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科幻新锐访谈丨鲁般:如果有一个永生的机会来到我面前

科幻新锐访谈丨鲁般:如果有一个永生的机会来到我面前

  编者按 

今年10月,世界科幻大会将在成都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幻迷与科幻作家们将在成都相聚。

手机、可视电话、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过往科幻作品中的很多想象已经变为现实,但科幻新的篇章又不断翻起,更多的年轻科幻作家在文字中继续他们的畅想。

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举办之前,红星新闻推出“科幻新锐访谈”,陆续采访风头正劲的青年科幻作家。今天我们访谈的是凭《未来症》和《新贵》等作品连续获得两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的鲁般。

近日,中国新锐科幻作家鲁般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出生于1992年的鲁般,此前刚刚凭借新作《新贵》获得今年银河奖最佳中篇,该作品也参与到了将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揭晓的2023雨果奖的评选投票中。

鲁般被视为一个“出道既巅峰”的科幻新人。包括刘慈欣和王晋康在内的许多科幻名家都是先从短篇或中篇起步,而鲁般的处女作就是一部长篇。

这部名为《未来症》的长篇科幻投给《科幻世界》后,不仅立刻被接受,还获得了单独成书出版的待遇。2021年,鲁般还凭借该书获得了第32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新人奖。

鲁般(受访者提供)

鲁般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部处女作是他“复刻”出来的——复刻此前所有他读过的成功的文学和科幻小说乃至电影,所有曾打动过他的情感和氛围。

一个拥有超级智慧和能力的人

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鲁般是江西人,毕业后在南昌工作,也在那座城市生活至今。他爱喝咖啡,爱猫,爱吃辣椒炒肉配米饭,“顿顿都可以”。

之所以取这个笔名,并没有向能工巧匠的老祖宗鲁班致敬的寓意。“就是玩一个游戏的时候,系统自动给生成了一个,还配了花里胡哨的颜文字。”鲁般说。那个游戏他现在已经不玩了,但这个简单上口的名字,不知不觉被留了下来。

2014年,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的科幻电影《超体》上映,担纲主演的是好莱坞女星斯嘉丽·约翰逊。片中女主露西被毒枭强迫用身体运送一种特殊药物,在此过程中药品包装意外破裂,大量药物随即进入了露西的身体,不想却迅速激发出她大脑的剩余潜能,最终将她变成了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超人类”。

《超体》剧照

吕克·贝松以拍摄科幻电影出名,从早期的《第五元素》到近年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无不令科幻迷神往。这部《超体》的票房也大获成功。但是,和不少观众一样,鲁般对《超体》的结尾不甚满意:大脑开发到100%后的女主给人类留下一只凝聚了天量知识的——U盘,然后就消失在空气里……

“这个故事的结尾本来值得被狠狠展开的:一个拥有超级智慧、超级能力的人,会对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巨大影响?”鲁般说,“我非常想知道‘然后呢?’但是我也知道,吕克·贝松不喜欢拍续集。”

的确如此,直到今天也没有关于《超体》续集的消息。或许一个超人类对人类世界的具体影响,实在也不容易想象?

《超体》剧照

鲁般决定:试着自己展开想象,试着自己构建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某个人类拥有了超智能后,将如何面对自己、面对生活。

他也选择了一个柔弱的女主角,给她的大脑里加入了智能模块,让她在成为一个愈加“完美”的自己同时,也一步步被AI异化。

这是一个“讲烂了的话题”,鲁般说,不算多么新鲜的创意。只是比起如《索拉里斯星》这种描述一个星球表面如脑电波般幻变起伏的“异世界”诡谲想象,他更愿意去写一个我们熟悉的人类世界中人被异化的境遇。

她在脑中植入智能模块 

只为了一场让父亲满意的演讲

但他在这个人与AI共生的旧话题里加入了一个新“梗”,貌似是此前写过相似主题的其他科幻作家们不曾用过的——在第一个故事《Neith》里,女主角桐生雅子为了支持父亲竞选首相,要去联合国大会上演讲。为了能拿出一场精彩绝伦的演讲,她选择在自己脑中植入智能模块。

没有阴谋,没有复仇,只是为了能来场完美的演讲。这个动机乍看之下令人有些疑惑,但当你继续读下去,看到她从小被强势的父亲逼着不断努力,却依然持续遭到批评、打压甚至羞辱的时候,你或许就会明白《未来症》首发成功的原因之一。

它折射出了当下许多年轻人所承受的来自父母、学校、职场乃至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鲁般将这股压力极端化、戏剧化——于是桐生雅子不惜疯狂“自卷”,铤而走险。

科幻作品是极富时代性的类型文学,而《未来症》中拼尽全力只为让父母满意的子女,无疑也是对当下时代症结的一种折射。所以鲁般也说,如果自己10年前写出《未来症》,不一定能出版。

他告诉记者,自从进入科幻圈子后才发现:竟然有那么多如此“硬核”的科幻作家和科幻迷。“虽然《科幻世界》我也看了很多年,但都不敢说自己是正宗的科幻迷。因为我见识到真正的科幻迷是什么样子——他们真的会去看科学期刊和专业论文,密切关注当下的科技发展动向。

鲁般《新贵》英译版在《克拉克世界》上刊登

“比如今年银河奖颁奖的现场,就听到大家在讨论ChatGPT,我开始还以为主要就讨论这个技术会如何影响就业啊生活啊这些。”鲁般笑道,“结果一听,人家都在聊着目前技术发展到了哪一步、哪个实验阶段,大数据要如何支撑才能实现下一步等等,就非常具体非常技术流。”

但文学的内核永远是人,是人性。人的崇高、人的道德、人的欲望、人的恐惧,这些内核千百年都不会改变,只要人类自身还没有真正被AI“改造”。甚至,在雅子的故事里,哪怕她已经被Neith牢牢控制,在最后的生死关头,仅存的那个自我仍会挣扎而出、扭转局面。

足够的希望与足够的恐惧 

让我们“总是贪生,偶尔怕死”

为了赢得父亲和大众认可而不惜交出大脑的桐生雅子,身上有令许多人感觉熟悉的影子。包括作者自己,也在暗暗努力着。从未写过小说、但读过许多小说的鲁般,采用了一种“亦步亦趋”的方式,从他读过的大量东西方文学经典中,摸索写法、揣摩感觉,构筑大量细节和对话,一点点填满故事的构架。

从2020年开始,鲁般在自己的微博上坚持每天发几行日常随笔,有些是对某个场景的观察,有些是生活感想,还有以他的宠物猫的口吻写出的“猫的哲学”,这些都是他的“碎片(partical)”系列,不为集结发表,只为坚持记录。

“我想培养一个习惯,就是让自己每天都能写一点东西出来,而且必须是可以让别人看的文字。就算今天什么感受都没有,也逼着自己写。”他这样坚持了将近两年,直到“突然有一天,觉得不难了,觉得自己无论对什么话题都可以信手拈来写上几句了”,这个项目也就圆满结束。

鲁般发现,很多科幻小说的核心思路,就是将现有的各种社会问题通过想象严重化——十倍、百倍甚至千倍,虚构出的场景就成了科幻小说的背景。“比如全球变暖,气候灾害,海洋污染,等等。”

他最近获得银河奖的《新贵》,就设想了一个人口膨胀问题极度严重的未来世界。在那个虚构的世界里,为了缩减人口,法律会划出一个年龄,如果谁愿意在这个年龄去死,就可以立即获得巨额奖金,成为“新贵”,享受一段有限但富足的人生。

在一个“碎片”里,鲁般曾感慨:因为死亡的时间未知,从而给人们足够的希望和足够的恐惧,让我们放手去做,去生活,又不时提心吊胆。“总是贪生,偶尔怕死;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忒弥斯》里,鲁般也虚构了一个可以让人类以意识的形态实现“永生”的超级存储系统。以各种形式,生命延续着自己。

若有一个“永生”的机会放在眼前

你会抓住吗?

那么,如果真有一个“永生”的机会放在眼前,你会抓住吗?

鲁般说,他会的。虽然有关永生的“诅咒”也是许多科幻小说的题材,但鲁般认为,那只是因为人类从未体验过而已。

“人的悲哀是只能用人的眼光看待世界,但如果能获得永生,就拥有了神的视角。人类所能想象的悲喜孤独和局限,对于这个永生的神来说,就完全不存在了。”鲁般说,“好比如果让蚂蚁来看一个人,它会想哎呀这家伙这么大啊,每天要吃多少东西啊?需要多少只蚂蚁搬多久呢……对吧?它怎么能想象出我们的哲学、情感与矛盾呢?”

鲁般的猫

与此同时,他和许多90后一样,已经拟好了遗嘱,甚至会常常自问:如果我明天就将离开这个世界,会很遗憾吗?

目前的答案是不会。他尽自己所能认真地生活:健身、读书、写作,细品酒和咖啡的香气,和自己的两只布偶猫“咖咖”与“啡啡”亲密相对。

2015年,鲁般第一次来成都,以游客的身份,“成都创造了自己很多特殊的互联网记忆,好多地方都值得打卡。”他说,“坐在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掏耳朵是真的舒服……”

成都慵懒和自在的氛围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这种氛围和科幻也很搭,说不清为什么,就是非常自洽。那种自然而然的态度不是演出来的。”鲁般说,“坐在路边晒着太阳,心中便会隐隐有一种美好的感觉——别担心,还有很多可能性。”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乔雪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l2DM3X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