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老百姓再抛亿元收购,门诊统筹会是机遇吗

老百姓再抛亿元收购,门诊统筹会是机遇吗

老百姓(603883.SH)正加速跑马圈地。

日前,老百姓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百姓缘与交易对手方梁修军、程彬、何明贝、燕洪伟、燕传军以及为百姓共同签署《股权收购协议》。百姓缘购买为百姓重组后的新公司80%股权,收购价格1.24亿元。为百姓是安徽省安庆市区域头部连锁,其包括129家门店在内的全部业务和相关资产注入新公司。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除老白姓外,不少头部连锁药房对外宣告了2023年的扩张计划。高调扩张背后,是政策端加速推动处方外流,零售药房能够分食的市场越来越大。

↑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

医药行业屡现亿元收购

头部连锁相继宣布门店破万

老百姓在公告中披露了近一年的收购事项,涉及9个标的,包括5家医药连锁公司股权、67家门店,交易总价3.13亿元。

回顾2022年,零售药店行业不乏上亿元的收购。2022年3月,健之佳(605266.SH)称以20.74亿元收购河北唐人医药100%股权,成为中国药店史上最大金额并购案;同月,老百姓宣布以16.37亿元收购湖南怀仁大健康71.96%股权;4月,益丰药房(603939.SH)拟作价2.04亿元购买湖南九芝堂51%的股权。

并购之外,头部连锁企业的打法还有自建与加盟。一个现象是,药店正变得越来越多。2022年前三季度,老百姓、大参林(603233.SH)、益丰药房、一心堂(002727.SZ)新增药房数量分别为2214家、1385家、1972家、885家。2022年6月26日,老百姓第一万家门店开业,此后,国药控股(01099.HK)、九州通(600998.SH)、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相继宣布旗下门店过万。零售连锁药店步入“万店时代”。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药店总数为58.97万家,同比增加6.4%,这一数字在2017年为45.4万,2017年之后,药店数量每年同比增幅均保持在5%以上。

药店数量之所以增加,在于其能够从医院分羹的市场越来越大。

长期以来,医院掌握着药品销售的话语权,曾经公立医院可以将药品加价15%后向群众提供,使得医院通过拉高药品利润增加营收。

新华社2019年曾报道,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这一以药养医痼疾,曾饱受群众诟病,是新医改的重头戏。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在我国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而“医药分开”正是成为近年来的改革重点,而其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处方外流。

早在2007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就规定,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儿科处方外,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药。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医药分开作为医改的关键。此后,带量采购、线上处方、双通道、DTP药店等政策密集出台,加速处方外流。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公立医院作为中国第一大药品销售终端市场,占比由2017年的68%下降至2021年63.5%,下降了4.5%;零售药店作为第二大药品销售终端市场,占比由2017年的22.6%上升至26.9%,提升了4.3%。

格局改变:

为承接慢性病处方外流打开想象空间

门诊统筹的改革,则会进一步影响零售药店的格局。

今年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鼓励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参保人员凭定点医药机构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发生的费用,可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

什么是门诊统筹?门诊统筹是医疗保险待遇的一种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将门诊费用纳入报销,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负担门诊费用。

门诊统筹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对于早前政策的一次补充。2021年4月份,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单位医保缴费的30%不再计入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全部被计入医保统筹基金。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当前四川、广西、山东、湖北、黑龙江、陕西等地陆续响应该政策。

来自山东的朴先生即将年满60岁从单位退休,他告诉红星资本局,自己今年的医保个人账户相比去年每月少了105元,询问后得知,对于45岁以上职工,单位按基数缴纳医保的比例从1.5%降至0.75%,其余一半全部划入统筹基金,而到2024年单位缴纳医保部分将悉数归为统筹基金。

风险共担是设计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制度的天平应向大病、高医疗费患者倾斜。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副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杨帆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指出,“此前个人账户缺乏互助共济、风险共担功能,导致部分健康人群个人账户大量结余,部分患病人群个人账户不足支付,保障不足和资源闲置并存,降低了制度保障效率。而门诊共济让大部分地区实现普通门诊报销从无到有的转变,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一定程度缓解‘住院难问题,把优质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病人。”

根据《通知》内容,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之一即是“加强处方流转管理”,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这预示着处方外流渠道将更加畅通。

杨帆告诉红星资本局,“职工医保建立20多年来,我国疾病谱已发生巨大变化,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全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比超过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治疗慢性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门诊早诊早治。另外,之前群众需要住院才能享受的诊疗服务,已越来越多地转变为门诊项目。门诊服务量快速增长。2001年到2021年,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数从19.5亿次增至80.4亿次,增长了312%。”

《通知》则明确,定点医疗机构可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零售药店凭借其便利与高效,在承接慢性病处方外流上打开想象空间。

头部连锁受益:

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纳入门诊统筹,或意味着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一次升级,支付方从个人账户增加到统筹基金。这场升级中,龙头药店或是最大的受益者。

某头部上市连锁药店内部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医保统筹基金的监管要比个账更加严格,相比头部,小型连锁在合规性上更受制约。”开源证券也在研报中提到,零售药房龙头在渠道、议价能力、品种配置等方面具备优势,更能抢占处方外流资源,中小药房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当下,头部连锁正积极推进门诊统筹。上述人士对红星资本局表示,“纳入门诊统筹,理论上来说会为零售药店带来业务增量。现阶段公司有三四百家门店纳入门诊统筹,预计全部门店都可以获得门诊统筹资格。”健之佳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冀辽地区已有60多家门店获得了门诊统筹资格。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中国药店的连锁率从2011年的34.7%提升至2021年的57.2%。但根据中信证券研报,2020年中国前十大连锁药店的市占率仅有27%。由此可见,留给头部连锁的蛋糕还很大,行业也正在涌现新一轮扩张潮。

1月18日,大参林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30.25亿元,其中有16.38亿元将用于医药连锁门店建设项目,计划在广东、广西、河南、黑龙江、江苏、陕西、重庆等地区选址投资开设3600家医药连锁门店;一心堂对外透露,公司2022年全年开店计划净增长800家,2023年门店数量增长会高于2022年。

但高调扩张之外也有隐忧。四大民营连锁药店龙头的负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22年三季度,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益丰药房的资产负债比分别为66.21%、63.6%、52.24%、54.94%。商誉方面,四家企业2022年上半年的数据分别是28.18亿元、22.12亿元、14.53亿元、39.92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胡安墉

编辑 杨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dLnGEX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