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答疑 / 当时如果是慈安太后笑到最后,历史会改变吗?

当时如果是慈安太后笑到最后,历史会改变吗?

慈安太后的能力完全不逊于慈禧太后,只是慈安死的太早(于光绪七年暴卒于钟粹宫),而且也死的有些蹊跷,导致“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变成慈禧一人独断专行,最终大清朝在风雨飘摇中走向覆灭。如果慈安太后能活的更久点,慈禧便不敢那么张狂,历史可能就真的改变了。


慈安太后出身名门,她是满洲镶黄旗人,钮钴禄氏,父亲乃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16岁的慈安于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以选秀入宫,四月进封贞嫔,五月晋封皇贵妃,六月即诏拟为正宫皇后,短短四个月就实现从妃嫔到六宫之主的大跳跃,其成为皇后的速度之快,清朝无出其右,这也足以可见咸丰皇帝对慈安是真爱。


咸丰十一年(1861年),文宗驾崩,穆宗载淳继位,穆宗的生母就是慈禧。由于载淳年幼,慈安与慈禧两宫同临朝“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同治元年(1861年)四月上徽号:慈安太后。是时,孝贞、孝钦两宫并尊,但由于慈安是先皇正宫皇后,一国之母,慈禧当时位阶皇贵妃,诏旨称慈安为“母后皇太后”、慈禧为“圣母皇太后”以别之。慈安居东苑,慈禧住西所,东为贵西次之,由此可见当时满朝上下都认同慈安高贵的身份,虽然慈禧“母凭子贵”,但是她与慈安始终身份有别。


一直以来慈安太后给人的都是一种过于忠厚老实、缺乏政治才干、事事依赖慈禧的印象。发动“辛酉政变”,慈禧联手恭亲王奕诉绊倒顾命八大臣,慈安也只是表示赞同,但并没有参与到整个政变过程。但事实上,慈安在气质、修养、人品上都完全胜过慈禧,慈安看似无心政事,悠游后宫,事实上她手握着当时最大的权利,无时无刻不在看着慈禧所作所为,并利用手中权利对慈禧诸多限制。


咸丰皇帝于热河行宫染病不起,自知不久于人世,他死后,太子载淳将继承皇位。咸丰对慈禧是早有防备的,知道慈禧有野心,权利欲极强,于是提前做准备,密诏皇后慈安到身边,授以机密,给她一道密旨,让她临机处置任何人特别是有可能“恃子不法”的慈禧的最高权力。并给予皇后“御赏”大印,另外,给予皇长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代为掌管)。这两方印章非常重要,顾命八大臣所拟任何诰旨都要加盖这两方印章,这恰恰就是为了防备顾命八大臣以后尾大不掉专擅朝柄。从咸丰召慈安临终嘱托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帝、后之间感情深厚,彼此亲密互信,这一点,慈禧是永远奢望不了的。


同治年间的大太监安德海是慈禧的亲信,深受慈禧宠信。安德海倚仗慈禧的宠信势焰熏天,连同治帝都要让三分,同治八年(1869)八月,他借到江南置办龙衣的机会,沿途大肆索要给养,甚至召训地方官,将“太监不得出宫”的铁律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山东巡抚丁宝桢一上奏,虽然慈禧有意袒护,但慈安“立命诛之”。慈安明正法典,公私分明,即便是慈禧的亲信之人,但法不容情,慈禧也奈何不得。


慈安虽给人无心政治,只知锁居后宫的感觉,但事实上她能力完全不输慈禧。内朝她倚重奕诉、文祥、倭仁等贤臣,外廷她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优秀的汉军将领。“同治中兴”是她联手慈禧及这些优秀的国家栋梁之才取得的成绩。慈安不怒自威,一国之母后的威严尽显,慈安在世时慈禧始终不敢乱来,可以说慈安若能笑到最后,大清朝可能不至于这么快覆灭,历史就真的会改变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EeBvNq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