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2013年在陈招娣的葬礼上,郎平哭的撕心裂肺:来世还做队员。

2013年在陈招娣的葬礼上,郎平哭的撕心裂肺:来世还做队员。

文稿|杨珂

编辑|杨珂

前言

郎平回忆:“我印象当中,陈招娣是一个拼命三郎,她给我感觉她就是八一队的,就是解放军,因为我们每次踢足球打排球,她总是第一个冲出去,特别积极,往前冲的人,把每一次没希望的球都给补救过来”。

被称“拼命三郎”

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中国和日本的最后决战一触即发,第一局比赛,因为速度极快,力气都极大,陈招娣和孙晋芳抢中时撞在了一起,导致了陈招娣腰部受到重创,但是陈招娣仍然坚持在场上完成任务,眼睛紧盯着排球的动向没有掉点。

这一局结束正常换人休息,此时教练袁伟民并没有发现陈招娣在刚刚冲撞中腰部受伤,时间过得飞快,就在第四局的时候咱们中国队还在一路落后,于是陈招娣主动请缨,强烈要求自己上场。

比赛开始不久,她强忍着第一局给她带来的伤痛,顽强的意识,救起一个又一个的险球,甚至自己趴倒在地腿摔的通红也要把球救起来,就是这样的陈招娣完成整段比赛,最终中国队顽强夺取了冠军。

因为陈招娣无视自己腰部受到的重创持续比赛, 所以比赛结束的时候,她整个身体瘫倒在赛场上完全站不起来,最终是他的队友背着她登上的颁奖台。

正是陈招娣,防守积极出色,在排球赛场上斗志高昂,而且在最关键时刻敢于拼搏,有拼命的精神,就没有老牌女排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能让老女排称霸天下,并传承至今,陈招娣“拼命三郎”的称号,就是对老女排精神最好诠释,正是拼命精神的杰出代表。

美誉“独臂将军”

1978年,陈招娣代表八一队,参加排球全国联赛,当在比赛时竟发生意外,

由于奋力接球时身体一侧倾斜,失去平衡膝盖狠狠的撞击地面,左臂着地,最终医生诊断左臂桡骨受伤。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伤筋动骨一百天,需要静养才会慢慢恢复,而且排球这个运动是非常吃运动员身体的,运动员手受伤了,有着浑身的力气就是使不出来,就像是枪杆歪了一样,伤害再厉害但还是击不中目标,没办法。

陈招娣这个时候就应该减少训练,好好的养伤,应该避免比赛,可是陈招娣偏偏不是这么想的,她觉得他的伤痛并没有什么,所以她坚持要为下次比赛备战。

时隔一年,仿佛日本女排瞅准我国一名大将需要养伤没办法按时参加比赛,1979年日本女排来华,想要和中国女排比试比试,陈招娣得知此消息,必然要求参加比赛,大赛依然进行着。

在杨珂看来,日本女排仿佛是有意而为之,陈招娣在拼拦网拦截球时被日本队员奥岛圭子扣网时正好扣在了老伤处,导致陈招娣挠骨断裂。

紧接着两个月后的全运会,一只手臂打着石膏夹板还用绷带吊着的陈招娣,用另一只手坚持打完全部比赛,此后陈招娣“独臂将军”的美誉传遍天下

“断臂将军”充分演绎了老女排的拼命精神。

生平

纵想号称“拼命三郎”的陈招娣,这跟她之前的所有努力都脱不了任何关系,都紧紧相扣。

1995年陈招娣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孩童时期,其父亲有癌症早逝,

在孩童时期的陈招娣就非常活泼好动,当每节下课,腰间就别上乒乓球拍,往操场跑,她除了会打乒乓球之外,还会篮球,排球。

在学校体育老师的观察下,结合了陈招娣当时个子要比同龄更高,包括她的身体素质也极强,便综合意见,让陈招娣接触排球这项运动。

1972年陈招娣进入业余体校开始正式学习排球,随后被教练员认可引荐,她便孤身一人去了北京,到北京体院青训队进行排球训练,毕业于北京体院训练队。

决意参军

同时陈招娣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也变得成熟起来,于是她便决定要去参军,要做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要对国家做贡献,说到做到,次年她便进入八一女子排球队。

1976年凭借着自己天赋异禀和百般努力之下,一年时间在部队展露头角,被国家排球集训队选入,仿佛受到老天眷顾的陈招娣,开启了她排球的超神之路初出茅庐的她在1977年荣获第2届“世界杯”女子排球第6名

紧接着一年后在第8届是世界女排锦标赛拿到第6名,和夺得第8届亚运会女排亚军,肉眼可见的进步,都归功于她常年日积月累训练出来的技巧和沉淀所得。

紧接着从亚军到冠军的时间陈招娣只用了一年,1979年荣获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她的好运还远不止此。

1980年颁布陈招娣为“运动健将”称号,此称号含金量极高,对于运动员来说不仅是实力上的认证,还是国家对她的认可。

陈招娣也一直在续写她的神话,未曾停歇,1982年获得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和第九届亚洲运动会女排冠军,再次拿到双连冠。

陈招娣拼命的排球精神,打动了祖国,1983年她被选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体委给她颁发了荣誉奖章,其次同年出任“八一”女排副政委。

从1993年起,陈招娣因多年超负荷的运动,和突破身体极限,让身体有所吃不消,无法在为国效力,无法在参加比赛,她便转身幕后工作,长期担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和顾问。

虽然她已退居幕后,但她一直利用这空余时间,关注这中国排球的发展,她会默默帮助女排。

时间直达2006年,这也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实现的时刻,由中央军委批准陈招娣今生为少将军衔,她说“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著追求、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那么现在,我真的是美梦成真。不过,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她伸出满是故事的双手接过庄严的军装,她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她可是中国第一位从体育走出来的女将军,她深感自豪。

陈招娣这仿佛受到老天眷顾,其实也少不了她自己的努力,从初出茅庐青涩的运动员,到成熟老练的主教练,从局长到副部长,这主要都因为他们坚信“老女排的精神”。

25年前作为国家女排的主力队员陈招娣获得那么多荣誉其实也都跟队友的团结协作,互相信任脱不了关系,他们共同顽强拼搏实现夺冠,这就是“老女排精神

突然去世

当大家都沉浸在平静而安稳生活的时候,可就是一位激励着一个时代的人民中国女将,是80年代中国运动精神的代表陈招娣,在2013年4月1日,她的癌症病情突然恶化,经过抢救无效,下午3时去世。

4月1日下午五点—陈招娣的女儿手捧着妈妈的军装,感慨道,”如果还有来生,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女儿“。

4月1日下午三点—女儿脑袋一直在循环和妈妈上一秒的对话,妈妈答应她要一起过生日,但妈妈就在女儿生日的前两天离去了,女儿说到,“你又一次骗我,我不恨你妈妈,我依然爱你,妈妈我爱你”。

4月1日下午两点—陈招娣病情恶化,被推进手术室,女儿说“看你被抢救我只有看着,等着,加油妈妈,加油。

2月中旬,陈招娣重病住院,女儿用“我不再坚持,只要你不难受,看你难受,我比谁都心疼”来形容。

杨珂认为:女儿多么想时光倒流,不管多疲惫委屈,回到家看见妈妈叫上一声“”,瞬间所有委屈全部灰飞烟灭,开心的拥入妈妈的怀抱,吃着桌子上满是妈妈专属味道的炒菜,大米饭掉桌子上,妈妈还会指责到,农民伯伯的辛苦,要求不浪费粮食。

可现在再也听不到妈妈的唠叨和妈妈的安慰,推开门,冰冷的沙发,满是灰尘的餐桌,厨房也再没有炒菜声,家是那么的安静,仿佛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

陈招娣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东礼堂举行,葬礼预定要在上午10点开始,但门外还是早早聚满了很多人民群众前来为此惦念陈招娣。

老女排也早早的来到礼堂,他们用很多菊花扎成的大排球上写着,“81年老女排敬献,”同时也深深的扎入他们的心脏,因为这就是1981年在日本扬名世界的”老女排“阵容。

他们谁都料不到本是最年轻的仅仅只有58岁的陈招娣会成为第一个离队的人,他们都湿润了眼眶,甚至再也凑不齐老女排了。

根据郎平回忆,老队员都去医院看望了陈招娣,陈招娣还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强忍着病痛,对郎平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现在的女排都没有老女排那股精神,还得加把劲啊!”

谁曾想到,陈招娣在生命的最后还在担心女排的发展,就是此精神,成就了这位女将军。

遗体告别仪式来悼念的人众多,大家都悲痛万分,告别仪式已结束,但他们便不舍离开,最终被迫关闭仪式。

当陈招娣的遗体经过火化后,她的亲人发现在她的骨灰盒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枚钢钉,这些都是陈招娣治疗腰部手术留在体内的钢钉,就是她就是伤痛的遗物。

同时也是她立下赫赫战功的勋章,这将鼓舞着我们更多的排球人,同时也鼓舞着现代的年轻人, “女排精神”努力拼搏,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时隔多年她的女儿郭晨视陈招娣为榜样,在她的努力下继承衣钵,加入了八一队,是一名沙排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发表的书面声明表示,作为老一代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代表,陈招娣为中国女排在世界上获得“五连冠”的辉煌成就,为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精神的传承。

为中国女排“全面快速、灵活多变”的技战术特点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陈招娣同志是体育界在军队唯一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军人,她的英年早逝是全国排球界的一大损失。

结语

老女排的拼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中国女排就是一张中国名片,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陈招娣,虽然过早的离开了我们,但她留给国人的影响太深了,她在赛场上的奋勇拼搏,让国人久久难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42o8Jq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