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清明.缅怀/清明节,我想起爷爷(随笔)

清明.缅怀/清明节,我想起爷爷(随笔)

文/李固国 图片/李固国

一转眼,清明节又要到了。

爷爷走的时候,已经九十三岁高龄了。本来,他还能多活几年的,可不小心从床上掉了下来,多处骨折了,再加上年龄大了,身体很快垮了下来。

听人说,爷爷这辈子没出过大力,没受过大罪。解放前,村里人少地多,即使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凑合着也不至于挨饿。解放后,他因为上过几天私塾,在生产队里写写画画,相当于半个会计。

我记事的时候,爷爷已经是队里的饲养员。他白天干活,照看牲口,晚上睡在牛屋里,还要给牲口上料、饮水,总而言之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那时候,虽然吃“大锅饭”,但也有一点多劳多得的意思,所以爷爷挣的“工分”就多,相比之下我家比别人日子就好过点。

一到晚上,我就跟着爷爷到牛屋里去睡觉。别看爷爷在外面不怎么言语,可带着我,他的嘴巴就跟打机关枪一般,总有说不完的话。其实,作为孩子的我,对大人的事不感兴趣,而是爱听故事,特别是和狐狸精有关的故事。

在爷爷的故事里,狐狸精不仅长相好,还聪明、善良、温柔,懂得感恩。我当时就想,等我长大了,就找个狐狸精当媳妇,甚至告诉了妈妈。妈妈知道后,极为不满,不仅当面指责了爷爷,还要求他教我识字、算数。

爷爷也觉得自己做错了,就开始教我识字、算数。晚上,牛屋里黑乎乎的,他就用手指头在我手掌上写字,并重复着说这个字念什么。写了几遍之后,我就在他手掌上写这个字。

说到算数,爷爷教的都是十以内的加减法。他会掰着我的手指,按个数叠加或者减少。说真的,我还没有进入学校,就识了不少字,张口就会十以内的加减法,可以说和村里的孩子相比,赢在了起跑线上。

爷爷喜欢木工,但家什太少了,有锯子、凿子、刨子,甚至连墨斗也没有。他干的活,也就是做个小凳子,修理修理家具,捣鼓点别的“玩意儿”。有一次,他做了一个桌子,四条腿不一般高,结果把长的腿锯了一截,才凑合着能用。

不过,爷爷最拿手的,就是拧草鞋翁。他先做好木板,钻好眼,络上细细的麻绳,然后把芦苇缨子浸湿、拧紧,一点点用麻绳压实。为了防止磨脚踝,他还会在鞋口处缝一层绒布。草鞋翁做好了,晒干,里面放一点麦秸,穿在脚上,不怕踏雪,甚至淌水,还暖和。

当然,最让人折服的,还是爷爷的勤劳,院子里、大街旁、胡同边,他见缝插针,种些菜。菜多了,一家人吃不完,再送给邻居点。剩多了,爷爷就骑着脚蹬三轮,拉到集市上去卖,换点零花钱。

在他八十岁高龄的时候,爷爷还种着二亩薄田。他一年四季泡在地里,播种、浇地、施肥、收割也就不说了,甚至大冬天还在地里找草芽,想着多收获一点是一点。

我最后一次见到爷爷,是在前年清明节那天,回家给奶奶烧纸,看到他坐在马扎上,一头白发,耷拉着脑袋,沧桑的脸上满是皱纹,穿着一身脏兮兮的破衣服,扣扭着手指头,一句话也不想说,偶尔叹一声气。想也没想到,这一次竟是和爷爷永别。

爷爷走了。此时此刻,又要到清明节,我深深感触——人间最痛苦的,莫过于亲人的离去。

壹点号李固国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b2KN5ML.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