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六世达赖的悲情人生:白天是端庄的傀儡,晚上成风流公子

六世达赖的悲情人生:白天是端庄的傀儡,晚上成风流公子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难以相信,如此唯美浪漫的诗句居然出自一位僧人,而且是喇嘛教首领、六世达赖喇嘛。

这位诗人就是仓央嘉措,虽然贵为一教首领,仓央嘉措的一生却短暂而悲情。他时刻被推在神坛上,宛如一个端庄的傀儡,然而在有限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里,仓央嘉措成了一位风流公子、浪漫诗人。

仓央嘉措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传奇人物,为何他的人生写满了抗拒与挣扎?

01 从牧童到达赖,悲情的始端

仓央嘉措,出生于康熙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83年3月1日。他的父母是西藏乌坚林村的农奴,世代信仰宁玛派佛教。如果没有那次“入选”,仓央嘉措本可以过完平静的一生。

康熙二十一年,布达拉宫刚刚重建竣工。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圆寂,罗桑嘉措的大弟子桑结,身份是由达赖直接任命的“第巴”,也就是“藏王”的意思,拥有管理行政事务的权力。

桑结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权力,隐瞒了罗桑嘉措圆寂的消息,而是对外宣称五世达赖已经进入了“无定期”的修行,任何人都不得前去打扰。

与此同时,桑结秘密寻找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也就是六世达赖。次年,桑结派遣人前往山下,带着五世达赖的遗物,哪个孩子能够找到五世达赖的遗物,那么他就是转世灵童。

仓央嘉措抓住了这件遗物,也被桑结和仆从们记在心中。由于当时仓央嘉措才一岁,桑结并没有直接把他封为六世达赖,而是把这个事实隐藏起来。

仓央嘉措十四岁那年,康熙得知五世达赖已经圆寂,但桑结却隐瞒不报,于是怒斥了桑结。畏惧之下,桑结将仓央嘉措迎入布达拉宫,自此,仓央嘉措成为了六世达赖。

就这样,一个本来无忧无虑的少年,莫名其妙成为了达赖喇嘛,处处受到限制。仓央嘉措原本的家庭是“红教”,对于婚嫁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如今他转入“黄教”,僧侣严禁接近女色,仓央嘉措作为达赖,更是时刻处于监视之下,不被允许结婚成家。

仓央嘉措喜欢走出庭院,在各地散心游玩,但是不论到哪里,都有一种老僧跟随,时刻告诫他“戒这个、忌那个”,这让仓央嘉措十分无法适应,他也逐渐生出了叛逆的心理。

虽然仓央嘉措贵为达赖,却没有丝毫的实权,桑结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势力,对仓央嘉措的把控严苛到了极致,一言一行都在掌握。

在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之前,他就已经有了一个美丽的心上人,两人情投意合,无比美好。可是自从仓央嘉措成为达赖,两人再也难以相见。

这个女孩的名字叫仁增旺姆,是仓央嘉措的邻居,十分俏皮可爱。15岁那年,仓央嘉措与她私定终身,他对着仁增旺姆许下誓言要娶她为妻。

可是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桑结找到了仓央嘉措,将他迎回宫中。从此,两人远隔千里,再也不能相见。仓央嘉措经常恳求桑结让他和仁增旺姆再见一面,但每次都遭到了拒绝。

直到有一天,仓央嘉措得知仁增旺姆已经嫁为人妻的消息,他独自坐在辉煌、宽敞的寝殿里流泪。桑结意识到仓央嘉措是个“情种”结对他的把控愈发严格,甚至不允许他离开布达拉宫。

02 白天是傀儡,晚上是浪子

仓央嘉措为了表示反对与抵抗,经常化身成为某家贵公子,在市井流连忘返。毕竟桑结再大胆,也不敢真的把他杀了,所以对于仓央嘉措的这些举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仓央嘉措留起了长发,穿着华丽的服装,在酒家、歌舞厅一醉方休,有时候甚至会夜宿在某位女子家中。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这是仓央嘉措写的诗句,也是对他本人的最真实写照。

仓央嘉措在文学、艺术上的极高造诣,既源于天赋异禀,也与他独特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仓央嘉措从小就聪颖非凡,五岁那年,仓央嘉措被桑结秘密送入寺庙学习文字,第一天他便掌握了基础的拼读法。

对于一个生长在贫穷山村,没有受过任何启蒙教育的孩子来说,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七八岁时,仓央嘉措就在僧人的协助下研读经书佛法,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和佛法参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仓央嘉措的诗歌多以歌颂爱情为主,但是也有许多反映自由、生死等主题的创作,这些作品精彩绝伦,引人深思。

能够写出数量多、质量高的诗句,仓央嘉措在市井街头的流浪功不可没。每到无人管控的时候,仓央嘉措就会化身一位风流的吟游诗人,在街头看遍冷暖,品尝世间百味。

很快,英俊多情的仓央嘉措就迎来了人生中第二段爱情。那是一个街头小贩的女儿,名字叫卓玛。卓玛有着纯澈甜美的笑容,眼睛宛如一汪清泉,最喜欢痴痴地看着仓央嘉措吟诵诗句。

可仓央嘉措明白,如果堂而皇之地与卓玛恋爱,下场绝对好不到哪里。因此,仓央嘉措经常深夜悄悄逃出,去与心上人私会。

直到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清晨扫地的僧人发现地上有一排脚印,从仓央嘉措的住室直通郊外,他们沿着脚印一路追赶,发现这竟然是一条连接仓央嘉措寝宫与村庄的小路。

僧人们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严刑拷打,终于明白了一切,于是他们找到了卓玛,将她无情处死。也有人说是将她放逐到了拉萨一带,但无论哪种结果,原本恩爱甜蜜的一对璧人就此永远不能再见。

卓玛的死,对仓央嘉措来说是巨大的打击,连续两段感情的伤痛让他再也不敢、不能与任何人相爱。他越发纵情山水、轻蔑世俗,直到迎来战争的那一天。

03 仓央嘉措之死:战争的牺牲品

仓央嘉措的死,一直是一桩凄美又奇异的谜团。他23岁那年便圆寂,给时间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也永远成就了自己的这段传说。战争先是推翻了仓央嘉措傀儡的身份,又将他公子哥的角色无情撕碎。

康熙四十四年,和硕特汗国拉藏汗向康熙帝提出结盟的请求,康熙帝欣然答应。拉藏汗是汗国的新一代继承人,年轻力富,野心勃勃。在他继位之前,五世达赖与老汗王已经争斗了好几代,矛盾深厚而尖锐。

拉藏汗继位后,汗国的力量已经远胜西藏,双方不管是明面上的争斗,还是在大清朝廷上的纷争,都已经剑拔弩张。

桑结认为先下手为强,于是秘密安排人在拉藏汗的饭中投毒,却被拉藏汗发现。拉藏汗震怒之下,当即纠结军队向桑结攻去,桑结率领的藏军完全不是拉藏汗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他本人也战死沙场。

为了彻底击垮西藏,拉藏汗上书康熙帝,以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沉湎酒色,不理政事”为由,请求罢免仓央嘉措。

当时拉藏汗的力量已经十分强大,反观群龙无首的西藏,发挥不出半点力量。权衡之下,康熙帝决定不得罪拉藏汗,于是他立即下诏书押解仓央嘉措回京师论罪。

就这样,刚刚摆脱了桑结束缚的仓央嘉措,被无情地扣上了决定命运的囚车,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仓央嘉措由西藏运往京师的路上,成千上万名藏民自发地埋伏在道路边,企图将仓央嘉措救回来。但是面对兵强马壮的军队,他们只有被屠杀的份。

仓央嘉措不忍更多人因他而死,在马车行驶到青海湖附近时提出休息片刻。

青海湖,藏语“措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海”,名如其分,如天青,如海阔,这是一片诗意与情怀的摇篮,也是神圣的归宿。

仓央嘉措在青海湖边打坐,良久,于此圆寂。

关于仓央嘉措的真正死因,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仓央嘉措本就得了重病,在青海湖边心力交瘁,无法抵御病魔,溘然长逝;也有人说仓央嘉措的饭菜里被下了毒,他下车休息时毒发身亡,更有人觉得仓央嘉措是为了守护信徒,自尽而亡。

不管是哪种说法,仓央嘉措的离去已经成为事实。他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只有数百篇属于自己的诗歌,后来被人整理成仓央嘉措诗集。这些诗歌反映了西藏人民的风土人情、堪称美轮美奂的藏区画卷,时至今日,它依然在世界各地流传。

悲苦而短暂的一生里,仓央嘉措有过反抗,有过无奈,他放弃了许多东西,唯独割舍不下那颗多情的心。

我们更愿意相信最后一种传说:仓央嘉措被一位好心的牧民所救,独自在青海湖边生活下去,直到老死。至少这样一来,他的后半生可以少一些悲情,多一些潇洒。

参考信源:

1,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国学大师网

2,不羁的西藏情圣: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K2Y75B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