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漫 / 林语堂《风声鹤唳》:肉欲可供欢娱,唯有精神之爱能超越生死

林语堂《风声鹤唳》:肉欲可供欢娱,唯有精神之爱能超越生死

有人说民国文人中,胡适最可敬,鲁迅最可佩,而林语堂是最可爱的。林语堂不仅学贯中西,还用英文写书,向外国人推介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等。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

他太喜欢苏轼了,写下闻名的《苏东坡传》。他倡导幽默、旷达的生活观,他是第一个把“humour”译为“幽默”,把这个词语引进中国的人。他还发明了中文打字机······

《风声鹤唳》是林语堂小说“三部曲”之一,是《京华烟云》的续篇,被誉为中国版的《飘》。

小说中的丹妮和《飘》中的思嘉都是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女性。人人都不喜欢战争,但是处于那样的环境下,还活着的人就只能学着坚强,并尽可能为同胞生者带去活着的希望,提供力所能及的救助。这是丹妮跟着救助难民的老彭学来的。

因而,乱世之中,有爱的对方就成了安宁和幸福之地,让一切苦难都似乎变得可承受了。这种爱超越了肉体之爱,可以让人的灵魂变得升华和充实起来。这种爱甚至可以让人为他人赴死,超越个人的生死。

01

丹妮之前的的名字叫崔梅玲。

这个名字正是北平和上海的日军、汉奸和反汉奸组织都在寻找的目标。

因为她曾做过汉奸的情妇。那个汉奸用梅玲的名字作为他的许多秘密信件的收发件人。梅玲对信件的政治内容不感兴趣,她去找了反汉奸组织,把信件交给他们,但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份。她离开了汉奸,开始了新的生活。从此成为日军、汉奸和反汉奸组织都在寻找的人。

梅玲住在了北平的朋友姚家家里。朋友的家园很大,是大户人家的样貌。她难以想象成为这样一个大户人家的家人是什么样的感觉。她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第一段婚姻受尽公公的侮辱,她不得不逃出来自食其力。为了谋生,她做了男人们的情妇。一直到这一次汉奸事件,才彻底逃离那种生活。

梅玲是母亲跟一个汉奸所生的孩子,从小跟着当老师的母亲长大,过着俭朴的生活。十七岁时,母亲病逝,她不得不自力更生。一个富家子弟看上了她,他们相爱、结婚了。但是他父亲知道后,百般反对儿子和曾让他进入监狱的汉奸的女儿在一起。她在婆婆的帮助下,逃出了他们家。

之后她在歌舞厅工作,由于舞跳得特别好,受到男人们的爱慕。后来有人给她钱,让她不要再跳舞,与他同居,她同意了,开始了情妇的生活。但是她并不满足于当一个男人又一个男人的情妇,她想正式结婚,只是一直没有遇到真心想娶她的男人。

她还很年轻,才二十五岁。她想找一个相爱的人结婚,过正常夫妻的日子,不想再过以前那种情妇的生活了。

这时博雅出现了。博雅是姚家的孙子,已婚。高大英俊、风流倜傥。可是他对自己的妻子凯男非常不满,两个人结婚后处处显示出不合。凯男喜欢举办宴会来炫耀自己,却不懂得社交。两个人在兴趣爱好上也谈不到一块去。

不知不觉,博雅对舅妈的朋友梅玲产生了爱意。梅玲天真、热情的气质吸引了他。不久,两个人就陷入了爱河。就在这时,日军进入姚家搜查,登记了梅玲的名字。日军走后,梅玲害怕日军认出她就是新闻上搜捕的汉奸的情妇,让博雅带她去了他的朋友老彭家,只是还没有把这一段经历告诉博雅。

02

几天后,日军又来到姚家,说住在他们家的崔梅玲正是他们想要逮捕的人,她曾卷走汉奸的财宝逃走。博雅说梅玲已经离开他们家,不知去向了。

博雅的家人因此对梅玲有了新的看法,对她是汉奸的情妇感到吃惊。博雅也不知道梅玲的这段经历,不免生起疑心。而此时,梅玲也已跟随老彭先走一步,前往上海了。他们说好在上海相逢。

老彭是博雅的好朋友,一个四十五岁的独身主义者,不重物质享受,奉行佛教的教义,一心想要帮助战后方的难民们。博雅很有钱,因而他想让博雅和他一起干这项工作。

梅玲的到来打断了他的计划,他不得不先把梅玲送到上海。

一路上,梅玲感受到了老彭身上散发的慈爱和温暖的气息,渐渐对这个人产生了信任。梅玲把自己当情妇的经历告诉了老彭,想听听他的看法。因为梅玲不知道怎么对博雅说,她害怕说出来博雅会瞧不起她。老彭对她充满同情,还鼓励她说,博雅会理解她的。

他说:“梅玲,虽然你说了所有的事,我觉得你仍是年轻而纯洁的女子。你还不知世事,我希望你永葆赤子之心。”

他们从北平乡下前往天津港口坐船时,梅玲坚持让老彭带另外一个与她睡同一张床的女孩玉梅一起走。玉梅新婚不久被鬼子强暴了,她又怀孕了,很害怕怀的是鬼子的孩子。这些经历她不敢和别人说,梅玲的到来让她打开了心扉,执意要和梅玲一起走。梅玲同情玉梅的遭遇,告诉了老彭。他们一起想办法让管事的队长同意了放玉梅走。从此,玉梅就一直跟着梅玲。

在天津,梅玲把自己当过一个汉奸的情妇的详细故事也告诉了老彭,并告诉他,这就是她害怕日本人的原因。老彭说她很勇敢,为了保护她,让她换一个名字和身份,扮作他的侄女,叫丹妮。

到了上海,博雅还没到,老彭得去汉口了,就与丹妮和玉梅告别了。分别前,老彭一直觉得丹妮会成为博雅的好妻子,她贤惠勤恳,又会照顾人。老彭还表示,如果没有想过要一起做什么,他们可以凭借博雅的财富,为别人做一点事情,帮助战争中的难民、穷苦者和无家可归的人。

她很赞同老彭的意见,答应了。她为老彭的心系难民的善心所感动,并说那将是她理想的生活。

老彭走后,丹妮才发现自己已经习惯和他在一起了。

03

博雅来到上海后,丹妮试图向博雅说明自己曾当过情妇的历史,但由于她太在意博雅的看法,而说得断断续续,没有说清楚。博雅也因为想让她知道自己并不在意她的这些经历,而让她结了婚后再细说。

丹妮很快和博雅陷入炽烈的爱欲中,如胶似漆。博雅对肉体的爱情十分满意,但却一直没有谈离婚的事情。丹妮身为女人,已经不再满足于感官的欢娱,她想要一个安住的家,甚至拥有一群孩子。

她向博雅描述老彭在街上给难民食物的情景,试图想引起他关于未来的计划。但却遭到博雅不感兴趣的回应。她觉得自己又开始过着情妇的生活了。

一次,丹妮拿出两块红绸布,打算写下两个人永远相爱的誓言,一人留一块。写完后,博雅说当请律师来作证人。于是,两人约定一两天内,请来律师当面签名。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博雅被寻找崔梅玲的黑社会头领董先生给带走了。他为了保护丹妮,只能说不知道梅玲的下落。

回去后,他不能与丹妮见面了,他也不能直接打电话给她说明情况,因为到处有人在监视他。他只能打电话到他的旅馆。丹妮一直在等待他的例行造访或电话未果,就直接去他的旅馆。得到的旅馆小弟的回复是,让她不要等他,他这几天不来了。

这对于热恋中的女人当然如同晴天霹雳。丹妮以为他变心了。她又接到博雅让她离开上海,为自己打算,说他不能见她的电话,她的疑心更大了。她去歌舞厅看到博雅和她的舞女朋友香云在一起跳舞,这一下愤怒因升到顶点而有了缓和的余地。她什么也没做就回去了,准备立即前往汉口。

其实丹妮不知道博雅找香云是让她不要泄露自己的身份和住址。她一心以为博雅为了肉欲,把她玩过之后,就想抛弃她了。

在失望透顶之际,她和玉梅前往汉口找老彭。老彭是她在想起男人时唯一一个能让她不生厌恶感的人。

丹妮也曾被男人甩过,但这一次却不一样,她原以为和博雅会很相爱,她会成为姚家这个古老大家庭的亲人。她终于尝到了爱情的苦果。

04

来到汉口后,丹妮的着装也变了,她开始穿绸衣和布鞋,加入到老彭救助难民的工作中去。老彭想租下新的难民屋,这样好让更多无家可归的难民住进来,这样也便于自己管理。他和丹妮在山上偶然找到了一幢十多年没有人住的房子,打算改造一下,让大家住进去。

于是,难民屋很快就住满了。这里有从宣城来的丁福和他母亲丁太太,有苹苹和她的父亲古先生;有月娥和她的母亲王大娘;还有爱上棺材、不和外界说话的老太太······老彭、丹妮和玉梅照顾着他们。

老彭对自己的小善行感到很高兴,他既不向他人募捐,也不吁请帮助。他的报偿就是了解到自己是凭着良心行事。丹妮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当她读到博雅寄来的长信时,才终于明白一切都是误会,博雅是为了保护她,才不见她,让她离开上海的。丹妮为自己的蠢相而羞愧,情绪上难免又受到大的波动。她现在又有了新的爱情期待。但期待同时也意味着烦恼,尤其在战争年代,生死都是无常的。

她向老彭询问无忧的秘诀。老彭说解脱的智慧在每个人内在,时候到了,自然会有“顿悟”发生。

老彭让她读《正道歌》及《禅林入门》中的诗句,还建议她坚持散步。丹妮不喜欢这项运动,于是老彭让她改成早晚在山丘上坐一坐。

玉梅把自己生下来的娃娃闷死了,因为周边的人都说是日本娃娃,这个婴儿又一天到晚一直哭,她忍受不了了。老彭和丹妮想帮忙养这个孩子也没办法了。

丹妮给博雅写了回信之后,三个月了一直没有收到博雅的信。一次清晨,她在散步时昏倒了,被人送回来后才知道自己体内已经有了另一个小生命。她对老彭说如果博雅不来,她就堕胎,不然这个孩子生出来没有父亲。

老彭一直安慰她博雅一定会来的。但丹妮对博雅不那么有耐心,老彭想了一个办法——万一博雅不来,万一他改变了主意,可以让孩子跟他姓,也就是他愿意娶丹妮。丹妮同意了。

丹妮明白了老彭的善意,她为他那颗伟大的乐于助人的灵魂感到佩服和感激。

05

博雅从衡阳来信,说他即将到汉口与她相见。丹妮很高兴。老彭却悲哀地说博雅来了,丹妮就会离开他们了。她说她会让博雅加入他们的工作中。老彭回答,这只是她的意见,并非博雅的。

老彭说:“有时持续一整年的安宁,却一天就失去了。丹妮,别把我当智者。有时候我也和你一样迷乱。”丹妮终于明白,原来老彭不受控制地已经爱上她了,也许是她许嫁老彭之后,也许更早些时候。

老彭搬到了旅馆,他难以相信自己四十五岁还会坠入情网。在他们一起读佛经的时候,丹妮带给他不少的乐趣,他们一起照顾难民们······博雅的消息一到来,他就察觉到自己受到了影响。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以无私、无我的爱来面对丹妮。

他决定北上,在战争和动乱中忘掉自我,把难民屋交给丹妮和玉梅管理。

丹妮很幸运。这一次博雅虽然人还没到,已经在叫他同在汉口的木兰姑姑一家替他关照丹妮。木兰意外地从玉梅那知道了丹妮怀孕的消息后,便开始替他们筹办婚礼了。

丹妮也觉得自己终于要嫁给博雅了,可是却好像高兴不起来。当博雅和老彭的信一起送来时,丹妮惊讶自己竟先拆了老彭的信。她觉得博雅的信读起来冷冰冰的,她不会读第二遍,而老彭的信读起来感觉温暖、很有人情味,她一读再读。

丹妮听别人说老彭生病躺在床上的时候,她立即决定北上,要去照顾他。

在老彭的旅馆里,丹妮直戳戳地说出老彭之所以离开汉口,是为了避开她。她想让老彭承认他爱她。她还告诉老彭,她原来以为自己爱的是博雅,却发现自己爱的是他。

她认为博雅爱的只是她的肉体,而她在误解中看到的博雅在歌舞厅的那一幕却让她对肉欲之爱有了新的认知,让她看到了肉欲之爱的局限。

丹妮大胆地向老彭表白自己,她认为老彭给她取的名字丹妮,改变的不仅仅是名字而已,还改变了她的灵魂,让她学会在帮助难民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快乐。丹妮意识到自己对老彭的情感比对博雅的真。

老彭为丹妮的话而感动,但是作为博雅的朋友,他希望丹妮嫁给博雅,宁愿她舍弃对他的情感

06

只是丹妮不知道,博雅其实也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博雅了。

她的灵魂在成长的时候,博雅的灵魂也在成长。博雅从前最喜欢的朋友就是老彭,他喜欢老彭身上的那种伟大而慷慨的气质。

他回到汉口后,住在木兰姑姑家,听到不少丹妮在难民屋工作的事情,知道丹妮怀了他的孩子。他还在玉梅那知道了老彭答应过丹妮万一博雅不回来了,就让小孩跟他姓。

他决定到徐州去看丹妮和老彭。与木兰姑姑告别时,让她继续办离婚,但先不要筹备结婚。在见到博雅之前,老彭让丹妮要对博雅公平一点,压抑住对他的感情,却被丹妮拒绝了。最后老彭不得不对她说,他不可能娶她。她才同意嫁给博雅,但还会继续爱他。

三个人相聚时,博雅对丹妮充满热情,丹妮对博雅明显没有在上海时诚恳了。三人一起去看台儿庄,在返回徐州的乡村路上,他们只有一辆脚踏车,这时日军快来了。老彭让博雅载着丹妮先走。丹妮不愿撇下老彭,痛哭起来。老彭让她听话他才能平安无事。在路上,她一直无法冷静下来,抓着把手的手松了。博雅让她抓紧点,恍然明白丹妮爱上了老彭。

他们躲在一处麦田里,这时十二个日本骑兵正在沿河岸走来。博雅掏出身上的手枪朝敌人走去。他杀了三个日本骑兵,自己也倒下了。

博雅还剩最后一口气时,对哭泣的丹妮说:“嫁给老彭。我的钱都给你,把我们的孩子养大。”最后他指指口袋,笑着对丹妮说:“这儿——我们的誓言。”那是他们写下爱情誓言的红绸布。

由此可见,博雅一直深爱着丹妮,已经可以超越个人生死了。

回到徐州,丹妮在博雅的手提箱里发现了博雅的旅行日记夹。看了之后,丹妮才真正了解了博雅。他的日记里包含很多他思想的秘密,也常用亲密的字眼提到她。这说明博雅对她的爱是真心的,至少已经不止于肉体之爱。直到看到最后一篇日记,她看到了博雅心灵的变化,博雅已经反思自己,怕自己配不上丹妮了。她明白了他或许发现她爱上了老彭,为了成全他们,他才赴死的。

用老彭的后来的话来说是:“我们完全误解了博雅。他的爱是真诚无私的至爱,他为爱而死。”

丹妮和老彭把博雅的尸体运送回汉口后,在老彭的鼓励下,丹妮决定做博雅的寡妇。

最后,丹妮为博雅选了墓志铭:“为友舍命,人间大爱莫过于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a2v8R6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