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中美关系五十年(六)香港金融保卫战

中美关系五十年(六)香港金融保卫战

如前所述,1986年起,是中美关系的转折之年。1988年,李登辉接替蒋经国,出任国民党和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倒向日、美,中国的周边环境进一步复杂化。1989年,美国对中国“经济制裁”。这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和建交以来的首次,实施这一政策的总统,正是担任多年驻北京联络处的负责人老布什。

乔治·布什

转眼进入九十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施压有增无减。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成为美国的眼中钉。在编造了伊拉克士兵虐待科威特“妇孺”情报的两年之后,美国再次编造了“银河号”向伊朗运送化学武器原料的情报,以登船检查的方式恶心中国。1996年,又借势李登辉的分裂言行,制造了台海危机。1999年5月8日,美国的三枚导弹精准地“误炸”了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造成三人牺牲。而威胁最大的,则是处心积虑地掀起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中国人民雪耻的日子。第二天,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很快,刚刚回归的香港就被国际炒家盯上了。策动这波风潮的,是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

香港回归

英国曾经是美国的宗主国。独立后的美国,一方面推出门罗主义政策,将美洲视为自己的后花园;另一方面,鼓吹门户开放政策。所谓门户开放,就是已经自立门户的美国,要求享有原宗主国在殖民地的特权,以求利益均沾。二战之后,美国把英国的墙角挖得差不多了,曾经的老主人变身贴身的跟班。眼瞅着英国的海外领地逐渐丢失,在香港问题上,美国决定帮英国找回面子,让香港随着回归而失去繁荣、陷于萧条之中。

1992年,国际炒家狙击英镑,获利10亿美元。1994年,他们又狙击了墨西哥比索。两次小试牛刀,完成了货币收割的“军事演习”,同时收了英国的保护费和弱化了邻国。在“亚洲四小龙”时期,东南亚地区挣得盆满钵满,国际炒家早就垂涎三尺。1997年7月,他们远征东南亚进行收割。他们的另一个政治任务就是让刚刚回归的香港,在经济上一蹶不振。这样能够让他们的制度优势大放异彩,同时让中国政府无法实现“维持香港繁荣”的承诺。

1997年8月7日,香港的恒生指数达到16,673点的历史高点。国际炒家通过借贷囤积了大量港币,在市场上抛售。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只得大量吃进这些过剩的港币。在抛售港币的同时,国际炒家做空香港股市和期货市场。到1998年8月13日,恒生指数跌至6,600点。1998年8月14日,香港政府以官方身份,携巨额外汇资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大量买入股票和期货合约。1998年9月7日,恒生指数站上了8,000点大关。

永远不能忘却的南联盟大使馆

东亚和东南亚是欧美国家产业转移红利的最大受益地区,但在一场金融风暴中,绝大多数国家瞬间回到原点,大量的核心资产被收购。唯一没有失守的就是香港。香港能够守住,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人民共和国。国际炒家没能收割香港,和香港背后的中国大陆。但他们并不甘心于失败。他们很快启动了新的收割计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2ZEGMZL.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