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王名志:怀念夏良老师

王名志:怀念夏良老师

怀念夏良老师

文/王名志

1986年9月,我16岁,乡下初中考入淮阴县中学。初进校园,就被橱窗里的喜报吸引,红纸上用毛笔工整书写着一排排应届考取的大学和学生姓名,看着眼馋,也有点激动。有人说,进了县中就算是一只脚踏进大学了,但我也知道另一只脚是否能摆脱地球引力。

爬上双人床的上铺,安顿好简单的被窝行李,一个人在校园转悠,熟悉一下校园环境。突然有人喊:“那位同学,过来,过来。”我扭头一看,一个中年男人,个子不高,圆脸,带着眼镜,浅灰色的短袖衫敞着,里面衬着白色的背心束在淡青色的西裤衩里,脚上穿着一双褐色的塑料凉鞋,看他这身穿着,应该是这学校的老师吧。九月的天气还闷热,他右手捏着短袖衫的衣角,扇着风,圆凸的脑门上渗出了汗。我向四周看了看没别人,确定他是在叫我的。我来到他面前,他指着身边地上立着的口袋,试探着说:“这半口袋米,你可扛得起来?”我有点好笑,心想,你也太瞧不起农村学生了,你要出个题目,我未必做得出来,这半口袋米对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我也不吱声,左手拎着袋口,右手托着袋底,一矮身,把口袋放在了肩上。他笑了,连忙说:“力气不错,跟我来。”他一边走一边问我是从哪里考上来的?我回答说是杨庄中学。他接着说,杨庄出人才呢!某同学是杨庄的,考上了复旦大学,还有一个刘同学今年推荐上了河海大学。我一口气把米扛上教工楼,心想这位老师和蔼可亲,要是能教我就好了。

事实证明,学习对于我来说,真的比扛一口袋米难多了。前脚跨进来,后脚总是拔不动。我就这样充满迷惘,咬着牙,磕磕绊绊,每次考试定的目标都没有实现,实在有点心灰意冷。再看到主道边橱窗里升学榜,感觉那红纸有点刺眼,每次路过,常常是低眉俯首,敬而远之。

高中三年制也是一种套路,当你高一没学好,总是寄希望于高二,高二分班就好了;高二没学好,就寄希望于高三,高三都是名师把关。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活着总要有点希望。

进入高三,果然又换了一批教师。第一节代数课进来一位老师,中等身材,圆脸,带着一副圆眼镜。我一看这不就是两年前让我帮他扛米的那位老师吗?我内心产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不由自主坐直了身子,心里想这或许是缘分吧,希望这位老师能够拯救我的数学成绩呢。下课了一打听,才知道他是夏良老师,也是同班小美女夏晓霞同学的爸爸。

夏老师上课通常准备很多卡片,重要的题型,都书写在卡片上。那时没有幻灯片,更没有现在的多媒体设备。有时一个大题目的解题步骤要抄写整个黑板。每逢代数课,夏老师通常是提前进班级,开始对着卡片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抄写。写到黑板上沿,要踮起脚尖,踩着芭蕾舞步,仰面伸臂,接受粉笔灰的洗礼;写到沿,要扎起马步,躬身曲臂,呼吸熟石灰的清香。满满当当抄完,也是气喘喘而汗涔涔。上课的时候,他就对着解题步骤一步一步引导解释。这种教学方法,对于那些自恃数学成绩较好的同学显得有些呆板,但对于我这样对数学一知半解的学生却如获至宝。这种细致入微,步步为营的教学方法,让我提高了解题水平和答题正确率,也让我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一学期下来,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以前是经常拿着题目请教别的同学,现在也有同学拿着题目请教我了。虽然高考数学成绩没达到我预期的理想分数,但也满意了。

后来聚会的时候,每谈及当时的情形,夏老师总会自豪地说,我们那一届的数学均分史无前例超过了淮阴中学。我想,我这样的数学差生,经过一年时间成绩都有很大提高,夏老师一定是所言非虚的。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想起夏老师音容笑貌依然记忆犹新。2019年国庆期间,毕业30年聚会,我们师生又共聚一堂,把酒言欢,其乐融融。夏良老师从南京回来,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我们一起在清江浦坐着游船观赏里运河风光,河面凉风习习,水波潋滟,言笑晏晏,此乐何极。

分别前,我们还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大家闲暇之余,在群里唠唠嗑,夏老师在群里经常发一些正能量的文章和资讯,诲人不倦,我想他一定是把我们都当做是他的孩子一样,希望我们工作生活一切顺利吧。

2022年,高三班主任杨钦老师溘然离去,我们闻讯太迟,不胜唏嘘。想起曾经师生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写了一篇怀念杨老师的文章发在《淮阴语文》公众号。2022年9月17日11点43分,夏老师给我发来一条信息:“名志你好!请将你的文章《我的杨钦老师》重发给我,可以吗?谢谢!”言辞谆谆,让我颇感惶恐,其时,淮阴语文微信公众号已封,我立即从今日头条搜索到文章重新发给夏老师。我想,夏老师蛰居金陵,一定是又想念曾经在淮阴的人和事了吧。12点02分,夏老师又发来一条信息:“文章写得很好!感人至深。我还想看看你的大作:《儿时那些事》《我的四哥》《小满大寒》,可以吗?”还是那么客气得让我窒息。我又立即从今日头条里搜索一部分发给夏老师,可惜零落不全。我想,这些嘻哈涂鸦若能够勾起夏老师的美好回忆,慰藉一下人在他乡的心情就好了。

人生海海,从流飘荡。每当我从工作的繁冗和生活的琐碎中浮出水面,做个深呼吸,获得片刻的宁静,想起曾经的无知和冲动、艰难和挣扎、喧嚣和彷徨,都会被时间的泥沙抚平。夜阑人静,独自仰望满天夜空,这密密麻麻的看见的或看不见的星星,或许都会对应着曾经过往的点点滴滴。夏老师,你在他乡还好吧?

夏良老师与夫人

来自淮阴语文

编辑:马学民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a0lAyQL.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