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旗舰移动SoC设计生变,入门级或将再成“炮灰”

旗舰移动SoC设计生变,入门级或将再成“炮灰”

不久前,我们三易生活刚刚为大家分析了高通骁龙8 Gen3以及三星Exynos 2400这两款下一代手机旗舰SoC,已经被曝光的架构信息。

与目前的旗舰SoC相比,无论高通、还是三星,都据称在新平台上将CPU“性能核”的数量增加到了5颗。不同之处仅仅在于,高通可能选择了依旧坚持最大“8核”的CPU总体设计,因此采用了“1+5+2”的CPU架构。相比之下,三星方面则似乎想要保留更多的“能效核”,所以他们的选择是“1+5+4”,也就意味着Exynos 2400很可能会成为市场上久违的“10核”CPU方案。

当时我们就曾指出,如果传言属实,高通的这一设计可能更为合理。这是因为一方面如今的APP基本不可能针对8个以上的CPU核心做优化,所以“额外”的核心数量反而可能会造成调度错误(比如超大核被闲置)。

另一方面来说,在基于ARM指令集的PC处理器领域,无论苹果还是高通,其实早就已经做出了“大核更多、小核更少”的CPU设计。而开发者在已经接触过此类芯片多年的前提下,面对Android阵营“增加大核、减少小核(但总体还是8核)”的新款SoC,也不太可能会无法适应。

然而,当时我们主要着眼于旗舰平台的技术分析,却并没有考虑到,如果这种新的设计真的成为“风潮”,它可能会对整个手机市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对低端市场所造成的“毁灭性打击”。

首先大家要知道,手机SoC高中低档的差异到底在哪

为什么这么讲?首先众所周知的是,对于如今的绝大多数智能手机SoC来说,它们都有8个CPU核心,但不同市场定位的品在核心的组成方式上,则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顶级旗舰可能会配备“1个超大核+3个性能核+4个能效核”,中端产品会去掉超大核、改为“4个性能核+4个能效核”,中低端产品可能是“2个性能核+6个能效核”,而最入门级的产品则大概率是只有“8个能效核”。

在这样的前提下,假设所有手机都只运行低负载应用,那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所有处理器都只动用了3-4个最小的“能效核”,此时的体验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那么,如果将应用换成高负载的大型游戏呢?很显然,所有手机的CPU都可能会被“吃满”,但旗舰和中高端平台因为有“超大核”,或是有数量更多的“性能核”,所以会展现出显著的流畅度优势。显然这很合理,因为入门级产品的用户,日常其实是不太可能用手机去玩那些“高画质手游”的,所以此时的性能差异并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新设计确实很强劲,但它可能会让低端平台的优化变差

但如果未来的顶级旗舰手机SoC在CPU部分的设计上,变成“1超大核+5性能核+2能效核”,那么问题就会产生了。

首先这样的设计就意味着,对于这类CPU来说,一旦它们面临超过2个线程的应用,那么CPU就可能会将其放到“性能核”上去运行。从表面上来看,这意味着它们此时会比那些拥有4个或者更多“能效核”的入门级、中端、甚至中高端平台,都要明显快非常非常多。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还真不一定,因为更积极的使用“性能核”必然就意味着能效比的劣化。所以几乎可以预见的是,芯片厂商将会通过新版SDK、编程工具,去鼓励开发者在设计新的小型化应用、轻量化代码时,将它们的线程数量限制为2个以内。这样一来,未来的顶级旗舰SoC就可以只用2个“能效核”来运行它们、从而降低功耗。与之对应的是,中大型APP则很可能会被鼓励针对5个甚至更多的“性能核”进行优化,从而充分发挥新架构的优势。

没错,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因为这时候对于原本就拥有更多“能效核”的芯片来说,它们的“小核”反而会变得不能被充分利用,同时其缺乏“性能核”(或者说性能核不够多)的设计劣势,则可能会被放大。

结果就会表现为中低端SoC在面对新应用时,低负载“吃不满”、高负载比现在更加“带不动”。甚至如果情况再糟一点的话,比如说假设到时候的主流应用全都因为旗舰SoC“大核”足够多,从而变得倾向于优先使用大核,那么对于大核很少、小核很多的低端、入门级平台来说,“两(大)核有难,六(小)核围观”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复现”。

只不过,这一次问题的原因不再是芯片设计上的缺陷,而是变成了由于高端和低端产品过大的架构差异,以及其对于开发者编程、优化习惯所造成的影响所致。说白了,它更像是一种人为制造的“鸿沟”,一种让旗舰机型运行更快、效率更高,但同时会牺牲低端产品使用体验的把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J2bzjE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