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金融赋能乡村旅游发展

金融赋能乡村旅游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沿着山路盘旋而上,映入眼帘的是秀木成林,山青茶香,瀑布成群,竹涛阵阵,这里就是大余丫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西首个5A级乡村旅游点。大余丫山从名不见传的小景点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华丽蝶变,当地农业银行助力不少。

2016年底,大余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把握当地政府“旅游活县”时机,积极提升景区接待功能,景区一批项目先后开工兴建。2019年,随着项目的推进,流动资金一度紧缺。面对他们当时的资金困境,中国农业银行江西赣州大余支行(以下简称:农行赣州大余支行)一边主动请缨,一边积极向上级行汇报沟通,为他们争取到2亿元固定资产贷款,缓解了该公司的燃眉之急,为其实现年接待游客百万的目标助了一臂之力。

据悉该笔贷款是江西省首笔民营企业的旅游景区贷款。“鉴于旅游景区的辐射面太广,秉承着审慎合规,我们团队全方位、分队走访调查,加班加点,从洽谈到放款,付出的心血和精力远比其他贷款多的多……”农行赣州大余支行客户经理郭财娣说到这笔贷款,记忆犹新。2021年赣州大余农行又追加贷款1000万元,用于景区升级改造,打造了网红打卡点“森趣长廊”。“资金有了保障,后续的提升改造就能够顺利推进。”大余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磊说。

企业从开发建设丫山以来,提供了600多个固定岗位和2000多个季节性用工,优先录用贫困户成为度假区的保安、保洁等工种,实现就业扶贫。家庭成员还可进入景区工作或从事景区配套服务产业,村民的收入得到大幅提升。60多岁的吕越生从广州打工回来,在景区从事保洁工作。她高兴地说,“我的弟弟、弟媳、儿媳妇都在景区上班,我现在每个月工资都有3000多元,景区的发展让我一家人在家门口就业。”

走进丫山A哆乡村,村口小桥流水,村旁田园采摘,村后青山如黛,村中民宿彩屋黛瓦、石头板路……原汁原味的乡村美景渐次舒展,让这座不起眼的乡村重放异彩。聊起村庄变化,在村里的曹书记树起大拇指:“村里能变美,村民能变富,农业银行帮了大忙”。

曾经的大龙村70%的农房常年无人居住,土地撂荒,多数村民外出务工。随着丫山旅游的兴旺,如今,超过一半的旧房改造成清新悠闲、风格不一的民宿,150间客房错落在半山腰。听到村民积极响应号召,改造旧房为民宿,在外地的曹祖洪闻讯赶回来,然而手头资金不足,也让他犯难。“村里很多人说在农业银行贷了款,利率优惠,办理又快捷。”曹祖洪找到了农业银行,很快他也获得了120万贷款,顺利完成民宿改造,当上了“老板”。

像曹祖洪一样借力农行资金,借助当地景区人气办民宿的人比比皆是,既唤醒了景区周边农房等沉睡资产,又为游人提供了干净、整洁、实惠的食宿条件。据村干部黄绍南介绍,村里20%的村民从事旅游行业,有些成为了农家乐、民宿、旅游公司员工、入股公司股东,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到一万到现在两三万。

在景区发展的带动下,大龙村村民除了从事民宿外,还有部分人转型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产业。大龙村村书记曹祖洪介绍说:“转型过程中,村民建设农家乐、民宿,需要一定的资金助力,农业银行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为村民办理贷款,向他们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截至目前,农行赣州大余支行已为大龙村村民建档立卡22户,其中授信22户、总金额307万元。

村民有了钱,又以资金入股,或技术、资源折现入股,成为某个项目股东,年终得相应分红。现丫山设有烫皮店、豆腐坊、啤酒屋、包子铺、越野车队、广告公司、餐饮店等一系列众筹项目。如七彩牧马人越野车队,由村民和员工73人以每股3万元的方式众筹而成,当时共筹集238万元。目前,每月营业额达32万元,年底分红人均超过4600元。“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农村人,在丫山景区已经上班十多年了,现在是越野车队的女队长。我在丫山景区轻松工作,快乐生活”越野车队的队长黄海燕满意地说道。

农行赣州大余支行负责人表示,农行赣州大余支行将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在服务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深耕细作,不断加大农业市场主体和项目培育,聚力当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加大特色产业金融服务,推动乡村支柱产业优化升级,稳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根基,在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中,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乡村振兴共生共荣。(张芸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y2QNaJ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