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伍连德,他曾经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现在却被遗忘了

伍连德,他曾经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现在却被遗忘了

1910年12月,东北三省爆发鼠疫。伍连德临危受命,被清廷任命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主持防疫工作。

其实早在1910年10月份的时候,疫情就开始了。据《东三省疫事报告》记载,在中国和俄国边境的小城满洲里,有两名从俄回来的劳工,在住的旅馆内暴亡。

随后,和他们在一起居住的房客等人也染上了疫病身亡。接着很快就大范围内流传开来。

据说清廷刚开始并没有委派伍连德前往东北,而是另一个人。这个人也同意去,但是有个条件,他希望朝廷能出一笔钱,安置好他的家人。

因为大家都知道,虽然是去统领防疫工作,但是需要深入疫情区域,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所以要先把家人安置好。

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后来没谈拢,清廷可能觉得这个人要的钱多了点。

于是,在外务部右丞施肇基的推荐下,伍连德临危受命,接下这个危险万分的防疫总医官的职务。

1910年12月24日,伍连德带着助手到了鼠疫的中间,哈尔滨傅家甸。

当时的哈尔滨分为“道里”和“道外”两个部分。道里住的大部分是俄国人和日本人,他们生活富裕、安逸。而道外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住的都是穷苦的中国人。

道外的人口密度很大,傅家甸地区人口尤为密集,所以鼠疫袭来的时候,傅家甸地区很快成了重灾区。

而且傅家甸地区居住了很多山东和天津的劳工,如果他们一旦离开哈尔滨,就会把鼠疫传向全国,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为了找出病因,伍连德下了车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研究工作当中。

几天之后,伍连德决定解剖一具染病的遗体,那时候大部分中国人对现代医学都不了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了怎么还要解剖呢?没有人理解。

但是为了尽快找到发病原因,伍连德顶着社会民众的压力,在旅馆的一间密闭小屋内,秘密进行了解剖。他进行的这次解剖,还是中国首例有记载的病理解剖。

解剖之后,伍连德对脏器切片进行了观察分析,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他很快便发现了鼠疫杆菌,确定了是鼠疫。

接下来伍连德又进一步研究了病体的各个部分,还解剖了土拨鼠的样本,之后确定哈尔滨流行的正是鼠疫,而且会通过呼吸和唾液传播。

弄明白了传播过程下一步按部就班的进行控制就可以了。可是当时俄国日本的一些专家,根本不赞同伍连德的说法。

而且清廷派来增援的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法国人梅斯尼,也不认同伍连德的说法。这个法国人对伍连德很不认同,他认为自己更有资格做这个东北防疫总医官。

为了和梅斯尼发生冲突,伍连德向清廷提出了辞职。

而这时肺鼠疫已经有了顺着铁路往全国传播的趋势,在施肇基的支持下,朝廷决定让伍连德继续担任总医官,召回梅斯尼。

而梅斯尼这时却生病了,他不相信伍连德关于这次鼠疫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的说法,在没有戴口罩的情况下,诊断了几个病人,然后他就得了鼠疫,没几天就去世了。

梅斯尼的死让人们意识到伍连德的说的都是对的,一时间对他的尊重提了好几级。之后伍连德的工作开展的也更顺利了。

为了阻断肺鼠疫的传播,伍连德还发明了专门的口罩,被称为伍氏口罩。他让每个人都戴口罩,防止鼠疫的入侵.

他还提出把病人和健康的人隔离开了,是有效的防治鼠疫的方式。在他的主持下,傅家甸被分成了四个区域,之间进行严格的检查。

而且每个区的居民,要在左臂戴上臂章,臂章分为白、红、黄、蓝,来区分不同区域的居民。不同区域的人不能乱窜,到其他地方去需要申请等。

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播,他还提倡人们进行分餐制。为了避免大家在一个碗里夹菜,互相传染,他还专门设计了旋转餐台,这一设计沿用至今。

随着一系列防治措施的展开,大众的恐慌情绪慢慢的平复了下来,但是每天仍有不少死亡的病例。

是哪的问题呢?所有的方面都考虑到了吗?不一定还有那个地方被忽略了。

有一天,伍连德路过坟场的时候,看到横七竖八放了很多的疫尸。当时死亡的人数太多,导致棺木紧缺,很多因为没有棺木而露天放在那。

这些露天放置的疫尸成了巨大的传染源。

所以,伍连德立即奏请清廷,要求火葬这些露天的疫尸。他的这一建议,又遭到了反对。古代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死者为大,你把尸体烧了这是大不敬。

说法是这个说法,但是形势严峻,在施肇基的努力劝说下,朝廷同意了伍连德的建议。

1911年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一。伍连德在傅家甸坟场,主持了对两千多具疫尸的火葬,共持续了三天。

疫尸火葬之后,主要传染源没了,鼠疫病人越来越少,一个月后,也就是1911年3月1日,傅家甸的肺鼠疫死亡人数降到了零。

随后,东北各个城市也都清零了。到四月底,这场肺鼠疫被消灭了。

1911年4月,在沈阳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大会,中、英、美、俄、德、法、意大利、荷兰、日、奥地利和墨西哥11个国家的三十多位医学专家到会参加。

会上伍连德当选为主席,他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最初伍连德之所以能被临危受命,和他优秀的个人能力是分不开的。

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祖籍广东台山。7岁考入英国人建立的槟榔屿公学。1896年,拿到了英国女皇奖学金,在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学医,他是这个学校的第一个华人学生。

期间他学习刻苦努力,多次获得了学校的奖励。1903年,他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04年底,回到马来西亚槟榔屿,开设了私人诊所。他积极参加华侨社会服务活动。

1937年,伍连德离开中国,回到了马来西亚,之后一直开诊所治病救人。1960年因病去世。

2007年,诺贝尔基金会网站上披露,伍连德曾在1935年,因为“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了土拨鼠在其传播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提名,他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候选人。

英国《泰晤士报》曾这样评论伍连德:“他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没有比他留给世人的一切更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了……”

伍连德曾经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他无愧于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这个称号,从他身上能看到真正的人性光辉!

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y2QyVo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