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一书生屡试不第,凭实力完成了人生逆袭,为何留下千古骂名?

一书生屡试不第,凭实力完成了人生逆袭,为何留下千古骂名?

中国历史上因科举屡试不第,最后凭实力闯下惊天大业的最著名的有两个人。

一个是唐朝的黄巢。一个是清朝的洪秀。

黄巢《不第后赋菊》一诗,豪气冲天,意境高阔。在赋菊诗中,如一骑绝尘,无人能望其项背。揖录如下: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如此才气,却屡试不第。朝廷也不用他,最后他加入了反唐起义军,成为起义军领袖,带兵攻进唐都长安,他自己来做主考官。

清朝时广东花县的洪秀全,屡试不第,连个秀山都没有考上。在灰心意冷之时,无意中得到一本奇书《劝世良言》,由此建立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

这两人都是因为屡试不第后对现实不满而高举义旗,要推翻旧王朝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在历史上是属于正面人物载人史册的。

而在宋朝有个满腹才华的落第书生,在落第后,因报国无门,悲愤出走,靠自身实力和异族的力量,差点颠覆宋朝,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留下千古骂名,与大奸臣秦刽同列,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人名叫张元,出生在陕西华阴县。他所生活的时代是北宋宋仁宗时期。宋朝给予读书人非常高的地位,凡经科举成为进士的,在官场上是很吃香的。

宋朝皇帝采用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国家大事都经过内阁朝议决定后,再由皇帝颁行天下,而不是皇帝一言堂,与现代西方国家议会制度相似。

在宋朝,要想进入内阁,首先得进入文官体系,要进入文官体系就得考取进士,要考取进士就得努力读书,五经四书,诗词歌赋你都得出类拔翠。

因为宋朝有将近一亿人口,读书人不下几十万,通过乡试、府试,会试再到殿试,层层过关,剩下几百精英中的精英,成为进士,进入宋朝的文管系统,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张元是成千上万读书士子中的一员,他已冲到殿试这一关,却因被编到“死亡组”而淘汰。

北宋的科举到殿试这一关实行末位淘汰制,如果刚好与顶尖才子编在一组,你纵有才华满身,也会被淘汰出局,中不了进士,无法进入官场。

张元在殿试这一关被淘汰了。张元自认自己一身才华不能就此空废,不甘心成为平民百姓。既然科举之路走不通,他就选择去边关投军,希望在战场上立功,报效国家。

而当时宋朝边关的高层将领如韩琦,范中俺等都是科举进士出身,对于没有进士文凭的张元正眼也不会多看一眼。

张元在边关受到冷遇,满身才华无法施展,心绪萧索,赋诗一首,我记得其中四句:

青山缺处闲云度,

红树丛边返照来。

远水苍茫帆影没,

长天历落雁声哀。

这首诗边关诗将张元当时的心境非常契合,有感而发,艺术水平也不差。

张元在边关受到冷落,心情郁郁,回到老家华阴。心情不好的他,看不惯华阴县令的作为,与县令发生矛盾,被县令抓起来暴打一顿。

在边关报国无门,回到家乡又遭如此大辱,张元心中心愤懑不已。

他写下了一首《咏雪》诗:

五丁仗剑决云霓,

直取天河下帝畿。

战罢玉龙三百万,

败鳞残甲满天飞。

这首《咏雪》诗想象奇伟,气势磅礴,直追黄巢《不第后赋菊》诗。

胸中才气纵横的张元在北宋混得非常不如意,他不愿辜负自己满身才华,欲另辟蹊径来体现自身价值。

他打听到夏州兴庆(今宁夏银川)的李元昊欲叛宋自立,有雄奇志。

张元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长,决定去兴庆闯一闯。

去之前他带着两个落第士子来到项羽庙,在项羽塑像前饮酒悲歌。看来此刻他心境非常挣扎的和痛苦的,毕竟要背弃大宋,背弃自己的民族,抛弃自己的亲人,踏上一条充满荆棘的未知之路,成败难料。

喝完酒,哭也哭累了,张元决然西去,来到夏州兴庆。

举目无亲,要想见到李元昊又无门路。

那就让李元昊来找我吧。

他在兴庆城中找到一热闹酒馆,纵酒高歌,引起众人围观,然后在墙壁上大笔一挥,写下酣畅淋漓几个大字:李元吴昊在此饮酒。

这触犯了李元昊的名讳,很快就被西夏武士扭送到李元昊面前。

李元昊大怒,斥责张元两人胆大包天,竟敢冒犯他的名讳。

张元出言讥讽李元昊,你连自己姓什么都不顾,还在乎区区名字吗?

原来李元昊的先辈是党项族,姓拓跋,因帮助大唐皇帝平定黄巢有功,被封在夏州,赐姓李。

大唐不在了,大宋建国,李元昊的先辈又归顺大宋,又赐姓赵。

大宋皇帝看到夏州高度自治,就派兵攻打夏州,要收复这块地盘。李元昊的爷爷不干了,起兵与大宋对着干。

现在夏州传到李元昊手中,他对大宋满,欲要自立为帝。

而张元这句话恰好戳到他的痛处。

是呀,我干嘛还有仰人鼻息过日子呢,连姓氏也由别人改来改去。

心有奇志的李元昊觉得张元很对自己味口,而敢对自己这样说话,必定不是凡夫俗子。

当然他见张元是宋朝读书人,必定熟悉宋朝典章制度,他需要这样的人才辅佐自己。

于是就把张元留下来,为自己出谋划策。

公元1038年,李元昊立国称帝,叫大夏国。因大夏国在宋朝的西北边,史称西夏。其土地范围涵盖今天的宁夏、甘肃全境,陕西西北部,青海部分,人口约两三百万人。

从西夏的行政体系及官职称呼与宋朝相近来看,元昊称帝建国少不了张元辅佐之功。张元被元昊任命为中书令。

元昊向宋朝递交国书,宣布建国称帝。宋朝自然不会承认,要兴兵征伐元昊。

而元昊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先出兵攻打宋朝的延州,由张元担任军师。

张元假装议和,让宋军守将放松了警踢,在三川口一战歼灭宋军六千多人,宋朝两员边境守将战死。

朝廷震惊。宗仁宗让夏竦担任征代西夏的总司令,由韩琦和范中淹担任副总司令,统一指挥对西夏的战争。

这三位指挥官都是科举进士身,文章词赋在大宋都是顶级大佬。特别是夏竦,还是古文字资深专家,他的著作。而范仲淹,凡是读过书的中国人没有人不知道他。一篇《岳阳楼记》到现在还是中学生必背课文。

有趣的是韩崎和张元还是同届参加科举的,进士排名第二名,就是榜眼。

这三人都是大宋朝的文学大家。让人感觉到宋朝的皇帝很有意思,谁的学问好,谁的官职就高。包括军队的指挥官都是由这些才高八斗的文人担任。

这次元昊率领十万军队攻掠宋境,韩琦主张主动出击,范仲淹主张凭险据守。

夏竦无法决断,就上奏朝廷,由皇帝决断。

宋仁宗召集枢密院(相当于后世的总参部)大臣商议。

商议结果是主功出击。也是呀,大宋当时将近一亿人口,军队近百万,面对一个刚崛起的小国,军队只有十来万,焉有防守之理?

然而宋朝皇帝和大臣忽略了西夏军队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的特点。

这次张元采取的谋略是,军队主力在好水川设伏,前锋部队佯装战败,将宋军引入伏击圈。

结果好水川一战,宋军死亡上万人,惨败。

到底是谁为西夏军出谋划策呢?宋朝皇帝和大臣们很想知道。

不用他们找了,张元这次大败宋军,特别是打败了宋朝科考榜眼韩琦,心中大大出了一口恶气,证明自己的才能比宋朝科举进士高多了,不禁得意忘形,赋诗一首,讥讽宋军将领夏竦韩琦无能。

夏竦不足竦,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辇,犹自谈兵机。

当宋仁宗得知打败他们的西夏军师是屡试不第的张元时,心中五味杂陈,也极为恼怒,下令将张元族人或处死或流放。

同时将宋军三位指挥官降职处理。

后来宋仁宗让韩琦和范仲淹同为西夏战事总司令。

张元依然为西夏军师,协助元昊组织定川寨之战,结果还是宋军败绩。

宋朝不得不和西夏议和,元昊向宋朝称臣,元昊为夏主,宋朝每年“赏赐”夏主银多少,布多少……

宋夏三次战争,张元将宋朝的进士精英们打得一个一个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他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他的才能强过宋朝一干进士及第的精英们,得到西夏国主的重用,由一个落第书生官居西夏国师,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完成了自己的人生逆袭。

然而,《宋史》对他事迹记载极简略。后世文人将他与秦桧,吴三桂等同列,认为他引异族残杀自己同胞,是彻头彻尾的大汉奸。

张元不但在诗词歌赋上有极高造诣,在军事谋划上和国家管理上也很有一套,是个有才能的人,为何在宋朝就无法施展,而跑去西夏才绽放出来,这个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愚以为,北宋朝廷选拔人才的通道单太单一,只有科举一条路。一旦落选,很多优秀人才就会被埋没,张元只不过其中之一。

而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代,虽然还没有科举制。但有察举制,有风评制,也有进入太学的考试制。甚至还开设招贤馆,只要你认为你有治国经邦的才能,都提供机会给你去试,行就重用,不行就从哪来的就回哪里去。

故汉武帝一朝,人才济济。不管你在文学,军事,政治等领域,只要有才能的都得到重用,没有明珠遗落的情况发生,西汉帝国才会如此强大,打得匈奴人远遁漠北。

而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视读书人的理念不错,但读书人和有实际能力的人上升渠道单一,没有给落选才智之士展示才能的舞台。

所以,科举制流行了一千多年,解决了世袭制的问题,但因其局限性,在时代的浪潮拍击下,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x0aQO0z.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