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点赞德州丨奔向心中的“终点线” 德州视障运动员在奔跑中成为别人的“光”

点赞德州丨奔向心中的“终点线” 德州视障运动员在奔跑中成为别人的“光”

编者按:德州,鲁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黄河与大运河在这里“牵手”,京津冀、环渤海等四大经济区在这里交汇。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先祖大禹,到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晏婴;从汉代大儒董仲舒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众多先贤在这里留下足迹,也将“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城市精神注入了德州人的灵魂。在德州,有很多人始终用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扶危济困、自强不息的善心义举,给这座城市带来最长情的抚慰与心安。2月10日起,大众网德州频道改版推出《点赞德州》栏目,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将深入德州的大街小巷,去发现、记录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小城大爱,展现这座“大德之州”的魅力与风采。









00:00


播放


暂停

下一个

00:00/00:00

0.5x
1.0x
1.25x
1.5x
2x

倍速

自动播放 

小窗口播放


全屏


退出全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高志玟 通讯员 刘影 德州报道

她无法看清前方的终点线,却总能第一个冲过去,就像她这三十七年,虽然严重的视力障碍让她无法像平常人一样“眼里有光”,但她已经变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光”。

她叫王玉芹,是一名视障残疾人,左眼视力0.02、右眼视力0.06,如果你站在她面前,她只能勉强看出你身体的轮廓。

现在,她是德州禹城市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平凡且普通。但如果将时间线向前推到2015年,你会看到在世锦赛跑道上挥洒汗水的她,她在4×100米项目中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巴西队获得冠军,为队友争夺到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回到2010年,你还会看到站在亚运会短跑项目200米和400米的最高领奖台上,第一次为国争光而热泪盈眶的她。

20年的体育生涯中,她共参加过5次省运会、3次全国锦标赛、3次全运会、1次亚运会、1次世锦赛,共获得23枚金牌、7枚银牌、9枚铜牌,共39枚奖牌。

因为热爱,所以义无反顾地选择奔跑

“眼疾是先天性的,从记事起视力就不断下滑,上小学时坐第一排还能勉强看见黑板上的字,十多岁的时候就彻底看不清了,然后就去了盲校。”

1986年9月15日,王玉芹出生在禹城市辛店镇王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不久,父母发现她的眼睛不会随着物体转动,经医院诊断,她患有先天性小眼球,长大后不仅眼球和常人不一样,而且还会视物受限。辗转多家医院,试过各种治疗方法,小玉芹的视力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日渐下滑。

但她还是上了小学,被老师安排到了最前排,即便视力有障碍,她依旧刻苦学习,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直到有一天,她的视力再也无力支撑她在普通学校学习,她转入了德州市盲校,也是在这里,她与体育结缘,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折点。

王玉芹读书时与同学的合影

“那时我特有优越感。”王玉芹说。

从普通学校转入特殊教育学校,王玉芹并没有因此产生心理落差,反而因为进了城、住了楼、能在宽敞的教室学习激发出了更大的生活热情。8年的学习时光,她当班长、考第一、得“三好”、学乐器,也是在这里,她年年参加校运动会,女子800米每次都是第一名。

2002年,德州市残联要挑选参加省运会的运动员,她被选为残疾人运动员,首次参赛就夺得了省运会跳远银牌和1500米长跑铜牌。

2005年,王玉芹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

“那一年,我考入了青岛盲校的高中,目标就是上大学。”王玉芹告诉记者,刚到学校那一年,正赶上省田径队教练去青岛盲校选队员,一眼就看中了王玉芹。那时的王玉芹学习成绩很好,班主任舍不得这样一个好学生“转行”去练体育,不断劝说王玉芹留下来,甚至给王玉芹的父亲打电话,希望父亲可以劝劝她不要“走歪路”。

“我喜欢跑步,所以我当时就想着耽误了今年的学习大不了留级重读,但错过了去省队的机会,我就再也与体育无缘了。”

11月底,王玉芹来到了山东省残疾人田径队,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训练的残酷与痛苦,完全没有训练基础的她,浑身酸痛,晚上睡觉翻身都被疼醒。“当时我连体操队七八岁的小孩子都跑不过,我开始给自己加课,那时候天冷,头发上出的汗水都冻成了小冰柱。” 经过一个艰苦的冬练,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王玉芹获得了三枚银牌。

“当时就觉得成绩还行啊,一下子就进了全国前三,就这样我一直坚持练了下来。”王玉芹笑道。

但由于没上高中,王玉芹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后来,她自学考入了泰山医学院大专,圆了她的“大学梦”。

因为坚持,盲人姑娘“破茧成蝶”

2010年亚运会,王玉芹两次站在了最高领奖台的中间位置。从中长跑临时改为短跑,只经过了45天训练的她在短跑项目200米和400米中拿到了金牌。

“别说拿奖了,一开始甚至没有想到能参加亚运会。”

在亚残运会预选赛上,女子中长跑项目根据立项要求一律取消,她临时被迫改为短跑项目200米和400米。毫无意外,她只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但按照每一个励志电影的剧本走向,意外出现了——她被选入国家队进行为期45天的亚运会会前的集训。

长跑转为短跑,不仅是项目的转变,更是技术与思维的完全改变。

短跑要求的是力量、速度、爆发力,这恰恰是长跑项目所不注重的,也是一直练长跑的王玉芹的致命弱点,启动、弯道跑、压线、减速、调整、加速……她需要调整的细节太多太多,需要一遍遍地尝试,不停地奔跑,短期内根本不可能练出来。

“当时很没有信心,但教练告诉我,虽然只是第三,但我的成绩也已经跑进了亚运会入场的成绩,只要跟着他好好练,45天后一定能有个好成绩。”王玉芹说,那段时间,教练不断地给予她鼓励,无形中给她带来了强大的动力,训练也积极认真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魔鬼训练后的王玉芹最终夺得了短跑项目200米和400米金牌,200米26秒,400米1分0秒02,这个成绩即便放在亚运会历史上也是极好的成绩。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她紧紧抱住教练,流下了泪水。

赛场上奔跑的王玉芹

2015年多哈田径世锦赛,这是她最后一次为国出征,也为她的比赛生涯画上了句号。

“世锦赛之前,我被选入国家队,目标是备战2016年巴西奥运会。”王玉芹告诉记者,当年,中国盲人女子4×100米接力项目在世界上相对较弱,但如果可以在世锦赛中夺冠,就几乎等于拿到了奥运会的入场券。

王玉芹,是最关键也是最难跑的第三棒。

三棒跑弯道,既要追赶领先的运动员,又要防止后面的对手超越自己,还要防止弯道重心不稳,因此心理压力巨大,基本上可以说决定接力胜负的关键就是第三棒。在广州训练期间,她克服了水土不服给身体带来的严重不适,克服了膝盖副韧带撕裂的伤痛,克服了休息不足带来的疲惫,距离正式比赛十几天时,她又不得不断掉减轻不适感、调理身体的中药疗程。最终,她咬牙走上了4×100米的赛道。

“其实当时我还有三个单项项目,但当时身体状况实在没办法完成所有项目。”为了不让大家平时的付出付诸东流,她跟教练商定,弃权单项,全力以赴去完成好接力。最终,他们如愿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巴西队,获得冠军,夺得了参加奥运会的门票,她也成为了德州市首位亚运会和世锦赛金牌获得者。

可就在这时,她退役了。

“这是我终生的遗憾,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身体上的伤病是你永远都避不开的。”聊到这里,王玉芹的话语中有些唏嘘。那时距离奥运会只有半年的准备时间,而王玉芹的膝盖副韧带撕裂需要静养,想要在这期间康复是不可能的。

考虑到身体状况和年龄,站在奥运会的大门前,她选择了退役。

回归平淡,向光奔跑的她终于成了别人的“光”

2011年,王玉芹进入禹城市残联,开始承担残疾人体育工作,中间也参加多次比赛,世锦赛就是在她工作后参加的。2016年,王玉芹开始发挥自身特长,从运动员转型教练。

首次担任教练工作,王玉芹拿到了200多人的名单,挨个打电话询问情况,实地走访调查,最终挑选了4名运动员,和他们同吃同住,照顾他们生活起居,传授给他们残疾人训练基础知识和比赛经验。仅仅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王玉芹便带领他们参加了2016年首届山东省残疾人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

为了备战2018年山东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她走访各县市区、特殊学校,选拔了6名适合参加体育运动的残疾人运动员,与他们同吃同住,制定科学训练方案,传授比赛经验,经过刻苦训练取得了9枚金牌、4枚银牌、1枚铜牌的好成绩。2022年,她又带队出征山东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在运动会上德州市代表团共获得11枚金牌,而她所带的田径队就独占10枚,另外还获得了6枚银牌、7枚铜牌。

带领年轻人训练

“我的视力不好,就只能让那些孩子在我可见范围内做动作,即使这样,也只能隐约看到个人影。”王玉芹说,带孩子们训练期间,她的领跑员帮助了她很多,领跑员会把每个孩子的动作一个细节不落地向她描述,再由她进行指导。

这两年,她从运动员人才储备库做起,从12到20岁的残疾人当中筛选出400多人,然后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评定又筛选出100多人,针对比赛项目,按照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建立档案。

“那时,由于市里没有专项训练经费,我只能义务带领就近几个孩子进行训练,错过了不少有潜质的好运动员。”王玉芹告诉记者,为了能够让优秀运动员保持长期系统训练,她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关于增加残疾人体育训练专项经费预算建议》的提案,同时她还在积极联络公益组织、公司企业,争取通过捐款或赞助来维持运动员的日常训练。

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她和同样是盲人运动员的王文嘉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一个健康的孩子。

“我们夫妻俩都是盲人,所以很担心孩子会不会受到影响,孩子出生时,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的眼睛没事吧?’很幸运,孩子很健康。”王玉芹说,有一次,孩子做视力检查时发现不正常,吓得她立刻带孩子到济南检查,最后还是医生告诉她孩子没事、不要紧张后,她才放下心来。

王玉芹告诉记者,回忆经历的种种,她并不觉得苦,现在的她很幸福,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有着自豪的成绩,有父母的呵护,有老公的陪伴,还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儿子。如今,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更多的残疾人青年培养成优秀的运动员,让他们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v2joDE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