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芦台一中校歌》的诞生、沉浮及歌词“多士”考

《芦台一中校歌》的诞生、沉浮及歌词“多士”考

《芦台一中校歌》的诞生、沉浮及歌词“多士”考

王 保 胜

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简称“芦台一中”)创建于1913年8月20日,初名“宁河县中学校”,是中国建校较早的一批中学之一,其《校歌》也是中国中学校歌中较早的一首。因该校歌一度沉寂三十余年,校史资料中原始档案又缺失,经多位校友忆唱记写才挖掘出来,所以其诞生年代、个别歌词有不同说法,本文就此进行考证,以期还原《校歌》本来面目。

一、1987年6月,第一次在正式出版物《天津教育资料选辑·第一辑》出现

1986年,刚离休一年的芦台一中原校长董希知先生(1927~2010)应天津市教科院之邀撰写了回忆录《我所知道的芦台一中》。1987年6月,《天津教育资料选辑·第一辑》(创刊号)出版,刊发了这篇回忆录。董校长写道:“1940年到1946年,我在芦台一中读书……到了三、四十年代,每个学生入学时都发给一个黑布面烫金字的《学生守则》。扉页是校训和校歌……学生在校的课业学习、品学修养、体育锻炼以及日常生活等一切方面的行为,都要求符合校训‘勤慎朴洁’的精神。这在校歌里也得到体现。歌词是:

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寒士尽欢颜(三十年代一度改为“旧观相复喜相安”)。好从实际求生活,不把虚名误少年。勤劳作,苦钻研,准备身心发展。前途努力莫迁延,三载一瞬间!

上图:1987年6月《天津教育资料选辑·第一辑》刊发董希知老校长撰《我所知道的芦台一中》

这是迄今见到的正式出版物中第一次出现芦台一中《校歌》,未明确词曲作者,未见曲谱。董校长特意写道“校歌的曲调朴实而凝重。可惜,我缺少音乐细胞,不能把乐谱记在这里了。”从“到了三、四十年代……《学生守则》扉页是校训和校歌”“三十年代一度改为‘旧观相复喜相安’”说法可推断,校歌诞生的年代应该在三十年代之前。

二、1988年12月,在《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中两处出现,歌词略有不同

1988年12月,政协宁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转载了上述董校长回忆录,出现了校歌。

上图:1988年12月《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转载董希知老校长撰《我所知道的芦台一中》

另有于化一先生撰《宁河县教育家杜书田先生传略》记载:

(宁河县中学校)校歌为: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寒士尽欢颜。为从实际求生活,不把虚名误少年。勤劳作,苦钻研,准备身心发展。前程努力莫迁延,三载一瞬间。

其中“为从实际求生活……前程努力莫迁延”与董校长回忆录中“好从实际求生活……前途努力莫迁延”略有不同,依然未明确词曲作者,未见曲谱。

三、1993年八十年校庆,开始在学校重新传唱,标注诞生年代为“40年代”

1993年8月,我毕业分配至母校任教,参与了筹备八十年校庆工作。有领导拿来一张老校友忆写的校歌,开头两句是“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多士尽欢颜”。后来又看到这个“多士”的“多”字被划了一道斜杠,改成了“寒”字,“多士”被改为“寒士”。10月24日《校庆特刊》刊出《原芦台一中校歌》,题目下面标注产生年代——(19)40年代,有曲谱,未注词曲作者。歌词采用董校长回忆录所忆歌词,但将“准备身心发展”句中“身心”修正为“心身”,此歌词一直采用至今。

上图:1993年10月24日《校庆特刊》刊出《原芦台一中校歌》

当时我感觉“寒士”一词似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杜诗所谓“寒士”是指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泛指天下贫穷的百姓。这与一所中学校歌的主旨不契。中学校歌应该是激励学生奋起成为栋梁的感觉,而“寒士”却是一种悲悯或者不平感。但当时我学养尚浅(当然现在学养也不深,只是比那时更踏实认真些),对“多士”不很了解,只是存疑,没深研究。

四、2002年1月,《宁河文史资料第六辑·校歌三首》标注词、曲作者,把诞生年代提前至“30年代末”

2002年1月,政协宁河县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出版《宁河文史资料》第六辑《昔日芦台散忆》,其中《校歌三首》载《芦台一中校歌》云:“通过采访核实,该校歌完成于30年代末,歌名应为《宁河中学校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宁河中学先后三遭兵燹,七次搬迁。当最后一拨军队——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战区保安队从学校撤走后,校舍修缮一新,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杜书田校长亲拟校歌,其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广厦平开芦水岸,旧观新复喜相安’。学校音乐教师李仲甫先生为校歌谱曲。据当年宁河中学毕业生田国泉、齐兆铭先生回忆,‘旧观新复喜相安’一句,后由该校教师齐承瀚改为‘大庇寒士尽欢颜’。”

上图:2002年1月《宁河文史资料》第六辑《昔日芦台散忆·校歌三首》中的《宁河中学校歌》

此考证明确了校歌的词作者为杜书田(字心耕)校长,曲作者为李仲甫老师,详解了“旧观新复喜相安”与“大庇寒士尽欢颜”一句之更易,并把校歌产生年代从40年代提前至“1930年代末”。

五、2003年九十年校庆、2013年百年校庆校歌逐渐完整

2003年九十年校庆《纪念画册》刊出《芦台一中校歌》,标注了40年代和词作者,但曲作者佚名(见下图)。

九十年校庆之后不久,学校音乐教师张学明邀请1991年退休的李天才老师(1931年8月出生,1953年8月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芦台一中工作,当年唱过这首校歌)探讨歌曲的情绪及速度,定调“静不能沉”。张老师在前奏中加了现代元素,分解和弦有流动感,象征着传承并有抒情色彩,在专业录音棚录制使用至今。

2013年百年校庆《资料汇编之一·百年芦中》刊出《芦台一中校歌》标注了40年代,标注了词、曲作者(见下图)。

六、本次考证的三个成果

上述已有考证,已经让校歌的本来面目愈来愈完整、愈来愈清晰,也许距离历史真实就差“最后一公里”了。在此基础上,结合校史和有关校歌研究,本次考证形成三个成果。

㈠诞生于1924年,原名《宁河县中学校歌》

“到了三、四十年代……《学生守则》扉页是校训和校歌”“‘大庇寒士尽欢颜’三十年代一度改为‘旧观相复喜相安’”,这两句话直接证明该校歌诞生年代肯定不是40年代,也不是30年代末,“旧观相复喜相安”也不是最初歌词。

1919年3月,河北省教育厅派杜书田先生(1880年~1956年)任宁河县中学校长。杜校长系本县宁河镇人,清末秀才,毕业于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后被任命为天津市警察局局长,辞官不就。作为第二任校长,杜先生1919年~1948年在任,掌校长达三十年。莅任后, 杜校长发现校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遂多次向宁河籍军政要员游说募捐建新校舍。1924年2月租妥芦台镇东大营聂公祠祭地四十余亩为校址(现址),3月开工建筑,8月竣工,开学师生迁入新校舍。但好景不长,10月31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校舍被军队占用,学生被迫停课回家。从此至1934年十年间,学校“三遭兵燹、七次搬迁”。1934年8月,学校重修东大营校舍、添置设备,迁回原址(现址)。

上图:掌校三十年的第二任校长杜书田先生和他多方募捐终于1924年建成的宁河县中学校校门

“旧观相复喜相安”句出现在三十年代已是公认,《昔日芦台散忆·校歌三首》考证此句产生于1930年代校舍修缮一新后,此次校舍重修是在1934年8月。而其所述“最后一拨军队——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战区保安队从学校撤走”是1937年底的事。可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日本教官“仲先生”即来驻校,伪政权也常来校滋扰,广大爱国师生抗日、求解放,杜校长与日伪抗争、保护师生、维持学校发展,校舍也没大修,杜校长也很难有那么愉悦的心情写什么“尽欢颜”“喜相安”的了。所以,校歌不可能诞生在1930年代末。

那么,校歌会不会诞生于1930年代初呢?不会。因为1924年10月31日至1934年8月,学校“三遭兵燹、七次搬迁”一直颠沛流离,根本没有在原校址,这十年间,杜校长会有兴致、有心情写“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寒士尽欢颜”吗?显然不会。

杜校长因为校舍井然而喜悦、亲拟校歌的时间,从逻辑上分析,应该是1924年8月新校舍落成、新学年开始之际。自己多方游说募捐,学校终于迁新址,地势宽敞,环境优雅;终于建成新校舍,平房建筑,坐北朝南,造型庄严朴素,礼堂、综合办公室、教学区、生活区、操场等功能区分明。迁建校舍用银三万二千元之巨,一百零五人为校董诸公建“宁河县中学校校董捐款兴建校舍碑”(现存)。当此学校发展史上的第一件盛事,眼看着自己教育救国理想正在变成现实,旧学渊博、崇尚维新、热心教育、多才多艺的杜校长欣然命笔、挥毫泼墨:“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士尽欢颜……”这再自然不过了。可惜,这墨宝没有留存到现在。也是,这墨宝要是留存了,咱还费这劲考证?啪,原件一展,落款赫然:“……民国十三年”。正是因为这些原始档案遗失了,才需考证,钩沉历史、还原真相。

1934年8月,学校“三遭兵燹、七次搬迁”终回故校原址,校舍修缮一新,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杜校长非常欣慰、重题校歌且改第二句为“旧观新复喜相安”,释胸中之块垒,合当时之情境。后来齐承瀚老师建议还是把第二句改回“大庇……士尽欢颜”,就是后来一直传唱、一度沉寂、重新传唱至今的这首校歌,也是“三十年代一度改为‘旧观相复喜相安’”之真相(“新”“相”两字之别不再考证)。

由此,校歌诞生时间推断为1924年更合乎逻辑,更接近历史真实。

1937年宁河县中学校十九班毕业合影,第三排左三为李仲甫先生、左四为齐承瀚先生、左六为校长杜书田先生。

㈡“多士”

2015年我开始研究学校文化时看了很多学校的校歌,发现“多士”一词在校歌中多有使用。比如:1933年《安徽大学校歌》“……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天津高庄子李氏小学校歌》“李校巍峨,渤海扬,济济多士……”;《上海市吴淞中学校歌》:“江海之旁,城镇之乡,黉宇峨峨,多士跄跄,几经变乱,终焉见臧”。“多士”本意指“众多的贤士”。晋卢谌 《答魏子悌》诗:“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清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诗:“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

从以上研究分析,1993年八十年校庆时,最初见到的那张老校友忆写的校歌稿中“大庇多士尽欢颜”是正确的。我委托在校工作的昔日同学王雪芹向李天才老师求证校歌中“寒士”一词是否为“多士”。2022年10月6日,王雪芹老师专门采访了李天才老师。李老师说:“我刚来学校时唱的确实是‘多士’,后来就不唱了。再后来不知道怎么给改成‘寒士’了,改成‘寒士’的时间应该也不算太长”。李老师作为当年(1953年开始)在学校唱过这首校歌的当事人,他的回忆是原歌词为“多士”的有力证据。

㈢“静音”三十九年

“多士”被误改为“寒士”且传唱是1993年八十年校庆时,此前校歌一度沉寂。

上图:1950年代芦台一中校门,此校门在1976年7.28唐山大地震中震毁

我电话采访了1957届校友梁国珍先生;委托田雪老师采访了她的父亲田克智先生(1958届校友),田先生又给当年同学陆春元先生打电话核实;电话采访了1965届校友冯克俭先生;现场和微信采访了1973届校友冯宝忠先生、张学明老师;微信和电话采访了1980届校友张云成先生、项志良先生(1975年初中入学)、李贺忠先生,1984届校友董丽敏女士,这10位校友当年在校皆为文学、音乐爱好者和骨干,如果当年传唱这首歌,不会没印象。他们一致表示在校读书时没唱过也没听过、没见过这首校歌。我1985年~1991年在校读书,虽不是文艺骨干,但我和我的同学六年在校,皆未闻此歌。梁国珍先生1954年8月入学,是李天才老师参加工作第二年教的学生。由李天才老师1953年刚参加工作时广大师生还大唱此校歌,而1954级的梁先生,1955级的田先生、陆先生则都没有听过、唱过可推断:这首校歌是从1954年开始沉寂的,直到1987年6月《天津教育资料选辑·第一辑》(创刊号)刊出才“重见天日”;1993年八十校庆才在学校重新唱响——这首校歌“静音”了39年,其中33年“隐身”。

上图:1986年的芦台一中校门

综合以上考证,1993年开始在校歌题目下标注的“40年代”应修正为“诞生于1924年 原名《宁河县中学校歌》”,“寒士”一词应还原为“多士”。

校歌阐述立校宗旨、高扬学校精神、激励师生上进,呼唤立志、笃行建设美好未来,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的艺术表现,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芦台一中作为昔日河北省的“宝塔校”、当今宁河区的龙头校,其校歌开域内学校文化建设之先河,也是中国中学早期校歌中的“珍宝”。考证其诞生、沉浮并恢复原貌,不但可以回溯学校艰辛而昂扬的发展历程,丰厚学校文化底蕴;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校歌的教化作用,广大师生会在学习校歌、重温校史中坚守初心、传承薪火、守正创新,在歌唱与体悟中厚植家国情怀,走向美好未来。

谨以此,献给我的母校和我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伟大的芦台一中110年华诞。

上图:2015年的芦台一中校门(该年10月宁河“撤县设区”)

——2015年底初稿只考证了“多士”, 2022年10月定稿时又考证了诞生及沉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zegvAG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