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陆 / 郑州这一国家级开发区的新年第一会,为何连续三年聚焦同一主题?

郑州这一国家级开发区的新年第一会,为何连续三年聚焦同一主题?

郑州高新区官网/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韩玉

2月20日,郑州高新区2024年的新春第一会召开,主题又一次聚焦高质量发展。

连续三年,新春第一会聚焦同一主题,足见郑州高新区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视、迫切渴望。

作为河南省首个开发区,从36年前的一枝独秀到如今后起之秀渐多,面对其他开发区竞相拼抢态势,郑州高新区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浪潮中扛起新旗帜、向上突围?

2023年GDP实现564.6亿元

此次大会上,郑州高新区2023年成绩单“晒出”。

——全年GDP实现564.6亿元,增速7.5%,高于郑州市增速(7.4%);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3.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6.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3亿元。

——创新能级实现新提升。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9家,新增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4家,新增孵化载体6家。

——产业发展转入新赛道。在以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北斗应用和超硬材料作为四大主导产业着力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了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加速培育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氢能储能产业链、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等。超前布局算力、量子信息等产业。

2024年“小目标”也已定下:GDP增速力争实现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连续三年,郑州高新区新春第一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近三年,郑州高新区的新春第一会都是同一个主题——高质量发展。

每年,高质量发展的“小目标”都在进阶:

2022年,全力加快“两区四高地”建设,推动国家自创区建设提质增效。

2023年,保持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今年,郑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总目标,确保在国家高新区序列中提质升级。

在近三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中,高新区始终将创新摆在重要位置。

尴尬:从一枝独秀到N足鼎立

1988年,郑州高新区启动筹建,它是河南省启动筹建的第一个开发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一时风光无两。时至今日,它已36岁,省内外的国家级开发区不断“扩容”,“身份”优势不再凸显。

从省级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底,我省的各级开发区已增至187家。其中,郑州高新区这一“咖位”的国家级高新区已有9家。

省内的“后起之秀”们也各有“一招鲜”:

安阳高新区——聚力打造“中国棉都”、先进钢铁材料“一软一硬”两大产业。

许昌高新区——聚焦电力装备主导产业发展,着力延链补链强链。

平顶山高新区——聚焦尼龙新材料、电气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以中部省份来看,在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中,郑州高新区排名44。但中部省会城市合肥、长沙,高新区排名分别为12名、20名。

前有强劲有力的对手,后有穷追不舍的“新秀”,面对其他开发区竞相拼抢态势,高质量发展是郑州高新区突围的必经之路。

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回顾2023年发展,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程明提出现阶段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三个问题:

“一是百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引进不足,经济总量规模偏小。二是主导产业链50亿元级以上企业培育工作还需加强。三是民生领域群众供暖、道路积水、停车难等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如何解决痛点、难点,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新春第一会指明了方向。

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产业创新策源地建设。

持续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培育算力、人工智能等产业,围绕生物医药、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领域布局新赛道。

支持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制订、修订和重点专利布局;对标省实验室组建和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

在数据要素领域积极开展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共享共用和资产化;全面推行“工业定制地”出让制度,深入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落地的新型产业用地试点。

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积极推进智慧停车管理,新增10000个停车泊位;加快推进供热一体化,实施积水点改造工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27x6Wv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