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答疑 / 历史上有没有开国就很差的皇帝?

历史上有没有开国就很差的皇帝?

有的,很多!如果算上割据政权的话,开国就很差的皇帝人数得数好久。如果只算大一统的开国皇帝的话,只有两个。这两个国家从开国就开始乱了,直到走向灭亡。

第一位:新朝王莽

王莽可以说是一个奇人,他的夺位称帝和历朝历代都不同,父亲早死,一个默默无闻不被重视的庶子,不靠一兵一卒,仅仅依靠自己从无到有一手制造的舆论力量,就收获了所有人心,被人硬生生推上皇位建朝开国,太过传奇。

但是他的传奇来得快,去的也快。王莽建立新朝开始,他的政权就因为一系列骚操作走向毁灭。

推行新政过于着急,没有系统完善的规划

首先就是制度问题,在古代有一种改革的方法就是托古改制,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把当下的制度,政策,名称等等,改的和古时候一致。

王莽是儒家学说典型的狂热分子,他听闻,孔子曾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指代当时的社会风气、制度远不如更加远古的时候。

王莽就把这些话当成了至理名言,他一心想的是:想要让国家更好,就得把制度恢复到夏商周时期,因此他也做了一系列的事情。

一县之地得父母官称之为县令,王莽改成了商周时期的“宰”,各级官员几乎都随之改成了商周时期的名称,导致全国各地的官员阶级混乱,一发生事情都不知道找哪个官。

为了让古代各时期的文化兼容,他破天荒的打造了每个时代的钱币,在国内各地流通。

老百姓买个东西,各种兑换钱币手续就一大堆,换来换去一片混乱,就连王莽自己也因为这个钱的兑换太过麻烦,一个头两个大!老百姓更干脆,直接开始了以物换物的交易方式,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长期的不稳定生活,使得王莽渐渐的失去了民心,反而怀念起了曾经的汉朝,这就为汉朝的重新复起埋下了种子。

为人行事太过迂腐

汉朝经过汉武帝到汉元帝数代皇帝的努力,打的匈奴部落彻底臣服,到王莽时期,两地已经和平相处四十多年,匈奴以大汉藩属国的身份自居,匈奴头领由汉朝皇帝封王,原本挺好的。

可是王莽太过迂腐,他觉得匈奴就是一蛮夷,哪有资格封什么王啊,于是把匈奴头领的王爵降为侯,匈奴头领感到受到了严重的侮辱,于是,和平相处了四十多年的汉匈之间,战火再次点燃了。

对老百姓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王莽严重丧失人心,而他也最终将为自己的迂腐付出沉重的代价。

过于理想主义,从来不考虑现实情况

王莽执政,做人做事过于理想主义,根本就不考虑现实情况,只知道在朝堂上发号施令,也不管这个政令可行不可行,想起一出是一出,前后矛盾,最终导致各种混乱爆发,这种理想主义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井田制

井田制这个制度,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是先进的,是进步的,这也是现在好多人都说王莽是穿越者的由来,可是这个制度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符合国情的。因为各方面条件不允许。

而且王莽的做法太过野蛮,直接平均土地,把土地先收归国有,然后每家按人口给相应的土地,这一步原本没问题。可他是无偿收归土地,直接把那些大户豪门的良田无偿没收,导致大量的富户倾家荡产,这一举措,引起了全国各地世家大族的集体反抗,和王莽水火不容。

二、解放奴隶

但是王莽丝毫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反而越来越离谱。

他提倡人人平等,解放奴隶。这原本也是个好政策,可偏偏他的解放奴隶政策没有后续,不许有钱人家豢养家奴,大量奴隶得到解放,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无田无业人士。

这些人之前做家奴的时候虽然是奴隶,但好歹还有口饭吃,可现在一解放,王莽又对这些人没有一个妥善的安排,导致大量的流民出现,社会混乱不堪,百姓衣不裹腹。

王莽的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得到解放奴隶的感激,反而因为衣食住行没有着落,引得这些人无比的憎恨。

大量的解放奴隶,触动了豪门士族的根本利益,这些人也必然联合起来对付王莽。

三、压榨商人

可是王莽没有一点儿警觉,反而越错越多。

在汉昭帝时期,为了快速恢复国力,把一些产业收归国有,后来到汉宣帝的时候,汉朝国力已经恢复过来,所以又取消了收归国有,还财于民,刺激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是王莽却反其道而行之,几乎把所有商业项目全部收归国有,对商人收取很高的赋税,商人苦不堪言,对王莽痛恨不已,导致经济迅速崩盘,百姓更加民不聊生。

此时的王莽可以说已经众叛亲离了,他当初建国称帝,是因为众望所归,民心所向。

可是他当皇帝后一系列荒唐政策的实施,迅速的将所有人推向了对立面,只要有人稍加引导,便能团结在一起推翻他。

王莽的一系列政策若是放到现代社会,或者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有可取之处的,很多人都怀疑王莽是个穿越者,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他偏偏生不逢时,在古老的汉朝,他的所作所为太过超前,不得人心,注定被消灭。

可是后来人没有吸取教训,王莽虽然是开国就很差的皇帝,但他并不孤独,因为在三百年后的晋朝,出了一个和他一样差的开国皇帝:司马炎。

第二位:晋朝司马炎

司马家建立晋朝可就没有王莽那么容易了。司马懿含辛茹苦的隐忍了几十年,熬死了曹家四代人,又暗地里笼络各世家大族,双方合作,达成利益同盟。才能成功发动高平陵政变,掌控曹魏大权。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更进一步,彻底掌控了曹魏皇帝,甚至杀害魏帝。

又派邓艾、钟会灭亡了蜀汉。司马昭准备妥当了一切,离夺取曹魏政权一统天下称帝,就差临门一脚了。可是司马昭没有当皇帝的命,在这个关键时刻暴毙了。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成功捡漏,开创晋朝,魏蜀吴三家归晋。

但是司马炎并没有什么治国理政的才能,所以,晋朝没有盛世,从他当皇帝开始,一系列政策,直接把晋朝带向了死亡之路。

一、向世家妥协

从晋朝开国,司马懿和世家大族合作的后遗症就发作了。

那些人相助司马家夺取曹魏大权,司马懿帮世家大族大量安插家族人员,担任朝中和地方上的重臣,并且为他们提供各行各业的便利。

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掌权的时候,世家大族已经根深蒂固,想要拔除难如登天。

所以,司马炎称帝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世家架空了。

好多政策他都无法独自决断,世家大族的势力遍布全国各地,一旦翻脸,晋朝顷刻间土崩瓦解。

司马炎只能不断的向世家妥协,让出更多胜利的蛋糕。

晋朝百姓没有得到休养生息,就被世家大族的这些吸血鬼开始了更加厉害的压榨,而且是名正言顺理所应当的压榨。

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晋朝国力没有得到恢复,反而快速衰败。

这种局面,司马炎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能听之任之。甚至,他还能火上浇油。

拗不过世家大族也就算了,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徐徐图之。万一后人出个雄主明君,或许能改变现状。

二、司马炎选储君,目光短浅

可惜的是,司马炎建立的晋朝等不到那个时候。

作为一代开国帝王,他完全没有相应的胸襟气度和远大格局。

为国家选择储君竟然不从大局出发,而是从个人感情来决定。

就因为对发妻的偏爱和补偿,以及对儿子的偏爱。所以选了一个痴傻子嗣继承皇位,也就是晋惠帝。

晋惠帝称帝后,全国发生灾荒,百姓水深火热,饿殍遍野,易子而食,急需救援。当臣子禀报灾情时,晋惠帝竟然问出了一句“千古名言”让后世传颂:

百姓饥饿,何不食肉糜?

(百姓没有粮食吃太饥饿,为什么不吃肉粥?)

这得是多么痴呆的傻子才能说出来的话?

但偏偏就是这种人,却是开国皇帝司马炎在私心作祟下,为晋朝选的太宗皇帝,何其可笑?

不管那个朝代,都是太祖打江山,太宗兴江山,责任重大。但是晋惠帝能兴江山吗?不能。他不把国家摧残的丝毫不剩,恐怕都是司马家积德了。

然而,司马炎的昏招不止如此,他把治国无能的短视和无知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再次为帝国的灭亡安装了一个加速器:分封藩王。

三、分封诸王

司马炎不懂得权衡利弊,只是针对曹魏灭亡的原因,就大肆分封实权亲王。

他认为曹魏政权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曹家亲王太少,而且都聚集在洛阳一个地方,没有实权,才会被他们司马氏一锅端。于是司马炎自认为很高明的大肆分封诸王。

不仅追封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为皇帝,还从司马懿一辈的所有堂兄弟在内开始向下数,将所有的司马氏子弟封为藩王,就藩全国各地,手握重兵,兵精粮足,埋下了内乱的种子。

而且这些人没有什么真材实料,只知道贪图享乐。整天贪图享乐,和世家子弟斗富,全国形成了奢靡浪费的风气,攀比成风,国力迅速衰败。

经过司马炎这些胡乱操作,晋朝的灭亡彻底走向了倒计时。

但是司马炎运气好,命短,没有撑到晋朝灭亡的时候。

司马炎死后,晋惠帝昏庸痴傻,大权旁落,朝堂乌烟瘴气,世家大族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藩王们养兵自重,无视朝廷法度扩充实力,生活奢华攀比成风。

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愚蠢恶毒,由她领头直接引发了宫廷大乱。

藩王争相夺权成为权臣,彼此征伐,厮杀不休,各方势力全都卷了进去。

汉末三国战乱留下的创伤没有得到恢复,反而进入更乱的时代,最终耗尽了中原仅存的力量。

然而,这些人为了权力已经丧心病狂,谁也想不到,他们在耗尽自己的实力后,竟然求助于胡人。

许以好处,让胡人纵兵南下,马踏中原,汉人百姓被打入了无尽深渊,五胡乱华,神州陆沉,迎来了华夏有史以来最为黑暗的时刻,有亡族灭种之危,司马一族的罪孽罄竹难书。

此时的晋朝是否存在,早已微不足道,也没人关心了。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每个华夏儿女,都要为了华夏民族的生存而奋斗,这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

幸运的是我们华夏民族传承不灭,任何时代都不缺力挽狂澜都铮铮铁骨。

先有冉闵杀胡保存了汉人火种;后有大隋一统,汉家再次崛起;再有大唐盛世,我们华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说一千道一万,不管是王莽也好,司马炎也罢,他们开国后,国家之所快速走向灭亡,是因为他们忘了一个关键:得民心者得天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508zrX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