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打开“孤篷”看世界

打开“孤篷”看世界

读了张静老师的“千古诗情日日新之六”之《依旧青山绿树多》,心中颇多感慨,愿与大家分享几点心得。

《水口行舟二首》其一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扁舟、风雨、江浪、江眠。

思想政治家写诗,不是观景,也不是偶感,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思索,那一颗忧心,在满眼中闪烁,满脑子都是忧天下。不会为风景所动,全都是景为情所动。

不是官船,是孤篷,没有前呼后拥,是二三子,说明遭遇时变,行色匆匆,地位收窄,郁郁不乐,是流放式的出离心绪。风雨,强调了风险犹在,不是阳光丽日,天上的雨与心中的雨交织在一起,在江浪中动荡摇晃,在动荡摇晃中难以入眠。夜问,清醒又纠结,问己也问天,当然也问苍生、问鬼神、问生死、问前途。文人士大夫的夜晚,是大脑与胸怀最贴近的时刻,常常在追问中入梦,在梦中呼唤,在呼唤中惊醒。“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经典的夜问,是风雨飘摇中的深沉叩问,浮想联翩眼睛越来越亮的那种发问。

流放而未能释放,流连而不知所往,那颗心永远飘浮并悬挂着,诗人犹疑夜问,是学问济世的重要表达方式。现在缺少这种思维方式,缺少人文的承载思考,一遇事先对标,“以不征征,其不征也征”(《庄子》),凡是不利自己的全错;然后冲浪,依照自己的逻辑判断不断加深处境的艰难,不愿意把情绪平息下来,希望翻江倒海,又侥幸沉舟侧畔;然后绝望,放弃生存努力,丢掉古仁人处险而忧民,苦难生息的生存担当。“满江风浪夜如何”?蕴含着多少问,多少心思,多少担当,一声问,天下知,一声问,百姓安。皆在苦难之中,夜间的苦甚于白昼,平民的苦,甚于公人的苦,作者流放之途的夜问是苦己恤民,是中国士大夫人文精神的真切体现。

“今朝试卷孤篷看”,“试卷”,是怯、犹豫;孤篷,是遮蔽、隔离,是于心不忍。昨夜已经过去,今天又会怎样?明天还会怎样?这不确定性的沉重,让卷帘的手颤抖,这世界、这河山、这生民,到底如何存在会更好?这风雨,这江浪,这鱼鳖鸟兽,到底能不能相依为命?这种自上而下或者自内而外的流连,是诗人割舍不掉又担当不起的矛盾,是知识分子的真正心疼。

诗人流露出来的寄望是“依旧青山绿树多”,尽管物是人非,但山河依旧,人民依旧,个人去离算得了什么,我们的存在无非是让百姓过得更好一些,如果没有战乱,没有天灾人祸,没有疫情,没有反反复复的内卷,那该有多好。这种流露是人性的善,也应该是治理者与建设者的善,是“生存即绿树”的透彻感悟。中国历代总有那么一些真正的文人士大夫,不断地开通君轻民重、育人树德的文化血脉,才使中国走上新的历史起点。

当今社会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企业商家,立功立德立言是本能,但并不是本性,人的本性是忧天下,忧天下与打天下同样具有完善价值的社会意义和人类意义。专家学者在筹划论文课题的时候、企业家在算计利润的时候,一定要打开“孤篷”看世界,看生民,看青山绿水,护青山绿树,依旧青山绿树是生态,依就青山绿树是生存。(一 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x0awZ9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