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山色空蒙说西子,遥想西施魂归何处

山色空蒙说西子,遥想西施魂归何处

□于永军

大概与现代市长为当地代言相似,一千多年前,苏轼知杭州,除了发动百姓浚湖筑堤,为西湖平添了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六桥烟柳、曲荷风池等新景之外,还以“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林语堂语)的才气,为西湖做出了特殊贡献,即用《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为西湖量身定制了一张美丽名片——“西子湖”,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来之笔,不知诱惑了多少游客慕名而至,或泛舟湖上觅寻西子的倩影,或于山色空蒙中感悟诗的意境。

去年的梅雨时节,我在西湖景区内一座疗养院小住。为体验“晴湖不如雨湖”的感觉,专门撑伞站在烟雨蒙蒙的西子湖畔,望着远处空蒙奇幻的山色,看着近处宛如笼在薄薄白纱之中的湖光,那款款而动的各色花伞下,那缓缓荡漾的点点小舟上,那轻歌曼舞的画舫里,那有如纱丽般的烟波中,仿佛都迭化着西施的影子。感觉此时的西湖就是西施的化身,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非西湖之美配不上西子,唯西子之美方能与西湖融为一体。

西施谓之西子,自孟老始。《孟子·离娄》云:“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但把西湖比作西子,则是苏轼的杰作。也就是说,从西湖的史料和传说中,并没有发现西施的踪迹。西子湖,只是苏轼当年的假托。

西子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出身贫寒,居于西村,故又名西施。她天生丽质,貌若天仙。一日,范蠡在河边发现了浣纱的西施,惊为天人,遂推荐给越王勾践。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为瓦解吴国势力,使用范蠡所献美人计,将西施和郑旦两位绝世佳人献给吴王夫差。

《吴越春秋》如是记说:“越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谷,教以容步,三年学成而献于吴。”

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咏苎萝山》,亦印证此说:“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这表明,当年越国用西子施美人计以惑吴王当是事实。

西施献吴后,贪色的吴王夫差一下子视吴宫粉黛无颜色,专宠西施,不仅为她在苏州建造游玩的春宵宫,还建造了演出歌舞以及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听说西施善于跳“响屐舞”,又专门为之筑“响屐廊”,分列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在上面起舞,裙系小铃,跳起舞来铃声及大缸的回响声交错。于是,沉湎在温柔乡里的夫差,日渐消磨了斗志,放松了警惕,最终吴国为勾践所灭。

北宋诗人、政治家王禹偁有首《响屐廊》,说的就是夫差在歌舞升平中忘忧拒谏的教训:“廊坏空留响屐名,为因西施绕廊行。可怜五相终死谏,谁记当时曳屐声。”

明末清初文学家毛先舒的“别有深恩酬不得,向君歌舞背君啼”、清代诗人越翼的“恩受吴宫功在越,可怜啼笑两俱难”,则分别描写了西施当时迷惑夫差的矛盾心理:原本只是苎萝村的一个穷女子,进入吴宫,一面享受着吴王的百般厚宠,一面却眼看着吴国日渐政亡,血肉之躯,百结柔肠,于心何忍?然而,沉积于内心的苦楚与熬煎,谁人堪与诉衷肠?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了吴国,夫差挥剑自刎。为越国立下奇功的西施花落谁家?古籍《墨子》中《亲士》一篇写道:“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这是西施之名最早见诸于记载。意思是说,越灭吴之后,西施被沉入了江中。

后来,唐人李商隐的“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的“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均延伸了墨子的说法。

对西施的归宿,还有另一说。如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说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指言西施随范蠡归隐,不知所终。

唐代杜牧有首《杜秋娘诗》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这个“鸱夷”,说的是范蠡的别号。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范蠡功成后,“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史记只记范蠡,不涉西施。于是,热心的诗家便将他们撮合在了一起,似乎美人必归名流。

但宋代《锦绣花万谷》引《吴越春秋》却写得很明白:“越王用范蠡计献之吴王,其后灭吴,蠡复取西施,乘扁舟泛五湖而不返。”

明代中叶学者、诗人胡应麟在不间断搜讨古书、文物的过程中,写了《少室山房笔丛》,对宋代的这个说法又进行了“丰厚加工”,演绎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吴亡后范蠡带西施隐居的传奇情节。

明代昆山隐士、戏剧家梁辰鱼写的脚本《浣纱记》,是流传至今的关于西施归宿的最完全版本,也是昆腔初期奠基作之一。该剧开篇便是范蠡游春在溪边遇浣纱女西施,一见钟情。结尾说两人躲祸远遁,最后通过范蠡之口说出根苗:“我实宵殿金童,卿乃天宫玉女,双遭微谴,两谪人世。故不才为奴石室,本是夙缘:芳卿作妾吴宫,实由尘劫。今续百世已经断之契,要结三生未了之姻,始豁失路,方归正道。”

这出戏迎合世人的愿望,让范蠡与西施化作神仙眷属,归隐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却并没有改变西施归宿扑朔迷离的事实。

千古西子,魂兮何处?沉醉在西湖雨景中,物我两忘,绵绵思绪信马由缰:假如时空可以穿越,我愿意到吴都城破那一刻,为西施和范蠡备一叶扁舟,助他们悄然出姑苏,躲开那“可与履危,不可与安”的勾践,从此过上泛舟江湖的幸福生活;抑或,希望抢在西施归越的前夜,亲自为他们驾一只乌蓬船,通过隐秘水道,摇啊摇,一摇摇到西泠桥,就留在这西子湖畔,永远伴着慕名而来的人们。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oeOznO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