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随笔||记忆中的春联

随笔||记忆中的春联

随笔||记忆中的春联

文/鞠学红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现在的春联多是印刷机印的,而五十多年前,我小的时候,农村老家的春联可都是手写的。进入腊月二十五,生产队就开始组织写春联了。

那时,俺村的文化人不多,能写毛笔字的更是凤毛麟角。我清楚地记得,生产队会计刘金贵大叔算是我们村既有文化又会写毛笔字的人。我们队每家每户的春联都是金贵大叔写的。

写春联的地点就在生产队的场院屋子。到了写春联的日子,在生产队当保管员的我家二叔就和金贵大叔开始忙活了。二叔把那张放在窗户根底下,被烟火熏得乌黑的会计办公桌仔细擦干净,搬到场院屋子里的炕前边。这张桌子便成了写春联的专用桌。

写春联那几天,二叔会带我到场院屋子给金贵大叔帮忙,把每家每户送来的大红春联纸,用水果刀裁好、标记好。金贵大叔先要把墨汁烫好摇匀,倒进一个碗里,墨汁冒着袅袅热气。写字的时候,我给他压着纸。金贵大叔每写完一副,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它平移到屋子空地上,等墨迹晾干后,我再和二叔把春联收起来。

金贵大叔写春联没有现成的文本,都是根据每家每户的生活光景,边写边想词,现想词现写。大门和屋门上的春联常常借用诗词里的句子,诸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等。有时,根据主人要求,也选用一些传统的春联,诸如:“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年年迎春春常在,岁岁祝福福满门”等等。横批一般是“幸福家庭”“喜气盈门”“阖家欢乐”“吉星高照”等等。春条也是多种多样:大门口正对面墙上或树上贴“出门见喜”,贴在炕头上的是“身体健康”,贴在箱子柜子上的是“衣服满箱”“黄金万两”,贴在粮囤上的是“五谷丰登”……见得多了,我也就跟着识了很多字,记住了许多词儿,有时我也会抢着说词,刘大叔跟着笔走龙蛇。

另外,要用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的红纸写很多“福”字和“酉”字。“酉”字用草书写成,其笔画是上面一短横,横的下面中央起笔,连续两次撇折,下方一折的末端笔锋向上轻挑,最后在中间折的两侧各点一点,“酉”字就写好了。我曾问金贵大叔“酉”字的含义,他说“酉”与“有”通假,就是富贵富足的意思。说得我似懂非懂。

我二叔不识字,当然也不懂什么是“通假”。但二叔说“酉”字能辟邪,他讲的关于“酉”字的传说,令我记忆尤深: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里,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红眼绿指甲,满身黄毛,十分吓人。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年”就下山祸害人,专门吃五岁以下的小男孩。但“年”非常惧怕他的父亲“酉”,只要“酉”在“年”的身旁,“年”就不敢胡作非为。后来,人们就用红纸写出无数个“酉”字,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贴在大门外两侧的墙上,贴在家里的盆盆罐罐上,“年”就不敢进村了……

现在想来,家家户户贴那么多的“福”字与“酉”字,不正是寄托着人们对富贵和丰衣足食的期盼,对平安和幸福吉祥的向往吗?

在我们老家,贴春联的时间也有讲究,要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中午十二点前将春联贴好。于是,每年的除夕中午十二点后,走在村子的大街小巷里,家家户户大门上的大红春联令人目不暇接,门楣上五颜六色的“过门钱”迎风招展,唰唰作响——新的一年就要到了……

作者简介:鞠学红,男,教师,教授。作品散见于《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红十字》《学习强国》《教师报》《天津散文·微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国际诗歌网》《长江文学网》《中国乡村》《齐鲁文学》《牡丹晚报》《潍坊晚报》《潍坊广播电视报》《胶东散文微刊》《潍坊日报·今日潍城》《乡村》等报刊和网络平台。

壹点号 学红随笔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LdkWq6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