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 浙江教研七十年 ”系列活动:浙江教研系统教育评价改革四十年

“ 浙江教研七十年 ”系列活动:浙江教研系统教育评价改革四十年

【来源:浙江教研网_教研动态】

今年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从事评价研究活动40年。

在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研讨培训会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纪念活动。何东涛主任顺着省教研室评价工作的发展脉络,回顾了“浙江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四十年”的轨迹与成果,共同纪念前一辈评价人的努力,勉励后来者的奋力赶追。

浙江在教研工作中开拓教育评价研究领域是全国首创。省教研室评价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相对的聚焦与突破。

第一阶段:高中会考制度的初创与发展

1983年,国家教委提出“试行初中、高中毕业会考”的计划。时任浙江省教委领导要求省教研室研究落实这项工作,这是省教研室评价研究的开端。1988年的全国高校招生会议上,时任国家教委何东昌主任宣布浙江省正式成为全国高中会考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试点省。浙江着手建立起全国最早的省级高中会考制度,制订《高中会考标准》,并向全国推广“浙江高中会考模式”,拉开了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帷幕。

浙江高中会考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标准化考试唯一的创新一等奖,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年,受国家教委委派,浙江省教研室出席联合国科教文第22届IAEA国际会议,并作了《中国高中会考制度的建立与探索》的大会发言,全面介绍了我国高中会考改革的兴起、意义及其理论和实践发展,受到各国代表的关注和赞赏。

2013年,省教育厅决定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职能移交到省教育考试院。回顾从1983年到2013年这三十年评价改革的历程,省教育厅带领省教研室大胆实践、积极进取,向全国提供了“浙江方案”,彰显了浙江教育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和省教研室“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作风。

第二阶段:建立系统提高初中命题质量的工作机制

世纪之交,教育部推出与新课程实施相配套的“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省教研室将评价研究聚焦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与综合素质评价。

2005年,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省教研室研制了政策框架,力求做到“两头减少、一个降低、一项挂钩”,采取部分学生“保送”优质高中和“直升”职业高中的方式,减少统一中考的学生数;努力提高中考试卷命题质量,将难度系数控制在0.7-0.75。研制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制定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硬挂钩,作为高中录取的前置条件、必要条件。后来又借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制定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建立全省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网上操作系统,逐步迭代完善了评价程序,简化了过程记录。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阶段的教育意义凸显,必须提高中考及初中阶段的命题质量,积极引导初中教学实践。省教研室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经过20年的探索,逐步建立起系统提高中考以及初中阶段考试命题质量的工作机制,包括中考试卷质量评价、命题实践研修、命题分析技术迭代等。

第三阶段:全面探索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2013年,浙江省成为全国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先行省。此后十年,我省围绕这一重点工作展开深入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本著作与一本蓝皮书是我省教育评价研究团队智慧与努力的最好佐证。

十年来,浙江共开展了7次省级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依据监测的理论与技术,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实践探索:一是研制省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二是聚焦教育质量管理机制,促进监测结果的科学运用;三是借鉴质量监测技术,推进县域、学校和学生综合评价工作的实践;四是以省级评价改革试点区等为基地,培育实践典型,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评价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何主任在结束语中提到:今天总结浙江教研系统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四十年,是为了传承全省教研战线的领导、同行、广大校长教师们的共同理想,追随他们的奋斗足迹。志存高远,甘于奉献,是浙江评价改革的精神体现。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是浙江教研发展的持续力量。浙江教研人将赓续精神、继续前行,努力为建设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贡献浙江教研智慧!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j21GBp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