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泰州高港:深耕长江文化,以“界别+”协商打造高港文化标识

【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泰州高港:深耕长江文化,以“界别+”协商打造高港文化标识

  中新网泰州4月27日电(记者 袁秀月)江苏省泰州市有所扬子江小学,“扬子江”乃长江的别称,顾名思义,这所小学与长江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从位置上,扬子江小学地处长江之滨的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口岸古称柴墟,自古就是商贾云集、文脉昌隆之地,有着深厚的长江地域文化。

  从文化上,近年来,扬子江小学提出了建设以“长江文化”为主的学校特色文化的构想。

  该校的校长张晖向记者介绍,学校从长江地域文化中提炼出“诚 慧 容”的校训,意即“诚信做人、智慧做事、包容他人”。

扬子江小学。袁秀月 摄

  更重要的是,扬子江小学还把长江文化融入了学校课程,各年级组、学科组建立课程研究群,集思广益开发出七个系列42项子课程,包括稻作文化课程、饮食文化课程、古城文化课程、丝绸文化课程、水利项目课程等。

  以长江稻作文化为例,语文课,学生可以走进田野观察水稻、诵读稻作诗文;数学课,学生可以用秤称稻子质量、制作稻田灌溉模型;科学课,学生可以观察水稻种子发芽的过程……

  “我们上次学古城文化课程,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了泰州的古城,比如说雕花楼,课后老师还让我们回家做了手工带到学校展示。”扬子江小学五年级学生吴洢帆表示。

扬子江小学学生作品。袁秀月 摄

  此外,张晖介绍,扬子江小学还以长江为纽带,联合从长江源头青海省到入海口上海市的14所学校共同成立长江文化校际联盟,定期开展活动,共同研究长江文化。

  “长江文化”成为扬子江小学的鲜明标签,离不开泰州市高港区政协的助力。

  “我们高港区政协发起‘界别+’协商议事活动,教育、文化、体育界的主题为‘界别+学校’,这个主题的阵地就在扬子江小学。因为高港在长江边上,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跟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长江精神在下一代身上发扬光大。”泰州市高港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薛永忠表示。

  高港区政协在扬子江小学建立了“界别+学校”主题教育协商联合体,并开展了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专题视察暨“界别+学校”协商议事活动。

扬子江小学。袁秀月 摄

  记者获悉,这也是当地推进协商文化“五进”活动(进企业、进单位、进园区镇街、进机关、进“两新”组织),探索打造“界别+X”协商议事体系的一部分。

  通俗来讲,就是结合各界别委员的专长以及基层的实际需求,开展联动协商,解决基层难题。

  例如,今年2月,高港区政协就邀请界别和野徐镇康居社区建立“界别+社区”协商联合体,组织界别委员和相关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围绕停车位改造事项,开展现场协商议事,解决了小区居民“停车难、通行难”问题。

  发掘文化内涵,高港区政协还着力做好文化IP这篇文章。薛永忠表示,高港区是在1997年由7个乡镇合并起来的,之后又与医药高新区合并,成为如今的高港区。“网友调侃江苏是散装的,我们高港更是散装的。后来我们在想,怎样来增加高港区的凝聚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借用文化的力量。”

  近年来,高港区组织文史权威专家研讨,深入发掘本土深厚文脉和历史积淀,打造了“春江花月夜”“千年柴墟岳文化”等一批文化IP,通过历史文化凝聚人心,同时让社会各界认识到“高港不仅是朝气蓬勃的发展新区,也是有着千年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区”。

  “在打造文化IP的过程中,我们政协是发起者和牵头者,同时还是一个积极的争取者,包括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争取各个方面的文化大咖、企业家来共同参与高港区文化IP的打造。”薛永忠表示,文化IP的打造,不但树立、增强了高港本地学生和老百姓的文化自信,而且扩大了高港的知名度,目前有不少外地学生毕业后参与到高港的建设中来。(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A27JMBL.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