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末日光景背后的地狱鬼岛

末日光景背后的地狱鬼岛

在日本长崎县西南方向约 15 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形似军舰的小岛。从飞机上俯瞰这座小岛,你能看到参差不齐的楼房和校舍,但若是乘船登岛,你就会发现这些楼房早已人去楼空、摇摇欲坠。这座荒无人烟的“鬼岛”,就是大名鼎鼎的端岛。从海上遥望,端岛的外形犹如一艘浮在水面上的战舰,因此,它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别称—军舰岛。

劳工的“海上监狱”

军舰岛的开发始于 19 世纪末期,人们发现岛上蕴藏着丰富的煤矿,且煤质属于较优的少烟尘型,于是日本三菱公司便从当地居民手中买下了这座岛屿。

三菱公司在岛上建了一条长达 200 米的矿井,又在 1907 年建了一道高高的防波堤,这就使得整座岛看起来就像一艘破浪前行的战舰。1916 年,出于方便员工通勤和提高工作效率等考虑,三菱公司还建设了当时日本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30号楼’和十几栋员工宿舍楼。这些9层楼高的宿舍楼结构相似,房间狭小,卫生间和厨房共用,是典型的筒子楼建筑,并不适合长期居住。

然而,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了加速煤矿的开采工作,日本人将数以千计的中国和朝鲜劳工千里迢迢运到岛上,并让他们全部挤在这些密密麻麻、犹如九龙城寨一般的窄小宿舍区里。从表面上看,这些宿舍楼的外围都涂抹了灰泥,但内部却十分简陋,不仅墙体开裂,肮脏不堪,而且每个小房间里都住着至少七八个人,每个人只有不到几步宽的空间,非常拥挤。

对于这些中、朝的强制劳工来说,军舰岛四面环海,与世隔绝,就像一座巨型的“海上监狱”,任何人都没有逃生的希望。矿井位于海下,工人每天要深人海平面以下 660 米处的矿坑,并且不间断地劳作十几个小时。而矿坑十分窄小,工人们必须下蹲才能干活。除了高强度的劳动,工人们的饮食也非常粗劣,往往只能食用混着大量豆渣和一些沙丁鱼碎末的糙米饭。

在军警的严密监视下,他们过着暗无天日、劳作不息的日子。许多人或死于煤矿事故,或不堪重负跳海溺亡,还有不少人死在军警的刀枪下……据估计,在整个二战期间,大约有 1300 多名中、朝劳工在此丧命,而当时岛上的总人口也不过 3300多人。因此,这种残酷虐待外国劳工的丑恶事件,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集体罪行之一。

二战结束后,中、朝劳工陆续离岛,军舰岛的人口一度锐减。后来,日本政府采取大幅提高工资、修建海底水道等措施,日本工人和复员军人才开始回流。1960 年,军舰岛的人口达到历史上的峰值,一度高达5200多人,人口密度是东京都市圈的9倍,成为世界上最拥挤的小岛。

废弃的煤矿鬼岛

20 世纪中期,随着石油成为日本的主要能源,日本国内的大小煤矿相继关闭,军舰岛上的煤矿也未能幸免。1974 年 1 月,三菱公司正式关闭军舰岛煤矿,遣散了岛上的员工。

同年4月,岛上居民全部迁出军舰岛。至此,岛上的煤矿和所有的人工建筑被完全废弃。岛上的大部分建筑就以当时的面貌保留下来,年复一年地被荒草侵占,被风雨冲刷。

军舰岛的木制建筑和钢筋建筑原本就经常遭到海浪冲击,遇到大浪时全岛甚至会被海浪覆盖,而在被废弃的 40 多年中,军舰岛不仅缺少人工维护,而且长期遭受风雨侵蚀,尤其是来自台风的持续袭击。

正因为如此,整座岛屿迅速被腐蚀,破烂的大门在海风中砰砰作响,每个地方都散落着大量的玻璃碎片,不少建筑墙体剥落,甚至凹陷、倒塌,令人触目惊心。但位于岛上西北部的劳工宿舍区,除了破碎的玻璃窗和部分塌陷的楼梯之外,几乎完好无损地躲过了数十年来的狂风暴雨。从一些城市探险者的图集中,我们还能看到这些劳工遗留在宿舍区房内的私人物品:大到电视机和缝纫机,小到茶杯和调料瓶,应有尽有。

在此后的数十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军舰岛的面貌不断发生改变,岛上的混凝土建筑逐渐塌陷,墙皮剥落,瓦砾遍地,各种植物也慢慢地蔓延到屋内,形成了独特的“荒岛景观”,最终使军舰岛成为名副其实的“幽灵岛”,变成长崎县著名的小众旅游景点。

2009年,日本政府决定向各国游客开放军舰岛,并对旅行社进行统一管理。从此,无论是出于对军舰岛的历史兴趣,还是单纯地喜欢废弃建筑和末日美学,每年都会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探访军舰岛上的废墟遗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K2Yyjn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