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白起到底有多牛?一个人打废了七雄中的四个。盘点白起的四大战役

白起到底有多牛?一个人打废了七雄中的四个。盘点白起的四大战役

在我国历史的进程中,白起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无论是在我国古代史,还是战争史,白起都具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白起的努力,使得东方的诸侯国元气大伤,让秦国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机会。为后来的秦始皇灭六国和建立秦王朝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我国的战争史中,白起是一个不败的传奇,具有很强的军事指挥能力,并且与王翦、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那么,白起究竟发动了哪些战役,改变了我国古代历史的进程呢?

一.伊阙之战——韩国的丧钟

秦昭襄王嬴稷继位以后,为了东出和扩张实力,大举向东方的诸侯国进攻,并且,重点进攻挡在秦国东出大门口的韩国。

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再一次派兵攻打韩国,占领了武始、新城等地。韩国打不过秦国,韩釐王只好向魏国求救。因为韩国和魏国是同盟关系,而且,魏昭王也明白,韩国一旦灭亡,秦国下一步就要重点进攻魏国。于是,魏昭王就派大将公孙喜率军救援韩国,韩国的统帅则是大将暴鸢。与此同时,东周王朝也派出大军援助韩国。不过,唱主角的是韩魏,东周王朝只是陪衬。三国联军总共24万大军,声势浩大。

公元前293年,在秦昭襄王的舅舅丞相魏冉的推荐下,秦昭襄王任命白起为左更,接替向寿担任秦军统帅。也就在这一年,秦军和三国联军在伊阙对峙。伊阙大概在今天的洛阳龙门镇一带。此时,秦军大概是12万人,而三国联军却有24万人,三国联军是秦军的一倍以上。

三国联军虽然人数众多,却由于害怕秦军,都不愿意担任先锋,率先出兵。三国虽然结盟,但是却同力不同心,各自都想着保存实力。这就给了白起可乘之机。

针对这种状况,白起采取了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术。首先,白起派出少数的兵力牵制和拖住韩军。接着,白起率领秦军主力,对没有任何防备的魏军发动突袭和猛攻,魏军仓皇应战,被秦军打得全线崩溃。韩军得知魏军崩溃以后,迅速陷入混乱,而且,由于魏军的崩溃,导致了韩军的侧翼空虚。随后,韩军就遭到了秦军的左右夹击,迅速崩溃。

伊阙之战中,秦军以伤亡8万人为代价,全歼联军24万人,魏国统帅公孙喜被俘虏,秦军夺取了5座城池。而秦军统帅白起则因为此战被秦昭襄王封为国尉和大良造。

伊阙之战以后,韩国主力被全歼,从此,韩国彻底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进行大规模战争。韩国位于秦国东出的大门口,韩国的战败,使得秦国的东出门户洞开。而魏国虽然还有一定的实力,却也元气大伤。

伊阙之战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从此,白起成为了让山东六国瑟瑟发抖的“战神”。

二.鄢郢之战——楚国的丧钟

伊阙之战以后,韩国、魏国遭受到重创,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力与秦国抗衡。于是,秦昭襄王就开始把进攻的重点对准了南方的楚国。

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派大将司马错率军猛攻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黔中郡,并逼迫楚国割让了上庸、汉江以北的广大土地。至此,楚国统治的核心范围鄢郢之地已经门户洞开。这让秦昭襄王有了夺取楚国统治核心范围鄢郢之地的想法。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大良造白起率领秦军猛攻楚国,将楚军打得节节败退,占领了楚国大片国土,一直打到楚国的别都鄢城。鄢城是楚国的军事重镇,如果鄢城失守,那么,楚国的都城郢都将会完全暴露在秦军的攻击范围之内。为了能够阻挡秦军的进攻步伐,楚顷襄王将楚国的大量兵力都派到了鄢城。一场决定楚国国运的战役即将爆发了。

秦军猛攻鄢城,却遭到了楚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于是,白起就利用夷水从楚国西山长谷流向东南的条件,在鄢城以西的地方筑坝蓄水,修建水渠,随后,白起开渠放水,水淹鄢城,使得鄢城几十万军民全部被淹死。至此,一代名城鄢城毁于战乱之中。

占领鄢城以后,秦军乘胜进军,楚军节节败退。不久,秦军就占领了楚国的都城郢都,还烧毁了楚国的祖陵夷陵。楚顷襄王只好到处逃亡,一直逃到了陈都。最后,秦昭襄王在郢都设置了南郡。而白起也因为这次战役,被秦昭襄王封为武安君。

鄢郢之战成为了影响楚国命运的重要战争,丹阳蓝田之战使得楚国开始走向衰落,垂沙之战成为后世历史学家公认的楚国衰落的转折点,再到鄢郢之战,楚国已经彻底衰落了。

鄢郢之战以后,楚国全面衰落。从此,楚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进行大规模战役。至此,这个曾经称雄称霸的大国开始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鄢郢之战以后,战国时代的大才子、爱国诗人屈原深感楚国大势已去,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设立了端午节,用来怀念屈原。

三.华阳之战——魏国的丧钟

伊阙之战以后,韩魏两国元气大伤,再加上鄢郢之战和五国罚齐之战的爆发,曾经不可一世的楚国和齐国也全面衰落,失去了大国的地位。此时,战国的格局已经变成了秦国和赵国两强并立的局面。于是,秦国开始把矛头对准了北方的赵国。

不过,伊阙之战以后,魏国仍然具有一些实力,它和赵国结盟,不断攻打弱小的韩国。

公元前273年,赵国和魏国集结了将近20万大军,一起攻打韩国的华阳,而韩国根本就打不过两国联军,只好向秦国求救,于是,秦昭襄王就派穰侯魏冉、武安君白起、客卿胡阳等人救援韩国。

华阳距离秦国比较远,白起料定赵魏联军会因为秦国距离华阳太远的缘故,疏于防范。于是,白起采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用长途奔袭的方法,经过连续8天的急行军,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并且立刻向赵魏联军发动猛攻,一举打垮了赵魏联军,生擒了赵军主将,使得魏军主将芒卯败逃。接着,白起又与赵国援军大将贾偃交战,一举打垮了来援的赵军。随后,白起将俘虏的2万赵军全部沉入黄河淹死。最后,魏安釐王不得不割让南阳向秦国求和,秦昭襄王在这里设置了南阳郡。

华阳之战,秦国一共动用了将近20万大军,赵魏联军也动用了将近20万大军。最终,秦军一共歼灭了赵魏联军15万人(包括赵军2万和魏军13万)。虽然这次战役对于赵国来说,只是轻微的损失,却给魏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从此,魏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进行大规模的战役。

四.长平之战——赵国的丧钟

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役,无论是军事史还是教科书,长平之战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其实,长平之战的爆发是偶然的,因为,这场战役根本不就在秦国的计划之中,而是,根据一个突发状况临时爆发的,却根本性的改变了战国格局。

公元前271年,魏国人范睢到了咸阳,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受到了秦昭襄王的赏识和信任。不久,范睢就帮助秦昭襄王从宣太后手里夺取了大权,又罢黜了丞相魏冉,从而使得秦昭襄王能够独揽大权。随后,秦昭襄王正式认命范睢为丞相,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并且把“远交近攻”作为秦国的国策。按照“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不断向韩国和魏国进攻。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白起率军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彻底分离。韩王无奈,只好派人向秦昭襄王求和,请求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却不想投降秦国,而是想利用赵国来打退秦军。于是,冯亭就派使者带着上党郡的地图去见赵孝成王,要求将上党郡的17座城池全部并入赵国的疆域。

那么,冯亭为什么会选择利用赵国来对抗秦军呢?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实力大增,逐渐成为了与秦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伊阙之战以后,韩国和魏国元气大伤,不得不归附于赵国,于是,战国格局逐渐发展成为秦、赵、齐三足鼎立的局面。五国罚齐以后,齐国失了势,逐渐退出了超级大国的行列。于是,战国格局逐渐发展成为秦、赵对立的两强并存的格局。尤其是华阳之战以后,赵国已经成为了唯一能够制衡秦国的力量。而秦国也十分忌惮赵国的实力,只敢与赵国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战役。公元前270年,秦国曾经与赵国爆发了一场名为阏与之战的大规模战役,却被赵国大将马服君赵奢打败,从此以后,赵国和秦国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役,一直等到公元前262年。

赵孝成王得知上党郡愿意归附赵国,就询问了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等人,平阳君赵豹认为冯亭是打算嫁祸赵国,不主张接收上党郡,但是平原君赵胜却认为这是一件捡便宜的好事,主张接收上党郡。

最后,赵孝成王听从了赵胜的意见,派赵胜去接收上党郡,封冯亭为华阳君,并且派大将廉颇率领20万大军去长平驻守,来防备秦国。

赵国接收上党以后,秦昭襄王大怒,命令大将王龁率军猛攻上党,并且在公元前260年占领了整个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到赵国境内。赵孝成王迅速命令长平的赵军去接应从上党逃来的百姓。于是,王龁就率领秦军猛攻长平的赵军。至此,一场改变战国格局的大规模战役即将爆发了。

为什么我要大费周章讲述这么多呢?其实,就是想说明长平之战的爆发是偶然性的,并不在秦国的计划之中。

王龁猛攻长平的赵军,把素有“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打得节节败退(所以,我真的不知道廉颇是怎么评选上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无奈,只好修筑围墙、建造营垒,打算和秦军打一场持久战。

廉颇龟缩在营垒里以后,王龁无计可施,秦军和赵军也就这样对峙起来了。不过,这种战况逐渐掏空了秦国和赵国的国库,因为,每一天光消耗的粮草就不计其数。

这时候,秦国丞相范睢派人到邯郸散步谣言:如果,赵军的统帅换成赵括的话,一定能打败秦军。赵孝成王早已经对怯战的廉颇不满,于是,就派赵括率领25万赵军去接管廉颇的20万大军。这时候,赵括一共拥有45万赵军,赵国的所有主力全部集中在长平。而秦昭襄王则秘密更换白起为秦军统帅,去指挥长平之战。

赵括接任赵军统帅以后,废除了廉颇的所有军令,命令赵军主动出击秦军。赵括猛攻秦军,白起佯装败退,故意打了几个败仗。赵括不知道这是一个计谋,更不知道此时的秦军统帅已经换成了白起。于是,命令所有的赵军全部出击秦军,一直追击到秦军为赵军准备好的包围圈之中。

接着,白起命令2.5万秦军切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令5千秦军将赵军分割成两半,还切断了赵军的粮草。白起又下令秦军猛攻赵军,赵军被秦军打得节节败退。此时的赵括才知道秦国的统帅已经换成了白起,也知道了秦军的厉害,只能修筑壁垒,等待援兵。

而秦昭襄王得知赵军被白起围困以后,下令全国所有士兵倾巢而出,全部都交给白起指挥。

赵军一共被秦军围困了46天。最终,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状况。赵括将赵军分为四支部队,轮番突围,结果都遭到了秦国的阻击而惨遭失败。最后,赵括只好亲率赵军进攻秦军,打算突围出去,却被秦军射杀。赵军得知统帅赵军被射杀以后,只能投降。最后,白起释放了240多个年幼的赵军士兵,将其他的赵军全部活埋了。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持久、状况最惨烈的一场大规模战役。此战,秦国一共出动了60多万大军,赵军出动了45万大军。最终,秦军以伤亡20万大军为代价,杀死和活埋了45万赵军,给予赵国以毁灭性打击。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而且,这场战役,也深刻的改变了战国的格局,从此,战国格局由秦国和赵国对立的两强并存的局面变成了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至此,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

总结:

白起在秦国一共担任了30多年的统帅,一生经历了70多次大小战役,占领了70多座城池,却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是名副其实的“长胜将军”。根据考证,春秋战国时代,我国总共死亡了200多万大军,其中,白起一个人歼灭了100多万大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屠夫之一。白起由于战功卓著,成为战国时代的“四大名将”之一。

并且,白起还深刻的改变了战国的格局,正是由于白起的存在,秦国成功打垮了与秦国直接接壤的韩国、楚国、魏国、赵国,使得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的大国,并且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白起之后,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并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灭亡了山东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

那么,白起为什么能够一直取得胜利呢?原因是白起始终能够先找到对方的软肋,然后对症下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以说已经被白起使用的炉火纯青。在伊阙之战中,白起利用了三国联军心不齐、只想各自保存实力的软肋,采取了逐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在鄢郢之战中,白起利用了夷水从楚国西山长谷流向东南的条件,采取了水淹鄢城的作战方针;华阳之战中,白起利用了赵魏联军会因为秦国距离华阳较远而疏于防范的软肋,采取了长途奔袭的作战方针;长平之战中,白起利用了赵括急于求胜的软肋,采取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

但是,没有白起的时代,只有时代的白起。白起的一系列功勋都建立在秦国强大国力的基础上。由于秦国的强大国力,白起可以率领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可以得到最充足的粮草支援,可以得到最精明的明君秦昭襄王的支持,这才是白起能够不断取胜的根本原因。

所以,从白起的经历我们可以得知,只有寻找到更好的平台,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己的功勋,更能获得展现自己的机会。从秦国的经历我们可以得知,任何人都不要通过捷径,利用侥幸的手段来取得胜利。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根本实力,才是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方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q0zowL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