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首届仁春堂杯散文入围作品▏朱雪霞▏家乡的年从蒸“年馍”开始

首届仁春堂杯散文入围作品▏朱雪霞▏家乡的年从蒸“年馍”开始

刊头题字:尹祥君 葵邱书院书画顾问(著名书法家)

图/网络

家乡的年从蒸“年馍”开始

文/朱雪霞

我的家乡在鲁西南。在我幼小的记忆里,喝了腊八粥,放了寒假,就又到了蒸“年馍”的日子。早的人家从腊月十七、八开始,晚的人家到二十四、五。在这里,春节就是从蒸馍开始的,它在人们的心目中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人们通常提前一天做蒸年馍的准备工作。先把自制的酵母加上一些水和面粉混合在一块,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酵母的威力发放出来了,那些混合物变得很膨松,就再往里加一些面粉,如此几次,等到最后,几乎能发满满的一盆了,就等第二天和面蒸馍用了。在这一天还要把豇豆挑选一遍,准备蒸豆沙馒头用,我们俗称“豆馅馒头”。还要把蒸包子用的胡萝卜洗净、擦成细丝。

第二天,做父母的通常四点多就起床了,他们是和面、蒸馍的主力军。做父亲的在平常是不参与和面、蒸馍这些事情的,这次却成了主角,可见人们对蒸“年馍”的重视。要和满满的一大盆或者两盆面是不容易的,力气小的妇女搬不动面块,和发面的活儿就落在了男人们身上。这时候他们一般会悉心地听从妻子的指导和安排。和好的面要放在温暖的地方,以便他们快速发酵。有的放在暖和的被窝里,有的放在准备好的麦秸里,还要放上一个暖水壶。然后再去煮豆馅。有经验的人煮的豆馅不硬不稀,很容易包进馒头里。技术不佳者煮的豆馅有可能很硬,吃起来口感不好,也有可能很稀,给包豆馅馍的人带来很大的麻烦。

主人草草地吃过早饭,这时提前打好招呼、请来帮忙的大娘、婶子、嫂子们就陆陆续续的来了,多则八九人,少则三四人。主人看面发好了,就招呼大家开始蒸馍。

蒸馍时,先往面板上撒一些面粉,再用一个擀面杖把面块反复碾压,直到面粉完全融进面块里,面块变得柔软、光滑。这样蒸出来的馍才会劲道,有味。蒸馍是有先后顺序的。先蒸大馒头,枣花和花糕。所谓的大馒头,就是在面团里放三、四个枣,比平常的馒头大上三分之一的样子。枣花就是把一个比较小的面团揉捏几下,用筷子夹成各种形状,再在上面放上一至三个鲜红的小枣。蒸花糕时,先用擀面杖擀出一个圆形的底片,再在上面摆放样式相同,排列有规律的枣花。大馒头、枣花、花糕这三样是大年初一摆供用的,所以大家做这些供品时都非常的谨慎。一般来说上供要用三个枣的枣花。这些揉捏好的馒头、枣花,花糕要放在铺好的床上,床上的床单、被罩一般都是崭新的、没用过的。有的在下面放了电热毯,有的在旁边放了暖水壶,以确保温度,让做好的馍发暄腾。

接下来就是包豆馅馒头了。那些热腾腾的豆馅儿端上来了,有的人家的豆馅里还加了枣儿,看着就叫人直流口水。主人恳请帮忙的人先尝一尝,有人尝了两口,就啧啧赞叹“煮的真好吃”,主人就绽出满脸的笑意。大家就在说笑中蒸起了豆馅馒头。蒸豆馅馒头是既要有耐心还要有技术。不能用擀面杖擀面皮,而是把面团撕扯成一个面片,再把豆馅放进去,最后把面片合拢成一个口袋的形状,再把“口袋边”捏完整。技术娴熟的人做的豆馅馍馅儿多、饱满,反之放的豆馅少,速度也慢。包豆馅馍虽是一个费时费工的活儿,但是大家没有那么谨小慎微了。豆馅馒头包好了,也就到了午饭时候。主人会先蒸上一锅豆馅馒头让大家吃。馒头临出锅时,主人便对着灶君的像叨念:灶君爷姓张,蒸得馒头又白又光,灶君奶奶姓李,蒸的馒头又光又起。馒头出锅的那一瞬间,是最让人紧张的,心快提到了嗓子眼儿。馒头出锅时,懂行的人先把锅帽拿起来再放下,如此三次。最终,白亮松软的馒头闪亮登场了,主人悬着的心才放下了。先拿出几个盛在碗里,把碗放在神像前:先请神仙享用。然后众人才开始吃,大家边吃边评论“这豆馅儿真甜。”“这面不软不硬正好。”“这馒头蒸的好着呢。”主人在一边陪着笑,并让大家多吃些。

在主人看来, 馒头蒸得好,预示着来年的运气好、生活顺利发达;如果蒸得不好,则预示着来年的运气差、诸事不顺。

发面用完了,不说“没面了”而说“盆满了”。

包包子在我们这儿叫包菜馍,有韭菜馅儿的、胡萝卜馅儿的,也有白萝卜馅儿的,有的还在里面加了豆腐和粉条。主人尽可能把包子馅儿调得味香味浓,就好像来年的生活有滋有味。大家包完了包子,再吃上一两个,走时主人还让捎上几个带回家,让家人也尝尝。

帮忙的散去了,主人把馒头或菜馍一锅一锅的烧熟,要忙到晚上七、八点。繁忙劳碌的一天过去了,她们虽然累得腰酸背疼,但是春节的一项大工程结束了,心里也就安稳了许多。

我从小就跟着父母蒸年馍,是父母的得力助手,深谙其中的程序和风俗。我成了家,也做了母亲。每年春节,我也带领孩子们蒸“年馍”,只是不再寻求其他人帮忙了。孩子们把蒸馍当成了手工课,兴趣极高,特别是做枣花,随心所欲,样式不拘一格。每当枣花蒸熟出锅的那一刻,他们都会睁大眼睛,带着兴奋寻找自己做的的那些枣花。做枣花时,我不会像老一辈人那样,对孩子有太多的束缚和要求。我相信她们跟着做,就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

现在超市里什么“年馍”都有:大馍、枣花、花糕、花山……但我还是愿意自己蒸,大家其乐融融,紧张而又快乐地一块蒸馍的日子一年就这么一天吧!

【作者简介】:朱雪霞,一级教师。作品曾在《牡丹教育》,《菏泽教育》,学习强国平台,《互动软件(现代化教育)》上发表。

葵邱书院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新老朋友投稿葵邱书院!

壹点号葵邱书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pe3vzl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