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降臣杀主、斩草除根”的吴三桂

“降臣杀主、斩草除根”的吴三桂

300多年前,有人用文字记载的吴三桂是一个充满激情、才华、能量的男人。但之后,用来形容吴三桂的文字就远远不止这些了,取而代之的是另外儿几个更能让世人铭记于心的标签:降臣、汉奸、忘恩负义、卖主求荣.…..

不得不承认,吴三桂实在是一个“审时度势”的奇才,总能鸟瞰大局地运筹自己下一步棋的走法,并且在行动上快速而决断,从不拖泥带水。在那硝烟弥漫的战火之中,自降了李自成背叛了大明之后,过了仅仅5天的时间就又背叛了李自成而投降了大清。不但叛、降了,而且还要对曾经誓死效忠的主子斩尽杀绝、斩草除根之势。岂止一个狠字了得?

吴三桂

世人对吴三桂处死永历的决心之大很是不了解。怎么说曾经也是同朝故人,而且,康熙帝为了照顾吴三桂是前朝臣子的特殊身份,还在诏书里特别给了他台阶下,对他说:“若势有不可,慎勿强,务详审斟酌而行。”

虽然明朝已亡,可是朱氏子孙一直没有放弃光复的努力,民间仍有百姓在追忆着自己之前所在的朝代,所以,明朝的残余在江南又建立了南明政权。只可惜这个势单力薄的小朝廷在危机之下也仍是改不了窝里斗的老毛病,成天忙于争权夺利,结果被清军追得整日东逃西窜。大清朝的王土之上再也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不得已逃到了还是蛮荒之地的缅甸,才算保住了一条命。

永历这个人虽然微不足道,但是他的身份却着实让康熙操了不少的心。虽然灭了鳌拜、掌了实权,这个风华正茂的皇帝却也不是十分省心,全国各地“反清复明”的组织就是皇位坐不踏实的主要因素之一。永历这个身份使得以“反清复明”为目标的各支武装有了可以奉为正朔的统帅对象。永历这个人如果彻底消失,就标志着清朝扫除了最后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朱明遗脉,从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朱明王朝的彻底灭亡。只有明朝遗脉彻底灭亡,康熙才能真正睡个安稳觉。

永历皇帝

吴三桂这时已年过六十,大荣大辱历练过来,只想着怎么在自已这一亩三分地上安享晚年了,稳住康熙对自己不起杀心是最主要的目标了。而为了得到康熙对这个外臣、还是个叛徒的信任,杀了前明永历帝不能不说是个表忠心的最好时机,这也是吴三桂不远万里追到缅甸也要取永历性命的原因。

陈圆圆

虽然这个苟延残喘的永历为了保住性命已经逃到了荒蛮的缅甸间,但是,他特殊的身份导致了他的最终结局是不会因为地理位置的远近而改变的。吴三桂作为降臣,虽然给新主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却并没有得到那个年轻有为的康熙的信任,只有做出更加让康熙钦佩的事情,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永历就成了吴三桂翻身的机会,而吴三桂也下定了决心要破釜沉舟去抓住这个机会。所以,吴三桂宁可顶着彻底遗臭万年的骂名也不可不杀这个永历。

于是,吴三桂顶着巨大的压力给康熙上折子,在康熙反复表示没有必要杀掉永历的情况下,他要求入缅扫灭南明残余。最后“终于”说得康熙皇帝动了心(实则也不失为是康熙对吴三桂的一种试探)。于是,吴三桂率领大军又踏上了为清廷效命的征程。

事实证明,投靠缅甸时所投入的金银财宝都白花了,这个小国并没有给予永历更多的庇护。一个小小的缅甸怎么能抵挡得住势如破竹的清朝大军?把朱家子孙斩尽杀绝势必是木已成舟的事了。虽然期间也出现了一场由朱由榔亲笔致书吴三桂的插曲,但是仍然没有减缓永历的死亡速度。

“将军本朝之勋臣,新朝之雄镇也。世膺爵秩,藩封外疆,烈皇帝之于将军可谓甚厚。讵意国遭不造,闯逆肆志,突我京师,逼死我先帝,掠杀我人民。将军缟素誓师,提兵问罪,当日之本衷原未尽泯也。奈何清兵入京,外施复仇之虚名,阴行问鼎之实计。红颜幸得故主,顿忘逆贼授首之后,而江北一带土宇,竟非本朝所有矣。南方重臣不忍我社稷颠覆,以为江南半壁,未始不可全图。讵鸾舆未暖,戎马卒至。

闵皇帝(指弘光)即位未几,而车驾又蒙尘矣。闽镇兴师,复振位号,不能全宗社于东土,或可偏处于一偶。然雄心未厌,并取隆武皇帝而灭之。当是时,朕远窜粤东,痛心疾首,几不复生,何暇复思宗社计乎?诸臣犹不忍我二祖列宗之珍祀也,强之再四,始膺大统。朕自登极以来,一战而楚失,再战而西粤亡。朕披星戴月,流离惊窜,不可胜数。幸李定国迎朕于贵州,奉联于南(宁)、安(隆),自谓与人无患,与国无争矣。乃将军忘君父之大德,图开创之丰勋,督师入滇,犯我天阙,致滇南寸地曾不得子然而处焉。将军之功大矣!将军之心忍乎?不忍乎?

朕用是遗弃中国,旋渡沙河,聊借緬国以固吾閨。出险入深,既失世守之江山,复延先泽于外服,亦自幸矣。迩来将军不避艰险,亲至沙漠,提数十万之众,追茕茕羁旅之君,何视天下太隘哉!岂天覆地载之中,竟不能容朕一人哉!岂封王锡爵之后,犹必以歼朕邀功哉!第思高皇帝栉风沐雨之大下,朕不能身受片地,以为将军建功之能。将军既毁宗室,今又欲破我父子,感鸱鸮之章,能不惨然心恻耶?将军犹是中华之人,犹是世禄之裔也。即不为朕怜,独不念先帝乎?即不念先帝,独不念二祖列宗乎?即不念二祖列宗,独不念己身之祖若父乎?

不知新王何亲何厚于将军,孤客何仇何怨于将军?彼则尽忠竭力,此则除草绝根,若此者是将军自以为智,而不知适成其愚。将军于清朝自以为厚,而不知厚其所薄,万祀而下,史书记载,且谓将军为何如人也。朕今日兵单力微,卧榻边虽暂容鼾睡,父子之命悬于将军之手也明矣。若必欲得朕之首领,血溅月日,封函报命,固不敢辞。倘能转祸为福,反危就安,以南方片席,俾朕备位共主,惟将军命。是将军虽臣清朝,亦可谓不忘故主之血食,不负先帝之厚思矣。惟冀裁择焉。”

终日逃亡、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的永历皇帝想凭借一封文采斐然的信来软化弃明降清的吴三桂,未免有些过于天真。读罢这封信,吴三桂只不过是神经紧了一下,而大军前进的步伐丝毫未减速。

缅甸各方面都是不能和大清抗衡的,连稍作抵抗都不曾有,就乖乖地给吴三桂让出来一条斩杀永历的通道来,吴三桂带着几名护卫轻松地进入了永历在缅甸的住所。没过几天,吴三桂就丝毫不恋旧情地把明朝皇室的这根独苗给杀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O04A6Ld.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