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羡慕马斯克的星链?不用!“捷龙三号”固体火箭首飞,可组建星网

羡慕马斯克的星链?不用!“捷龙三号”固体火箭首飞,可组建星网

2022年12月9日14时35分我国新研制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有几个“点”格外引人关注。

1、这是典型一箭多星,总计携带了14颗卫星,如东坡08-10星、吉林一号高分03D47-50星。

2、 该火箭是我国首次进行海上热发射,也可以进行陆上发射,属于“海陆”两用型。

3、 是我国目前起飞的最大固体运转火箭,推力200吨、起飞重量超过了140吨。

4、 有可能用于未来组建我们自己的“星链”。

捷龙三号长约31米,箭体最大直径2.65米,最小直径2米,整流罩直径为3.35米, “大头罩”构型为容纳多颗卫星留出空间。为彻底弄清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的重要意义,咱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固体火箭。

长时间以来液体火箭在火箭市场占“统治地位”,液体火箭的燃料是液体,贮存在氧化剂箱和燃料箱中,燃料通常容易腐蚀和挥发,且需要低温储存,所以是“现用现加注”,存在灵活性差、需要提起准备的不足。

固体火箭就不一样了,氧化剂和燃料是提前固定在发动机里的,达到现场后随时可以发射,快速反应能力极强,有点像小时候玩的窜天猴,点燃后立即“一飞冲天”。

土豆翻出了一张固体火箭的内部构造图,如下。火箭内是一个大号药柱,药柱是氧化剂和燃料,中间部分是一根通道负责点火,就是图中的灰色地带。药柱直径越大、越长意味着火箭推力越大,比如11月份美国发射的太空发射系统(SLS)采用的便是固体燃料助推器,全长50.9米,直径4米,为5段式。

为啥说咱们的固体运转火箭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除了捷龙三号外,咱们还有一个“杀手锏”:研发出了更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2021年10月19日航天科技四院在西安成功试车了直径3.5米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装药量150吨、推力可达500吨,是世界上装药量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其他国家的固体发动机大都是几十吨,超过100吨的发动机屈指可数。

那就凭装药量说咱们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吗?那太小看航天技术人员了。

先看一下其他国家引以为傲的几款固体运载火箭。日本有一个型号为H-2A 运载火箭,装药量66吨、推力为113吨;咱们的捷龙三号火箭装药量为71吨、推力为200吨,显然捷龙三号更具优势。

固体运载火箭是欧洲的强项,2018年试车成功的P120C 发动机直径 3.4 m、高13.4 m,装药量为142吨、推力为470吨,与咱们2021年试车成功的新型固体发动机相比也不占优势。

当然,有网友称美国太空发射系统助推器上的固体燃料发动机推力超过了1500吨,这是事实,但没有可比性,因为从发展趋势上讲整体固体燃料发动机比叠加分段式固体燃料发动机更有市场前途,何况咱们也在研发直径3.5米、4米的多分段式发动机。

固体燃料火箭极有可能助力组建咱们的“星链”

航天科技四院相关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一个信息,称新研发的500吨推力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将用在捷龙四号固体运载火箭一级发动机,也能用来满足星座组网发射需求。

上述内容有两个看点,一个是咱们正在组建类似于马斯克星链的星座网络。确实如此,2020年我国第一次将卫星互联网列为未来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2021年在雄安成立了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并制定了“GW”计划,该计划有两个星座网络,分别是GW-A59 和 GW-2,总计向太空发射12992 颗卫星。

发射这些卫星时间并不算宽裕。围绕地球的轨道看似可容纳数万个卫星,不愁轨道资源,其实不然,高中轨道通信时延比较长,很难满足互联网对网速的需求,只有300-2000 千米近地轨道兼顾网络和卫星的需要,具有链路损耗低、传输延时小、发射灵活等优势。

但近地轨道最多可容纳6万颗卫星,马斯克一家就要发射4.2万颗,目前已发射了4000颗左右,如果我国再不抓紧时间好位置都让星链占了!

捷龙四号固体运载火箭恰恰就能满足这一需求。捷龙三号火箭一次发射14颗,推力是其2.5倍的捷龙四号能发射多少颗,土豆认为至少能发射30多颗。

目前中国火箭公司固体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基地一年生产10火箭,等2023年二期工程竣工后,一年可生产20发固体燃料火箭。捷龙四号生产完成后,从基地直接通过公路运输到发射场,或转运至海阳港,然后滚装上发射船,整个流程短则48个小时,长则几天,基本上能做到一周一发,甚至一周几发。

与此同时,固体燃料火箭还会具有回收能力,届时可能出现这样的一个画面:多个固体火箭同时发射,然后一个个自动降落在着陆场,几十、上百颗卫星同时进入预定轨道。



原创:土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y2Q8GLm.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