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为什么小时候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幸福?

为什么小时候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幸福?

不是缺爱者很难幸福,而是缺爱者会亲手赶走幸福。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 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所伤”。

《人间失格》里这句话,准确描述出了缺爱者面对幸福时的窘境。

之所以造成这种处境,是因为小时候缺爱的孩子,普遍缺乏两种能力:

1、创造幸福的能力

2、感知幸福的能力

前者,是客观能力。

往往体现在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应对生活挫折,关系到你的情商和逆商;

而后者,是主观能力,

往往体现在你内在世界是否动荡、感知力能否客观、关系到你的自爱和自尊,以及应对事件时的认知出发角度。

缺乏这两种能力的人,在情感关系中,总会呈现几种特质:

1、面对幸福,反复试探,直至亲手推开

缺爱者面对幸福时,根本做不到坦然接受。

面对幸福时,缺爱者呈现的状态从不是接受和享有,而是想方设法去佐证、去破坏、去反复试探,去触碰底线。

原因很简单:在缺爱者的潜意识中,会认定眼前的美好是虚无的,是不堪一击的,是不属于自己的。

从小缺爱的经验导致其个人认知度低,即认为自己与美好事物不相匹配,不配得到幸福,也不会轻易得到幸福。

除非付出极大代价,经历极大痛苦,才有可能获得好的结果——所以缺爱者往往爱作,敏感,容易悲观。

看似无意,实则是以情感的痛苦,来换取自己精神上的心安。

当一个人的潜意识中,对一样东西持有怀疑态度时,就会不断自证,不停试探,直到印证自己的猜想正确。

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聪明,而想尽早识破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与其空喜一场,不如不抱希望。

2、对“爱”的要求更高,更苛刻,容易用自己的短处去对比他人的长处

一个人长时间缺乏什么,就容易在此方面产生过剩的虚荣心。

这种虚荣心是他的最后底气,以此来找平与他人的差距,而不觉得自己是格格不入的,是差于别人的。

所以,缺爱者的”幸福“,往往不关乎客观处境,而是他与别人对比之后,能否产生心理满足的结果。

换言之,缺爱者对身处环境的评判往往是不公平的,他不在乎他人外在展现的片面性,不关注自身条件导致的必然性。

在不计前提的情况下,比较自身处境与他人处境的差距,再用最终得出的负面结果,来强化自己不幸的“事实“。

简单来说,很多时候不是缺爱者不幸福,而是他自认为不幸福,以这种自怨自艾,来依从自己情感的惯性。

3、对正面情绪的感知力低,情感空洞难以填补

缺爱者之所以总是自以为不幸,很大程度上不是得到的不够,而是对爱的索求太多,情感的空洞太深。

跟节食者容易暴食一样,缺爱者也会在情感上寻求过度补偿,普通的日常小事,很难满足让缺爱者对“幸福”的高度幻想,主观认知导致缺爱者的阈值太高,满足感弱。

同样的境遇,普通人会从中提炼出对自己有利的情绪价值,以此获得满足——但这对于缺爱者来说,远远不够,他也能从中提炼出情绪价值,但绝对达不到感觉自己身处幸福,从而知足的程度。

即幸福来了,就拼命试探、胡乱猜疑;

幸福走了,也很难理性对待,往往因此更加偏执。

4、不会合理处理亲密关系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是0~6岁。

这一阶段,很大程度影响了小孩长大后对亲密关系的态度,以及对自我认知的角度。

如果没得到充足的关注和照顾, 需求得不到及时回应,小孩的情感系统就很难建立。

为了适应这种生存条件,小孩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压抑情绪,无欲无求,时间久了,会形成“回避型依恋”的人格类型;

要么死缠烂打,过度索取,将自身价值完全绑定在外界条件和对待之上,认为不被爱就是失败,时间久了,会形成“焦虑型依恋”的人格类型。

以上两种极端情况,都指向了一个事实:

缺爱者无法建立起成熟健康的情感模式,所以成年后,无法掌握正确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往往也缺乏理性正确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如果你跟缺爱者有过长期深入相处,你会发现一个规律:

缺爱者的“不幸福”,往往不是巧合,不是不幸,而是一个人情感缺陷带来的必然结果。

但好消息是:童年时期的缺爱,并不能完全断定一个人的未来走向。

当你意识不到时,才容易被本能的恐惧挟持;

当只要你意识到,自己正处在非健康的情感模式中,往往就是改变的开始。



作者: 深刻如此,二级心理咨询师;EFT受训伴侣治疗师;亲密关系书籍《认识爱,重建亲密关系》作者(书籍曾获当当网两性关系新书热卖榜第1名),马歇尔博士书籍《非暴力沟通·两性篇》《非暴力沟通·情绪篇》译者/校译者;有问题可以私信咨询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Y2x5WO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