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清明·缅怀|难忘的寒食

清明·缅怀|难忘的寒食

文/赵公友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昌潍大平原的农村,小的时候家里穷,总盼着有个亲戚来串门或过个节什么的,让平时“一贫如洗”的肚子里的馋虫,得以慰藉油水的快乐。

清明节,我老家人称“寒食”。每当看到柳条开始泛起毛绒绒的鹅黄绿,啄泥筑巢的紫燕穿梭翻飞的时候,心里盼着的“寒食”就要到了。因为寒食里,可以饱餐一顿白面饼卷鸡蛋的美味。饼卷鸡蛋,对孩童的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诱惑力。

关于寒食节,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唯一以饮食习惯来命名的节日。在古代,寒食节是确定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这天是各家各户不允许动烟火的日子,只能吃冷食来度过寒食。

至于寒食节的来历,则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重耳与介子推的典故。相传晋文公重耳逃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腿上的肉为其充饥。后来,重耳重掌大权,成为一代名君。欲重奖介子推时,急寻不得。后听说介子不愿接受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晋文公遂烧山逼之。去意已决的介子推和母亲,终被烧死在绵山的一棵柳树下。晋文公修祠立庙感念其忠,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要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自此,随着时间的演化,民间便有了“寒食节”。

在我的老家,一碗熬好的麦仁粥,白面饼卷着鸡蛋并撒入芝麻盐佐味,是寒食节早晨那顿饭的“标配”,平时是没有这样的待遇的。

那时候,寒食前还有几天,母亲便忙碌起来。她从储存麦粒的粮食缸里,挖出几面瓢麦粒,精心筛过,除去杂质和箅子,以制作麦仁之用。做麦仁时,把精选的麦粒逐次倒入门口一个破旧的青石臼里,一边用木锤捣之,一边洒入清水。那个看上去有些年头的青石臼,我问过父亲它的来历,父亲说他记事起就有了。这是个实打实的力气活,捣锤的任务就有大哥、大姐们轮流了。用锤捣过的麦粒就成了麦仁。当然了,有石碾的话,也可以用石碾碾,那也是要费一番大力气的。

寒食节制作麦仁时,母亲总是力所能及地多做一些,分送给胡同里没来得及做的邻居或老人。父母一生养育了六个子女,熬制麦仁粥时,都是用“八人”大铁锅。在寒食节的前一天晚上,加入大枣、红小豆、花生等辅料,用水浸泡着。鸡叫三遍的时候,父亲已早早起床生火熬粥了。家里散养着的几只母鸡,平时的鸡蛋都是一个一个攒着,等到村里大集的时候卖了,再换成平时生活离不开的油盐酱醋之类,贴补家用。寒食前的半个来月,母亲攒着鸡蛋就不再上集卖了,而是等到寒食的时候,以清水煮鸡蛋,准备过寒食节了。在我小时候的日常里,平时能吃到个鸡蛋,除非是发烧生病了,才会有这样的优待。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寒食早上,母亲总是把煮好的鸡蛋先挑选出两个最大最好看的,让我给本族的老奶奶送过去。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寒食能送两个熟鸡蛋,已是很拿的出手的礼物了,这对八零九零零零后的孩子们来说,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会认为如此“小礼”,怎么能拿得出手的疑问。

老奶奶跟我家没有血缘关系,仅仅是街坊同姓而已。听母亲说,父亲十岁时,父母先后去世,成了孤儿。有一年的大年夜,老奶奶把父亲叫到家里,过了一个温暖的春节。看似滴水之恩,在父亲看来则是大仁大德之举。从此,逢年过节,平时家里做好吃的,比方说家里来客人了包顿饺子,就捞上一碗,给老奶奶送过去。百善孝为先,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撒下了爱的种子。如今,作为军人的儿子,让我感受到了爱的传承。有一次早春的日子里回家探亲,车到站时才凌晨三点,怕回家影响我和妻子的休息,硬是在火车站等靠了两个多小时。这虽是一件说了谁都能做到的小事,但从自己内心里能想到,还做到了,却不是容易的了。

寒食的早上,我和妹妹也睡不了懒觉了,都是让那一口“馋”给惹的。母亲把一早煮好的鸡蛋,放进冷水里凉拔着,这样以便于去壳。我和妹妹着急热盼的眼神,盯着母亲把热饼铺开(饼也是提前烙好,吃的时候再热一下),揉碎了去壳的鸡蛋,在如金如玉的颜色中,再撮起一捏芝麻盐撒上(那时的芝麻盐也是自制的,把炒好的干芝麻放入蒜臼子,一点一点捣碎,再加盐调味),卷起来递到早已等不及的我和妹妹的小手里。

那屋内散发出的芝麻香的特殊味道,早就使我垂涎欲滴了。我用力地握着饼,生怕鸡蛋从饼的下头漏掉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鸡蛋混着芝麻盐的芳香,瞬间溢满了整个口腔。那一瞬间,恨不得能拥有孙悟空的“定”法,高喝一声“定”,把时间留住,把香味凝固,让唇齿一直享受着被这种香味包围着的感觉。

寒食那一天,成了孩童期盼的特殊日子。在童心的世界里,没有香雾缭绕的过往,没有纸钱祭祖的惦念。在忽远忽近、忽长忽短的柳笛动听的声声里,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那个面饼里透出的诱人的香味。

如今,母亲早已去世多年,寒食卷饼、熬粥的人换成了妻子。虽然饼卷鸡蛋散发出的香味更香了,麦仁粥的甜味更甜了,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又是一年的寒食,面饼、煮鸡蛋、芝麻盐、麦仁粥,一如往年。“妈妈,好吃。”看着恰好休假的儿子吧嗒着嘴吃得津津有味,我恍然大悟,那“感觉少了点什么”,我心里似乎有了答案。

我微笑着看着忙碌的妻子,妻子那母爱的眼神,看着吃得喷喷香的儿子,一切是那么自然地流露。

“寒食”不寒,是一个温暖有爱的日子。

作者简介:

赵公友,籍贯山东昌乐,笔名騢客。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潍城区作协会员,人民作家会员,中国新农村文学纵横文化联谊会会员,已有散文、小说、诗歌等百余篇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人民作家、《文学纵横》《工人日报》《潍坊日报》《山东税务》等。

壹点号 騢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A27Pav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