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散文|愧疚

散文|愧疚

(网络图片)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唱着,唱着,泪水已模糊了双眼。

时光清浅,岁月悠悠。光阴的悄然流逝,带走了一代人的芳华,在妈妈曾经容光焕发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时光的印痕。那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皱纹,记录着妈妈人生岁月的每个春夏秋冬,人生旅途的每份酸甜苦辣,人生历程的每段悲欢离合。

这次,和妈妈的相逢,是多么的特殊且倍感痛心。见到妈妈时,她游离在“半梦半醒”之间,时而清醒,偶又糊涂,记忆已越来越模糊不清了。妈妈今年已八十有二,她背已驼了,眼已花了,发已白了,腿巳软了,曾经的意气风发已荡然无存。回望妈妈年迈的身影,凝视妈妈老去的容颜,回眸妈妈当下的窘境,我不禁潸然泪下。

前些天,出门在外的我突然接到哥哥的电话,他语气急促而凝重,说妈妈总想见我,且有要事告知。尽管妈妈的思维有时清晰,有时混乱,但想见我是千真万确,不容置疑的。我匆匆处理完业务,星夜兼程驱车数百公里赶回家。

当我迈进家门,看见躺在床上的妈妈,她微闭双眼,嘴里不停唠叨着,询问哥哥我什么时候到家。当听到我叫“妈妈”时,她精神为之一振,猛然睁开眼睛,费用地支撑上身坐了起来。

妈妈缓缓伸手进衣袋,拿出一串钥匙,找到其中一把交到我手上,对我说:“这是衣柜钥匙,在衣柜中间的抽屉里,有个黑色的布袋,你去把它拿来。”

(网络图片)

我按照妈妈的吩咐,打开衣柜拿出抽屉里的布袋,交到她手上。妈妈小心翼翼地拿着布袋,将布袋平放在桌面上,她缓缓地解开第一层布,紧接着轻轻地解开第二层布,再接着慢慢地解开第三层布。从妈妈严严实实外包三层布和解开布袋的神态来看,确信这布袋的神秘和珍贵,以及在她心中的分量。

随着妈妈神态的变化,当她轻轻解开第三层布时,呈现在我和哥哥眼前的是一叠叠摆放有序的人民币。眼前这幕,让我非常吃惊,也颇感意外,且疑虑重重,脑际间不停地追问,妈妈哪来这么多现金?妈妈指着那些钱说:“这是你爸爸去世后,近三年你们给我的零用钱,我用不完的,就把它存起,你们数数有多少钱?”

妈妈的娓娓道来,让我恍然大悟,也勾起了我对父亲的回忆。那是2019年的寒冬腊月,一场意外疾病剥夺了父亲的生命,让父亲的人生定格在81岁。父亲的去世,给妈妈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因妈妈悲伤过度,导致记忆力急速衰退。自那以后,妈妈就不再保管存折和银行卡了。

眼前,这神秘而珍贵的黑布袋,以及妈妈的悉心吩咐,把我的思绪又带回了现实。我和哥哥接过妈妈手里的袋子,放在桌面上,我们一张一张的整理,一叠一叠的清点,共计人民币16500元。

看着妈妈省吃俭用存下的私房钱,我好奇地问:“妈妈,我们给您的钱怎么没用?”妈妈回答说:“我用不了这么多钱,也吃不了那么多食物,钱对我已不重要了,我只想常常听到你们的声音,看到你们的身影,有这些就足够了。”妈妈的话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又似乎戳中了我的软肋,让我深感愧疚。原来,妈妈需要的,是问候,是陪伴,而非物质和金钱。

(网络图片)

妈妈的私房钱,是“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的情感再现。看着那一张张醒目的百元钞票,我内心五味杂陈,思绪万千。妈妈小心翼翼打开袋子的那幕,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戳中了我的泪腺。此时,我不能自拔,任由情感宣泄,泪水又模糊了双眼。

妈妈的私房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情感寄托。那一叠叠红色的百元纸币,仿佛轻声细语倾诉着妈妈省吃俭用的生活点滴,寄托着妈妈“爱子心无尽”的款款深情,承载着妈妈勤劳节俭的人格魅力。

那时,特别是父亲去世后,我总以为给妈妈足够好的物质享受,给妈妈足够多的零花钱,她就会开心,她就会幸福,她就会忘记对父亲的思念。以致我每次给妈妈钱时,她总是说:“不要,我有钱用。”而我却总是硬塞给她,以为给她钱,就能弥补自己心里的缺憾,就以为是冠冕堂皇的孝顺。

其实不然,物质和金钱对妈妈来说,已是身外之物,已不是生活的唯一。纵然我给她丰盛的物质,给她足多的零花钱,她依然不会乱花,依然不会追求享受,而依然会选择节俭,此乃为人父母的共性。因为她真正需要的,巳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慰籍,是子女的那声问候,那份陪伴。

(网络图片)

曾几何时,我们常常以事业忙为借口,总以父母未老为托词,总拿物质和金线充当孝顺的替身,却殊不知,父母的匆匆离去,给我们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孝而亲不待”的千古绝唱。

问候,是子女对父母的真情告白。陪伴,是子女对父母的真情流露。愿往后,我读懂母亲的心,给母亲多一声问候,多一份陪伴。

看着渐渐老去的母亲,一丝伤感涌上心头,一抹愧疚油然而生,一份触动泪留满面……

————————————————————

作者简介:笔名:整装代发;微信名:杰杰;姓名:宋代发。曾在重庆市税务系统任职,现为商人,自媒体撰稿人,先后在报刊、杂志、百度、微信等媒介发表《一粒种子的重生》、《那山的腊梅花》、《暖心的善举》、《细读傅雷家书》、《洱海边的老屋》、《趟过时光的记忆》等散文100余篇。

图片摄影:来源网络

壹点号 整装代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l0AVDML.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