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穆陶:82岁的他 正在酝酿新作

穆陶:82岁的他 正在酝酿新作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你觉得82岁的老人,日常该是怎样的生活状态?眯着眼睛躺在摇椅上晒太阳?和老友打牌下棋?国家一级作家、潍坊市文联原秘书长、市作协原主席穆陶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你:除了下楼遛弯,可以读书写字,还可以创作长篇小说。目前,他的第七部长篇历史小说正在酝酿之中。

穆陶

书分门别类存放

穆陶是个整洁、严谨的读书人。一间书房,纤尘不染;两排书柜,整整齐齐,每一格的边框都贴着标签:“文友赠书”“历史名著”“综合工具”“史地述闻”“文史研究”“哲学百科”“小说文艺”。穆陶说,因为书太多了,怕用的时候找起来困难,就将书分门别类整理摆放,这样一目了然,找起来不费工夫。

文友赠书

穆陶走到“文友赠书”那一格书柜前,里面有陈白尘的《少年行》、钱谷融的《艺术·人·真诚》、陈荒煤的《永恒的纪念》、马振方的《在历史与虚构之间》、郑伯农的《诗论与诗评》、陈涌的《在新时期面前》、曾敏之的《海上文谭》等,打开扉页,都有作者亲笔书写的赠言。

“你看,这本是早年张海迪寄来的,她称我是‘亲爱的穆陶兄’……”穆陶抽出一本张海迪的著作,笑着说,这些书有的是外出参加交流会议时与作者相识相知当面受赠,有些是前去拜访时获赠,还有的是作者寄来的。无论哪一种方式,对他来说,都是文友给予的精神馈赠,格外珍贵。哪怕天各一方、多年不见,翻翻书,那日那人那情那境,也如在眼前。

将书视为珍宝

穆陶将书视为珍宝。早些年,他经常到广州、南京、上海、天津等地出差,每到一处,安顿好住宿,第一件事就是打听周边的书店,直奔而去。别人出差回来带一箱特产,而穆陶每次都拖回一箱书。为此,他没少挨家里人的“批评”,却乐此不疲。

“像这些书,都是市面上难寻又难得的宝贝!”穆陶捧着《国史唯疑》《陔余丛考》《诗三家义集疏》等几本书说,这类珍贵的书,都是他以前出差时从外地淘来的。在他看来,吃穿可以简省,买书不能省,多贵都舍得。

这些天南海北集聚而来的“宝贝”,搬家时会享受最高礼遇——前些年,穆陶从奎文区东苑公园附近搬到高新区北海花园,天蒙蒙亮他就起床,将用牛皮纸封好的一袋袋书扛上自行车,驮去新家,近五公里的路程,那段时间每天早上要往返三趟。“交给别人运送,我不放心,怕弄坏,更怕弄丢,所以我还是自己来吧!”穆陶说。

因热爱笔耕不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至今,穆陶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红颜怨》《孽海情》《林则徐》《落日》《屈原》《戊戌变法》以及论文随笔集《涧边文丛》等。其中多部小说出版过海内外不同版本,斩获泰山文艺奖、全国“八五”优秀长篇小说奖等多种奖项。

《红颜怨》是穆陶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88年6月,封底定价赫然印着:3.98元。写书不赚钱,让穆陶一直笔耕不辍的唯一动力,就是一份纯粹的热爱。

穆陶常调侃自己“没文化”,初中没毕业的他,进公社医院当过医生,在卫生局干过行政,后来进了文联。在行政部门工作时,他把稿纸放在办公桌抽屉里,不忙的时候就偷偷拉开抽屉写几行,领导来了就飞速合上抽屉,一秒切换成工作状态。“做贼一样,边写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生怕领导看见,说我上班不务正业。”

上班时写,下班时写,伴着清晨的轻风和暮霭的微光,就这样,穆陶享受着写作带来的快乐和充实。

如今82岁的他,偶尔想偷个懒,立马就有各路文友“杀出来”敲鞭子:“穆老师,您得继续写呀,我们还等着看呢!”

就这样,穆陶又拿起笔,准备他的第七部长篇历史小说。

为新作查阅积淀

穆陶正在酝酿一部宋代长篇历史小说,为此,他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宋代衣食住行》《宋代政治制度研究》放在案头,随时捧读。

穆陶的部分小说及文集

“小说家写历史小说,如果只停留在衣食住行的层面,未免肤浅了。写哪个时代,你就要把自己当成哪个时代的一员。你要跟历史人物生活在一起,跟他做朋友,跟他心灵对话。他高兴时,你也跟着开心,他痛苦时,你也跟着难过。”穆陶说,写历史小说,须做到深入历史,又跳出历史,这样才能将历史小说还原到生活化、人情化、心理化,“既是小说,便要符合小说写作的要求;既是历史,便不能违背叙事之准则”。

目前,穆陶写过的长篇小说字数少则20万,多则四五十万。《林则徐》堪称其长篇历史小说的扛鼎之作,《戊戌变法》则历时8年深度挖掘心灵记忆。带着对历史文化的深沉热爱,带着鉴古思今的家国情怀,穆陶的新作正在酝酿中,后会有期。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陆菁菁/文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A27mPZ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