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开滩晒盐被禁217年!只因这一先进技术影响了守旧者的利益

开滩晒盐被禁217年!只因这一先进技术影响了守旧者的利益

文 | 宋世民

从精英角逐的诺奖项目,到柴米油盐品牌变换,创新几乎无处不在,鼓动人们开掘智慧潜能,用新成果去丰富新生活。不过在我们身边,历史上也曾有那么一个时期,蕴含活力的创新意识被宫廷戒律戴上桎梏。譬如,始于莱州沿海的晒盐技术就生不逢时,竟演绎出长达200多年的历史悲剧。

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胶东沿海的先民便创造了海水煮盐的方法。春秋时期,齐桓公用管仲为相,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促使海盐生产形成一定规模。到汉朝时,胶东盐业已十分发达。

资料图 文图无关

盐是生活必需品,盐税一直是历代封建王朝重要的经济支柱,对于海盐生产技术,盐官理应审时度势推陈出新,以利富民强国。然而,在胶东半岛沿海的盐业史料中,除北宋苏轼呈宋哲宗一份《乞罢登莱榷盐状》被入史传承外,在技术领域万马齐喑,千年一辙。

早在明代,现芝罘周围已出现以煮盐谋生的皂户群落,如北皂村,孙家滩村也多以煎盐为业。

康熙四十年(1701),莱州西由终于有盐民异想天开,走出炼狱般的煎盐作坊,到开阔平坦的海滩去接受大自然的恩惠——开辟盐田晒盐。实施这种新方法,节省薪炭,减轻劳苦,提高产量。在苦难中煎熬的盐丁似乎看到一缕明媚的曙光。

在此之前,历代都是煮海为盐,唐乾元年间,将制盐者入籍为亭户,又称灶户。从事生产的人称灶丁或盐丁。煎盐需昼夜不停烟火,长年烟熏火燎使众多盐丁眼睛失明,以至从汉朝开始,常将重犯死囚流放到海边煎盐,许多人不堪折磨,相继逃亡。明万历十一年(1583),山东盐丁逃亡者达3万余人。清雍正年间,为制止盐丁逃亡,实行十家联保,一家犯罪十家连坐,使盐丁欲逃不得,欲死不能。新法晒盐意在结束这样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不料却惹恼了一些拥有煎盐设备的灶户。他们联名状告开滩晒盐者,理由很简单:危及灶户生存。

从单纯谋生角度看,抵制将使部分人失业的创新成果,似乎情有可原,属新旧交替的自然反弹。而此时诞生在莱州的晒盐技术,却深陷灭顶之灾。时任山东盐运使葛斗南无意对灶户抵制行为进行疏导化解,以保护灶户生活为名,挥毫判了晒盐死刑:除已开盐滩外,今后不准任何人开滩晒盐。

盐滩资料图 文图无关

旧时盐官多出身盐商,应该说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并不陌生,但对于改革祖传产业,无心体察差异,更无进取理念。朝中其他官僚科技知识也是相对浅薄。尽管康熙大帝本人对自然科学怀有兴趣,宫廷却未制定出一项在全社会推动科技发展的政策。在执掌实权的官员眼里,仍视科技知识为“形而下”,把发明创造称为“奇技淫巧”,置身这样一种轻视和蔑视科技的氛围中,民间凤毛麟角的创新成果自然被嗤之以鼻。

300年前的清廷盐官葛斗南,囿于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迂腐风气,更握权势一言九鼎,其恶果格外深重久远,使一曲终止煎盐的别旧挽歌悲叹迁延217年。直到1918年,开滩晒盐才在胶东沿海完全取代原始的煎熬生产方式。

海盐生产的曲折经历告诫我们,一项影响社会的创新举措,往往会给原有既得利益者带来暂时的痛苦与磨难,但是从本质上讲,创新是人们内心的共同渴望,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于创新精神与成果,是鼓励推广,还是漠视、限制,往往关系着一个社会、一个地方乃至一个行业的兴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K2Ybpd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