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陆 / 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丨海南:振奋龙马精神 拼搏实干争春

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丨海南:振奋龙马精神 拼搏实干争春

  编者按

  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龙年新春,琼岛大地一派繁忙,港口之中机器轰鸣,项目现场工人紧张施工,实验室里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于眼。

  奋力夺取“开门红”,实现全年“满堂彩”就有了坚定的基础、可靠的保障。

  为更好地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海南日报记者分赴多地,用笔触、镜头聚焦各地各部门推动自贸港建设的忙碌景象,展现广大自贸港建设者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敬请关注!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2号发射工位建设现场——为了逐梦苍穹全员冲刺跑

2月16日,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2号发射工位施工现场,建设者在作业。刘建秋 摄

  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在董延光的脑海中,有一本日历本。每过一天,撕掉一页,留给工人施工的时间就更紧张了。

  董延光是中铁电气化局二公司的一名安全员,主要负责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2号发射工位(以下简称2号发射工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2月17日,距离今年3月2日发射工位竣工的目标又近了一天,现场的施工安排更加紧凑,董延光心中的弦也一刻未松。

  “分秒必争,要朝着任务目标全速前进。”董延光说,春节假期,2号发射工位的施工仍在继续,主要围绕水塔基础施工、设备用房二次结构、避雷塔安装等方面展开施工。

  为了确保安全和质量,董延光轮番在作业面之间穿梭,检查高空作业、临边作业的防护措施等,对没有正确记挂安全带的工人做出提醒。

  施工现场少不了吊装,董延光还要检查卡扣有没有扣好,现场钢筋绑扎是否按照设计图纸完成等等。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都在细节里,董延光抠的就是细节,“这些细节最考验脚力,为此我每天要走将近一万步。”董延光笑着说。

  除了在工地现场“转圈”,董延光还要返回办公室记录每天的工作,形成汇报材料存档,让施工程序更科学、有据可查。

  工地施工离不开安全员,为了和家人团聚,今年春节,董延光选择把家人从河南新乡接到工地上过年。“在奋斗中的相聚,让我们这个年过得格外难忘。”董延光说。

  和董延光一样,这个春节一直奋战在施工一线的,还有负责安装避雷塔的工人鲍春然。

  海南日报记者见到鲍春然时,他正手持扳手,反复检查避雷塔的六边形钢扣是否拧好。“我们正是拼搏奋斗的年纪,项目建设工期紧,我们就在项目建设一线过年。”鲍春然说,“我和家里人都说过了,他们非常支持,为我参与建设中国第一个商业发射场而自豪。”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场,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市场化运营的航天发射场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国民商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目前1号发射工位已经竣工,正在施工中的2号发射工位也正在加速冲刺3月底竣工。两个工位火箭连发能力为16发,在设计策划上缩短火箭射前占位和射后恢复时间,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航天发射。

  温暖的春意中,建设者们奋战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设一线,大伙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比成效,正全力保障发射工位按照时间节点如期竣工。(海南日报文城2月17日电)

  隆平生物科研团队——在希望的田野培育农业“芯”

在生物育种科研基地,隆平生物科研团队科研人员正在为玉米进行授粉。海南日报记者 刘杰 摄

  海南日报记者 刘杰

  一株、两株……小心翼翼地拿起镊子,将培苗皿中的玉米幼苗夹起,缓缓移动,转移到空间更大的出根罐中。当一株幼苗安全“着陆”,科研人员李涛随即开始了第二株幼苗的出苗工作。

  2月15日,大年初六,走进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生物)研发实验室,科研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作为2020年首批入驻崖州湾科技城的生物技术高新企业,隆平生物科研团队利用三亚可以一年四季不间断育种的气候条件,攻关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生物育种的关键“芯片”技术。

  “90后”李涛是隆平生物科研团队的老将,负责幼苗筛选、出苗等工作。春节期间,他几乎每天有10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幼苗长到七八厘米时,就需要出苗了,不然空间太小,没办法长大。我今天上午需要完成100多株幼苗的出苗工作。”李涛告诉记者,后续他们还要对幼苗进行各项检测和筛选,优中选优,确认合格后交由同事在试验田播种。

  “每年春节都是我们生物育种人最忙的时候。因为春节期间正是玉米授粉的高峰期,实验室的工作也不能停。所以我们90%的员工都会坚守岗位。我也和大家一起选择在实验室或者试验田过年。”隆平生物总经理、科研团队带头人吕玉平感慨道,大家都斗志昂扬,信心满满,奋战在生物育种一线。

  当天11时,吕玉平来到距离研发实验室10公里外的生物育种科研基地,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为玉米进行人工授粉。烈日当空,不一会儿,他的衣服便湿透了,脸上挂满汗珠。“我们研发的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去年杂交的玉米品种有300多个,今年数量达到了900多个!”望着60亩玉米迎风成长,吕玉平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深耕生物育种研发五年,隆平生物的规模由最初创业团队不足10人到现在发展到130多人,估值超过40亿元,共获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84项。值得一提的是,隆平生物科研团队在国内首创了多基因分子叠加复合性状产品研发,突破了多项技术难关,在2024年初获得了农业农村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种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我们今年将继续拓展与下游种业公司的合作,力求使隆平生物多基因分子叠加复合性状的‘芯片’植入更多推广品种中,扩大我们的朋友圈。同时配合我们自主研发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确保首批转育完成品种高质量交付,为助力种业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吕玉平激动地说。

  (海南日报三亚2月17日电)

  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干劲“满格”加快建设防波堤

2月16日,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工人坚守建设一线。海南日报记者 陈若龙 摄

  海南日报记者 林书喜 特约记者 刘畅

  2月17日,大年初八,龙年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以下简称扩建工程)工地的一个临时施工码头,司机将大货车倒着开上平板驳船,随着哗啦啦的响声,一车厢的石块被倾倒在船上。

  “这些石块将运往扩建工程将建的防波堤所在海域进行填埋,成为防波堤的地基。”随行的项目施工方中交四航局工程技术部部长吴宝松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春节期间,扩建工程水工施工部分没有停工,其中安排5艘挖泥船进行防波堤基床施工,为下一步沉箱安装打好基础。

  随后,海南日报记者跟吴宝松登上一艘挖泥船,只见船头升起长长的铁臂,将巨大的抓斗伸入海里,不一会,抓斗抓起满满一斗的泥沙,随着铁臂转动,抓斗被转到旁边的泥驳船上方,将泥沙倒在泥驳船的船舱里。

  “这个抓斗可不小,一斗可以抓取13立方米的泥沙,这艘泥驳船可以装载1500立方米的泥沙。”船员梁子顺说,当天洋浦海域风平浪静,最适合海上施工作业。

  今年33岁的梁子顺已在挖泥船上工作了13年,早已习惯了海上“漂泊”的生活,不过今年是他第一次在船上过年。跟他一起在船上过年的还有12名同事,加上两艘泥驳船的船员,他们这一组的施工团队共有22人在船上度过了龙年春节。

  “在船上过年,感觉怎么样?”

  “有点不适应,以前春节过年,跟家人团聚,走访亲友,热闹。”梁子顺笑着说,“但是在船上过年也有不一样的感受,比如从我们船上除了能看到海花岛美丽的夜景,还能观赏海花岛燃放的烟花,感觉很壮观。”

  扩建工程新建622米长的半直立式结构防波堤,需要将海底的泥沙清理掉后,填埋石块作为沉箱基床。吴宝松说,春节期间,该项目一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共210人放弃了跟家人团聚的机会,以“满格”的干劲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我们的挖泥船是24小时全天候施工的,其中抓斗操作机手安排了4个人,轮流上岗。”梁子顺说,尽管春节不能回家过年,但大家都没有抱怨,能够参与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建设,也是一种荣誉。

  除了防波堤基床施工外,沉箱预制出运安装、码头基床凿岩、临时围堰、陆域地基处理、综合管线等各个工序也在抓紧施工当中。截至目前,已完成防波堤基槽开挖约74.5万立方米,沉箱预制24件,码头凿岩15.288万立方米,沉箱出运安装3件,陆域地基处理10.9万平方米。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洒在海上,波光粼粼。当记者坐着摆渡船返回岸上,回望海上,挖泥船还在挥舞着铁臂,不停挖泥开槽。远处,一艘货轮鸣着汽笛缓缓驶入洋浦港。未来,随着扩建工程的完工,比它更大的货轮将来这里靠泊,见证海南自贸港的蓬勃发展。

  (海南日报洋浦2月17日电)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海南)建设项目——不打烊的假期留人更留心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海南)建设项目经理张勇(右)在项目现场安排工作。受访者供图

  海南日报记者 习霁鸿

  “我们通过春节不停工,为节后提供钢筋下料平台,半成品加工及供应条件的同时,也为快速模板加固,全面冲出地下2层首块顶板作足了准备。”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海南)建设(以下简称救援基地)项目经理张勇爬上一块高地,望着眼前30多名坚守岗位的工人饱满的工作状态,心里有些感慨,更多的是自豪自己能和一群甘于付出的同事共事。

  救援基地位于海口江东新区,于2023年5月开工,总投资约7.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补充海南省全域范围内危急重症、战创伤救治和重特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形成具有海南自贸港特色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张勇深知这个项目意义重大。

  年前向大家提议今年春节不停工的时候,他心里其实没什么底。因为绝大部分的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工人家都在外地,春节是一年中为数不多可以团聚的日子。但为了保证完成2024年度目标,和冲刺第一季度开门红,他还是尝试提了一句。

  出乎他的意料,许多人当场表示支持,最终超过1/3的管理人员和工人都留了下来。

  “一开始我还担心大家只是人留下、心没留下,工作积极性不高。后来通过观察,发现大家的工作效率之高超出我的预期。”张勇说。

  顺着张勇的视线,海南日报记者看到,项目当前正处于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桩基工程已经完成,土方部分和支护部分也已经建设得八九不离十。工人们正分组作业,进行钢筋绑扎、底板防水、桩芯浇筑等工作。

  “大家都理解,也都想把项目做好。”河南籍工人李长春说。“是啊,在海南过年也挺好,这里暖和。”湖北籍工人徐升毕也补充。

  实际上,这也是48岁的张勇第一次没在山东老家过年。

  2022年,因为看好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张勇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海口,儿子也随他转学到海口。年前,76岁的老母亲为了张勇能够专心工作,特意从山东赶来帮忙照顾孙子。原计划快过年时再回老家,得知张勇要在工地上过年,老母亲也跟着留了下来。随后妻子也从老家飞到海口。

  “在哪儿过年都一样。”老母亲为愧疚的张勇宽心。最终一家四口在他乡完成了除夕团圆的仪式。大年初一一早,张勇又赶回了工地。

  “回老家的工人们元宵节之后就开始陆续返程,到时候我们就要开足马力往前冲了。”张勇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希望项目在安全高效的基础上,还能实现突破和创新,争取拿到优质工程奖。”

  (海南日报海口2月17日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LPWrRR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