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答疑 /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为什么最终是刘湘胜出了?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为什么最终是刘湘胜出了?

刘湘之所以能打败杨森、刘文辉等一票川中军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总能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正确的站队。即便偶尔也有错误判断,也能及时调整,让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而反观他的对手们,大局观要差远了。

四川军阀混战起源于护国战争,当时川系军阀的两个大佬是熊克武和刘存厚。他俩其实都是同盟会成员,但熊克武亲滇黔军阀,刘存厚亲北洋政府。所以这个时期的混战,实际上是北洋政府和滇黔军阀主导的混战。而四川军阀被迫要选边站,要么支持北洋政府的代理人刘存厚,要么滇黔军阀的代理人熊克武。不能搞墙头草。

其实从这就可以看出,川军内战看似是四川军阀混战,但各个军阀背后都是有川外大军阀的支持。哪个川系军阀傍的大腿粗,往往就会在混战当中占有主动权

在这一时期,刘湘还只是小弟,没有成为头牌军阀。他当时的大哥是熊克武,并且还是熊克武的头号小弟。

民国十年,熊克武在刘湘、但懋辛、刘成勋等人的支持下,击败了刘存厚。成为四川军阀的唯一老大。刘湘由于在打败刘存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被熊克武推举为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

此时的刘湘可谓是风光一时,旗下统辖八万大军,实力与熊克武不相上下,堪称是川军新生代军阀中的杠把子。

但是刘湘毕竟还是太嫩了一点,由于他的势力急速膨胀,因而被熊克武所忌惮。为了麻痹刘湘,熊克武主动让贤给刘湘,推举刘湘为川中老大。

然而这只是熊克武以退为进的策略,目的就是让刘湘掉进他设计好的陷阱里。果然,当时还太嫩的刘湘不出意外的中了计,被熊克武暗中拆台,被迫下野。

刘湘辞职后,也暗中部署人马,准备把熊克武打垮。但是刘湘的部署还没有完成,他手下的杨森就率先对熊克武开战了。这一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川军第一、二军内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熊克武军中担任旅长的刘伯承在战争中大发神威,以一个旅的兵力击垮了杨森两个师,配合主力部队,打得杨森直接投靠了北洋大佬吴佩孚。

事后,刘湘被迫解除所有职务,回到了乡下老家避嫌。此时的刘湘,可谓是他一生当中最低谷的时候。而这一切,就是被杨森那个猪头给拖累的。

不过刘湘的这个低谷期也没有持续太久。由于熊克武一派在战后因为赏罚不均,导致熊派内部内讧不断。直系大佬吴佩孚见有机可乘,就出钱出枪,支持当时依附在自己门下的杨森和早已经下野的刘存厚杀回四川,起兵讨伐熊克武。

至刘存厚兵败后,吴佩孚一直就想再次杀回四川,只不过没有机会。但是这次熊克武集团的内讧,给了他一个天赐良机。

为了彻底打垮熊克武,吴佩孚亲率大军赶到湖北宜昌前线督战,并且还电请刘湘出山协助自己。刘湘也不是给脸不要的人,便随即宣布出山,起兵协助吴佩孚。

由于强敌压境,再加上直系军阀的干涉,熊克武便只好宣布下野,偷偷去到广东寻求孙中山的支持,并在孙中山的支持下,又率部杀回四川。不过由于没打赢,只得灰溜溜的退出了四川。他的这次退出,是永久性退出。此后的四川军阀混战,与他这个老牌军阀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熊克武被挤出四川后,被直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省军务督理刘湘为川滇边防督办,邓锡侯为四川省长,刘存厚为川陕边防督办。原本只是师长级别的杨森和邓锡侯等人也开始成为了独霸一方的大军阀,与刘湘平起平坐

不过,由于杨森是吴佩孚的代理人,有直系给他撑腰。因此杨森此时的地位是比刘湘要高一点点的

刘湘毕竟是做过大哥的人,杨森这个曾经是他小弟,现在抱上吴佩孚粗腿就敢爬到了他的头上撒欢的人,他岂能忍?

于是从民国十四年开始,刘湘就如同当初的熊克武一样,推居幕后,在暗中发展倒杨森的势力。

刘湘在倒杨联盟形成规模后,便致电北京北洋政府,要求将杨森调到北京任职。当时北京政府已经是奉系执政了,杨森知道自己去北京肯定是被软禁的下场。因此便故意赖着不走,主动挑起战争,决定以武力打败刘湘集团,统一四川。

这一战,杨森先是大胜。但是刘湘也是早有准备,他一方面联络黔系军阀袁祖铭,让他出兵攻击杨森的后方,另一方面暗中收买了杨森手下的王缵绪反正,导致杨森大军全面崩溃,再次逃到湖北投靠吴佩孚。

然而历史再再一次重演,由于倒杨联盟分赃不均,刘湘和贵州军阀袁祖铭闹掰。为了驱逐黔军,川军二流军阀邓锡侯、田颂尧等人电邀杨森回重庆主持大局。刘湘见自己势单力薄,便和杨森宣布和解,共同驱逐赖在四川不走的黔军。

刘、杨二人合力驱赶黔军出川后,划分势力范围。杨森控制川东,刘湘控制川南,势力不相上下,两人彼此都想吃掉对方,但也都吃不掉对方。

然而正当两人都在积蓄力量,企图吃掉对方的时候,却爆发了一件大事件,打断了两人的梦想——广东革命政府宣布誓师北伐。


前面说过了,川军内战虽然看似是四川军阀内战,但其实各个军阀想要立足,必须要有川外大军阀的支持才行。国民党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武汉,打得北洋军节节败退,四川军阀都是看在眼里的——谁的大腿粗,一目了然。

因此就在北伐军进逼南京的前夕,四川军阀纷纷投机革命,派代表与北伐军联系。国民政府为了拉拢川军,便派代表入川,晋封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七人为国民革命军军长。四川军阀见大势所趋,遂集体表示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全部加入了国民党。

不过,归附国民政府并没有改变四川军阀混战的局面。因为北伐战争结束后不久,国民党自己就开始内战了。川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是积极的选边站,继续混战。

第一次混战是杨森、刘湘、邓锡侯、刘文辉四人大战。起因是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分裂,南京的蒋介石忽悠杨森和刘湘去打武汉国民政府。刘湘长了心眼,他就没出兵。杨森是记吃不记打,一而再,再而三的中招,傻乎乎派兵出川。结果被叶挺率部一个反击,损失了大半人马。

就在杨森率残部回川时,刘湘乘机派兵挡住了他的归路,不让他回川。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湘还没有得意多久,他的老巢也被邓锡侯和刘文辉给围了。于是刘湘和杨森和解,两人回师攻打邓锡侯。经过两人的合击,才算是化解了这一次危机。

第二次混战是杨森和刘湘的混战。这一次大战也是蒋介石造成的。当时杨森刚刚联合刘湘打退邓锡侯,回到四川屁股还没坐热,被北伐军打败的下野闲人吴佩孚来投奔他。由于此前杨森两次下野都是投靠吴佩孚,吴对他也都都很好,所以此次吴佩孚来投,杨森对吴也是投桃报李,很是照顾。结果由于事情泄露,被蒋介石知道了。随即蒋介石下令免去杨森的一切职务,让杨森下野。杨森手握兵权,当然是不答应了,所以蒋介石又让刘湘打杨森。

刘湘得到蒋介石的电令,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收买杨森手下的四个师长倒戈,导致杨森军中爆发了内战。

虽然最后倒杨联军被杨森击溃,刘湘借四部倒杨的目的未能达到。但刘湘坐收渔利,得到了杨森手下范绍曾的一个师,以及杨森在长江北一线的所有防地。(范绍增就是著名的傻儿师长)

杨森势力大挫后,刘湘成了唯一的老大。他与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协议,搞了一个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由他担任委员长,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邓锡侯、田颂尧为委员,负责全川的裁军工作。(其实这个裁军也是在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当时全国都在裁军)

但是,由于刘湘等人故意把川军其他各部屏之于外,想借裁军之名打压其他军阀。因此当裁军的协议签署后,被排除在外的将领纷纷表示不服,这些人在杨森的主导下,成立了一个国民革命军同盟各军军事委员会,简称为“八部同盟”。由杨森担任主席,李家钰和陈书农担任副主席,共同对付刘湘。

这八个军阀开了一次大会后,决定组成联军向刘湘进攻,发动“下川东之战”。

这一战,刘湘和刘文辉大败杨森联军。杨森率余部逃入李家钰的防区。刘湘则连克梁山、忠州、万县等二十三县,尽收杨森下川东防区,收编了杨森近三万人,势力大振。

八部同盟在反刘湘失败后,决心报复,共推李家钰为总指挥,决定不惹刘湘,兵分三路进攻刘文辉在资中、内江的防区,发动“上川东之战”。这一战又是刘文辉部大胜,势力大增。此后四川便进入了“二刘”时代。

这个时期的刘湘和刘文辉各自拥兵十万,相互都吃不掉对方,于是双方都把目光盯到了四川省外,在外面找靠山。当时正是中原大战,川外有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四大军阀。

刘文辉眼拙,先是傍李宗仁的大腿,后来又傍冯玉祥和阎锡山大腿。总之就是所有大佬全抱一遍,就是不抱蒋介石的大腿。

而刘湘则是老谋深算,他坚定的抱的蒋介石大腿,只拥护蒋介石一人。结果当中原大战蒋介石获胜后,刘湘因为两度拥蒋,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支持,而刘文辉两度失算,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虽然刘文辉因为手握手握大军,还能保住四川省政府主席一职,但他已经被蒋介石视为要消灭的异己了。

民国二十一年,刘湘在得到了蒋介石的武装支持后,决心与刘文辉开战。在开战前,刘湘尽力拉拢和收买川军将领,壮大自己的阵营。并且还利用刘文辉与田颂尧、邓锡侯的矛盾,拉拢二人反对刘文辉。当一切都准备好以后,双方正式开战。

民国二十一年十月,二刘大战正式爆发。这是民国四川军阀规模最大的大混战。战线绵亘千余里,川北、川西、川南都是战场。战火纷飞达一年多,四川大小军阀,杨森、田颂尧、刘存厚、李家钰、罗泽洲、邓锡侯等部均卷入其中。双方总计投入兵力约三十万人,死伤约六万余人,耗资五千万元,四川人民的惨状可想而知。

战争的具体过程省略,反正结果就是刘湘取得大胜,但顾念叔侄之情分,不忍置刘文辉于绝路,将川西南的雅安、荥经、天全、芦山、宝兴、名山和洪雅等县划给刘文辉,让他在西康一隅有个立足之地。

而刘湘则占有川东、川南、川西地区的八十余县,军队扩展至二十余万人,登上了四川霸主的宝座,从而结束了长达十七年的四川军阀混战历史。

总的来说,刘湘能最终取胜,靠得就是他的大局观和眼力劲。川中军阀普遍“短视”,经常抱错大腿。但刘湘不同,他总是能在川外大军阀中找到真正的大腿,并紧紧抱住,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

比如西安事变时,很多军阀都以为蒋介石必死无疑,公开的宣称应该处死蒋介石(比如韩复渠),其实这是很短视的行为。而刘湘就很聪明,他一直都坚持拥护蒋介石。即便蒋介石逼他裁军,要剥夺他的四川王,他表面上也是举手表示支持,不会跟蒋介石直接硬钢。

不过凑巧的是,就在川军裁军会议的第二天,卢沟桥事变爆发了。既然日本鬼子打进来了,也就不可能再裁军了。于是刘湘便号召川军出川打小日本,他本人带头出川,病死在武汉,没有死在四川老家。也算是用实际行动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Y2xz7M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