切都被雍正帝看在眼里,只不过他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这让他平日里对隆科多露出不满的神情。

隆科多也是个聪明人,看到了雍正帝不满的神情之后他也适当做出让步,将自己的一些“卑劣”手段暂时隐藏起来。察言观色是职场和官场交际中很重要的一样东西,隆科多也明白知道道理,不然他也不会一路走到这个位置。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合作”,雍正也发现了隆科多之所以效忠于自己就是为了逃脱父亲康熙给他设下的陪葬安排,隆科多不想这么早死,所以就抓住了自己这个救命稻草也许是出于对隆科多实力的信任康熙才放过了他让隆科多来辅助自己登基。

当然这也在康熙预料之内,隆科多完美的辅助了雍正登基,但是雍正对于隆科多这人的为人已经看的很清楚了,留着隆科多恐怕对清王朝来说是弊大于利了,而且这两年隆科多的几个儿子跟着他一起升官发财,权势横溢对其他官员很是不利。

最后导致雍正决定除去隆科多的事情是隆科多在朝中的严重贪污事件,这件事情牵扯到众多朝中官员,对朝廷政治风向有严重干扰,所以雍正首先将其安排外出协商任务,到边疆去谈判沙俄侵占土地事宜,实际上就是一个调虎离山之计。

等到隆科多原理皇宫之后命人前往其住所搜索他企图谋反的证据,情况也不出雍正所料,在隆科多宅邸中查出他私藏许久的皇家玉牒,这个玉牒就是记载了历代皇室的宗谱只有皇室成员才能够查看的,现在却在一个尚书大臣手中,成何体统!

一怒之下雍正将隆科多召回朝廷,当时的隆科多还一脸懵圈,自己到了和沙俄谈判边疆事宜的关键节点上,为何朝廷如此着急让自己回去,要知道一旦最后的谈判成功了,就意味着清王朝可以收回一部分被沙俄霸占的土地,这样可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现在雍正的做法无疑是哪怕牺牲清王朝的土地也要将隆科多绳之以法!可见雍正帝对于隆科多的气愤。在雍正帝眼中看来,那就是谋反的大罪。

于是在雍正五年,诸王大臣会议决定判定隆科多罪名共计四十一条,其中还包括庇护年羹尧等补充罪行。

补充一下这个年羹尧先前也是受到了雍正的打压,而且是在雍正撤除隆科多步军统领职位之前的,原因也是嚣张跋扈,背地里勾结官僚,和现在的隆科多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隆科多被撤去职务很大原因就是他包庇了年羹尧的罪行,现在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到现在隆科多已经无力回天了,但贼心不死的他企图揭发其他大臣,在雍正面前一直透露与自己结羽的有谁,这时很多大臣坐不住了,生怕隆科多揭发自己,于是纷纷请求判处他死刑并且立刻执行!但是雍正终究还是谨慎啊!

为了不让滥杀无辜的罪名落到自己头上,他没有马上对隆科多口中的大臣进行处理,而是假借舅侄关系将他关在了畅春园附近。不久之后,隆科多在畅春园的囚禁中郁郁而终。

到这时候雍正才知道自己父亲的高明体现在哪,任何大臣和亲戚都不能久用,人在权利和金钱的面前终将会失去离职和本心,有些人只能用一时,不可用一世啊!

为人做事要多多留心观察周遭的人,谁对自己有利,谁对自己不利都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

康熙帝也是早就发现了隆科多为人不老实可能会叛变的因素,所以两次下诏书要求他一起陪葬,但是看在他对军队的统领能力上康熙还是让他辅助雍正上位,但后面的路还是要靠雍正自己去走,能除掉隆科多就是对清王朝有利的行为。

三、成功绝非偶然

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不仅他颁布的制度有利于老百姓有利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懂得观察自己手下的大臣们,谁忠心耿耿,谁有谋反之心都是要及时察觉出来的,而且大臣的权力还尽可能的要分散。

如果大臣的权力过于集中,那么对于朝廷的统治国家的安危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康熙知道怎么用隆科多,雍正也知道,哪怕雍正不除去隆科多,我相信后来的乾隆皇帝也会除去隆科多,明智的君主总是会做明智的事情。

好了以上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你们认为康熙要隆科多陪葬的其他因素是什么呢?雍正的计谋算不算得上是高明之举?欢迎一起探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XLdbK6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