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明朝圣旨的颁发和流传

明朝圣旨的颁发和流传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木桥看世界

编辑/木桥看世界

前言

在明朝从上到下的官方文件中,圣旨的运用是最多的。圣旨所指的都是一些重要的政治大事和仪式,都是大家都知道的,比如新君即位或驾崩,立太子,赦免税收等等。

所以,明朝圣旨的末尾往往要着重强调圣旨的内容一定要“咸使与闻”,也就是要为民所知。因圣旨多与恩赦有关,故又被称为“诏赦”。

此外,有些重要的国事还会以诏书的形式公布,或由诏书中的各部门要求其将有关的事情公布于众,因此,这与颁布于某一人身上的诏书或诏书是不一样的,它也是要面向大众的。但要广为流传的圣旨,却不是那么容易颁布的。

嘉靖十四年,巡抚戴璟制定了一份关于府县对里甲赋税的清单,在“府州县每年都要拜贺万寿,冬至节,迎圣旨”一条下,写着:“圣旨一年要交一两银子,合七两银子。”

这说明府州县迎旨仪式每年约有7次。可见,“咸使与闻”这一类的圣旨,在当时是很少出现的。

圣旨从京发往何处

本文从在明朝初期,圣旨的传递是通过使者从朝廷向各省、都司和两京直隶各府和直隶卫发出,而对圣旨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礼部来完成的。

《大明官制》中说:“礼部每次收到圣旨,都会派人到各地宣读,并事先教导圣旨的接受者和接受者的礼节。”

泰昌元年(一六二○年),《孝元贞皇后与孝和皇后赐名》一文中说:“仪式已成,百官退去,圣旨交于礼部,由信使传遍全国。”

也就是说,圣旨宣读后,就是礼部的人在准备。不过,有些时候,书信的开卷时间并不会跟送信的人一起出京,所以会稍微推迟一些。

之所以耽搁了这么久,大概是因为礼部那边还在筹备。从使者的地位来看,既有使者的职务,也有使者的职务,包括了中书舍人,给事中,教谕,太仆寺少卿,翰林院编修,总管等等,甚至还包括了刚刚考上大学的学生。很显然,负责传旨的“使者”并没有固定的标准。

《使东日记》中关于传京圣旨的几点思考

明神宗王氏于万历四十八年(一六二○年)4月6日病逝。和往常一样,他向陛下递交了一份奏章,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5月上旬,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礼部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了,“一道奏折,一道旨意,一道奏章,一道诏书,就是其中之一。”

张鼐,原名世调,又名昭初,为松江府华亭县人。5月10日,谕德与张鼐启程,“向京南五县及辽东与西一带发出通告”。

畿南五郡,是指顺德,广平,大名,河间,永平五府,即畿南五郡。从5月十号离开京城,到7月十号返回京,他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才拿到了这份诏书。

《使东日记》记录了张鼐此行的一天一天一天的记录,从中可以看出明朝使节携带诏书出京的大体情况。

张鼐所呈上来的只是一道圣旨,具体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七月十四日,皇上命礼部派遣特使,公布皇后娘娘的名讳,旨意是这样的:“皇上命礼部。我的皇后娘娘,与朕共事四十多年,忠厚孝顺,一心一意,在天下间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今突然病故,当有一封信,昭告天下,广纳民心,于七月十三日,昭告天下,赐封天下,赐封为孝端皇后娘娘。尔等部属遂抄送各王府及各处大小官署,以示公文。万历四十八年7月14日。

而通过这一份“敕”,我们也能够猜到其中的意思。只是,张鼐五月十号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带着圣旨

《明神宗实录》中有这样的说明:“按照《会典》,大行王后的葬礼,有一条由礼部官员主持的程序,当时,我们的藏书中并没有这条旨意,因为我们没有仔细研究,导致了这条旨意的缺失,所以才有了这条旨意。

辅臣方从哲,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草拟一份圣旨,上呈皇上,请陛下抄写一份,以备不时之需。”

事后的补救办法是:“十八日,文华殿下诏,由礼部大员亲自发,请“誊”字,差人送往。”六月一日,“一日日晨刻,奉旨之人,即至。

所以,尽管五月份的时候,张鼐被派去向直隶五州和辽东汇报情况,但当时的官员们都觉得,皇帝的旨意,应当是给礼部一个交代,让他们去,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们才会在五月份的时候,才会离开京。

但是,过了几天,还是没有等到旨意,他们便在十一月的时候,离开了京城,一边赶路,一边等待。

《使东日记》中有关于“保定城郊”、“伏城驿”、“闾阳驿”、“沙河驿”、除了驿站,还有几处府邸,比如五月十日,他们到良乡的时候,都是“府邸换了主人,在破屋的泥榻上,蚊虫叮咬,睡不着觉”,第二天中午,他们就到了衙门,衙门里的人都很恭敬地迎接他们。

而邮局也会提前收到邸报上的传讯,提前做好迎接的准备。张鼐在书中写到,天津邮局由于在陆地上等待,没能等到由水上来的他时,写道:“九月九号,由静海出发,由轮船到天津。

有从陆而来的人,却不知道从水中而来的人,当是路人,所以,所有的人都失去了欢迎的机会。天津日日候使者到,使者却在屋中坐着,粮草不备,岂有此理。

李少司徒孟柏登门拜访,侍者慌忙寻了一张椅子,准备就绪。”瑏瑠几声,说明迎接圣旨是很正常的事情

圣旨在府州县卫所之间的迎送

圣旨到了各省,到了直隶各州,到了都司、行都司和直隶卫,便会通过政府和军队的渠道,不断地传达下去。

计六奇在《明季南略》中,引用了弘光帝的《登极诏》中的一句话:“恩赦,以皇帝陛下的圣旨为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明中晚期,各地都由巡抚和巡按接收中央旨意,并将旨意传达给下级官府。

各州收到圣旨后,便会将圣旨送往下属州。从这些零星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接受圣旨和接受圣旨的大致情况。

州府,郡府迎接诏书。接见圣旨是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仪式。嘉靖《固始县志》在《典礼志》的圣旨小节上写道:“‘达纶音’、‘宣德意’、‘升凤’、‘闻龙’,无上圣旨,此为君王,岂有不恭之理?”

《大明会典》对于“迎旨”的仪式也作了明确的规范,即“由县令出城,领人入朝”。比如,圣旨降至江西会城时,就有文武百官前往滕王阁迎接。

从景泰五年(1454年)起,福建怀安县的官吏就经常在距县城西门约三公里处有一座“迎恩亭”,以接受圣旨。

当地官员也会在城外修建一些与迎接诏书有关的建筑物。成化时期,宣城县宁国府的知县就在府衙的东北方修建了皇华馆,郊外有迎亭。

陕西巡抚司程文,在固原州的南面,建造了一座迎诏阁,原因是:“九部之路,最重的就是接待客人,而且,这一次的诏书,只限于边境,并不能代表皇帝的旨意,也不能代表皇帝的旨意,也不能代表皇帝的意思。”

为了使其盛大,州县在接受圣旨时,除了长官和他的部下之外,还要邀请“师生”,也就是儒家的教师和读书人参与圣旨的接受仪式。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洪武二十一年二月丁巳,革郡县文官、凡有圣旨,皆有文官学士,皆有文官参拜。至于随从,则是弓箭手和仆役。”

余子俊于1471年成立榆林卫后,提出设立卫院的要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常受圣旨,奉旨,缺人。

如果圣旨的内容令人高兴,当地官府便会在官场与街巷里摆上鲜花庆祝。嘉靖《香山县志》中记载:“每一次大典,特使都要在一天之内到达衙门,并在衙门和街道上摆上彩带,按照原来的大典,举行欢迎仪式。”

总之,圣旨宣读的仪式很庄重,也很隆重。在何景明的描述中,这个进程是这样描述的:“大小肃然,皆至郊外迎接;既然召集了众人,那就当着众人的面宣布吧。”

圣旨从官府向州县呈递。旨意到了一座府邸,便要将旨意传递到下属州。

嘉靖《宁国府志》中对县令的描述是:“每有……圣旨,察看,自当遵从,遵从。”

圣旨从府到县,都是用信使来传递,信使可以是文官,也可以是读书人。

嘉靖《香山县志》记载:“郡中举人多有诏书,开阅后,抄写黄视一等,多有杀戮。”

这说明,从广州府至香山县的圣旨,大多是由儒家学子护卫,其礼节水平也随之降低。也就是说,从府到县的圣旨,并不是都是读书人,但是,当读书人的地位比读书人高的时候,圣旨便会受到礼遇。

在《湖广通志》中,蒋信“幼年与百姓为伍,穷困潦倒,知府见他可怜,便诏适属县,赐以贡品,以资救济,而他却一件也不收。”

柳东伯给蒋信的奏折中也有:”正德改元,将沅江县赍诏。”令素闻过你的大名,所以送你一件礼物。请你不要接受。”

除了府往县地传递以外,每一郡都会在接到圣旨后,派出一名官员前往“领诏”。据朱吾弼所述,江西瑞州府高安县人,他的爷爷黄侍曾在瑞州府求取过《上两宫尊号诏》,这是他在1572年之前所做的。

朱吾弼在《外祖孝靖先生梅皋黄公墓志铭》中写道:“今日已是新的一年,以两位太后的名义,昭告世界。老师以正式学生的身份,前往县衙接受圣旨,请假路回毕家。”

三是在都司与卫所之间进行诏令的传达。明朝除了民事制度外,还有一系列的军事制度,那就是都司、卫所、同时,国家的旨意也会传达到卫所,卫所的官员也有责任去接受旨意。到了辽东,“欢迎圣旨”一出,“都司便将圣旨抄录一份,送到各地,宣读圣旨。

与各府、州同在一座城市的衙门,不但遇府县要一同出席迎旨的典礼,而且还必须在衙门中接受所属的兵部的旨意。

结语

从明朝的礼部到南京,到各省(都司),到南北直隶府府,到直隶军,到省到府,由府到县,由县到巡,一直至里甲,可见皇帝权力在明朝底层的持续深入。

这个程序是由一批又一批的人员组成:一批由礼部派遣的行人或中书舍人担任使节,前往南京,前往南北直隶诸州、直隶州,前往各省,并前往辽东都司、万全都司等地方。

各省的巡抚继续将圣旨传到各省的州郡,而都司和驻军等部门将圣旨传到其辖下的州郡;州府派遣一名官员或一名州府学子到各县,或是各县派遣一名州府学子到州府,接诏回县;

诏敕到县后,不仅会在县中的“官亭”、城门、大道上广为流传,而且还会派几名官员到县中的各处巡逻,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刊刻在里甲中。

参考文献

1.《海瑞集》

2.《悫书》

3.《明季南略》

4.《无锡文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K2Y5GR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