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学术研究再结硕果,聊城大学三部专著举行新书发布

学术研究再结硕果,聊城大学三部专著举行新书发布

记者 张超

初夏五月,花开烂漫。5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媒介的力量: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鲁西运河流域乡民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新书发布会暨“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举行。来自山东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以及省内外主流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围绕《媒介的力量: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赵少峰著)、《鲁西运河流域乡民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刘建峰著)、《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高海云著)三部专著举行新书发布,并就“文化的生成与传播”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活动分为新书发布和“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学术研讨两个环节,分别由聊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高峰教授和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王作成副教授主持。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教授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刘晓焕先生,商务印书馆杜廷广编审,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峰先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瑛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永斌教授,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峰先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耿晓明同志分别讲话。

白成林在致辞中对三部著作的出版发行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对图书作者尽心做科研的精神表示敬佩,并对到会的专家学者、出版社的负责同志表示欢迎。他寄望中青年学者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做到薪火相传,勉励在座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掌握前沿学术动态,在历史科学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媒介的力量: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也是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立项建设阶段性成果。全书35万字,从媒介视角全面探讨了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的互动关系。《鲁西运河流域乡民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运河为轴心建立乡民艺术田野研究的关联性动态视野,通过对乡民艺术鉴赏和再生产维度的多向度解构,探索乡民艺术在旅游产业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模式,揭示能够有效解决运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改革创新问题,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建议。《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以东汉政治文化与学术演变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光武帝“重儒”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实践,追索“吏化”对于儒生价值取向演变和东汉学术转型的影响。作者既关注思想与社会的关系,将思想者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对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基础作全面且系统的考察,又将思想家的思想体系置于历史长河中考察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三部专著的作者赵少峰教授、刘建峰教授、高海云博士分别介绍了选题缘起与成书过程。与会专家对三部论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三书出版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学术研讨会由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王作成先生主持,与会学者就中国近代媒介力量、鲁西运河乡民艺术以及中国早期士大夫政治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探讨了西方史学传播及其影响因素、鲁西艺术旅游开发模式、东汉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特点等问题。与会学者对于文化形态的生成、演变与传播问题展开重点分析讨论。与会的学生也参加了学术讨论,并同与会专家进行积极互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x0qzzpL.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