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答疑 / 萨达姆兵败如山倒,14万最精锐卫队最后为何溃不成军?

萨达姆兵败如山倒,14万最精锐卫队最后为何溃不成军?

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军队不但腐败,还按照跟萨达姆的亲近程度,分了三六九等(不同于常规的任务分类)。头等是共和国特别卫队,待遇好,地位高,装备精良;第二等是萨达姆敢死队,待遇等各方面稍逊前者;第三等是一般正规部队,待遇和地位低,他们的收入只有前面两支队伍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军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还不被萨达姆信任,,整天过的提心吊胆的,部队装备也差。

这就如同我工作的学校,有事业编制、人事代理和劳务派遣三种类型的老师,待遇也自然也有明显差距。然而,事业编不乏专科学历,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劳务派遣反倒都是清一色的硕博研究生。难道指望劳务派遣的老师们和事业编的老师一样程度的热爱学校,崇敬伟大的学院领导吗?

正应了咱们常说的那样“不患寡而患不均”,待遇上的明显差别,让这些部队在某种程度上互相仇视,更别提什么协同作战了。

加上美国从海湾战争开始,十几年如一日的渗透,搞离间、心理战,还有长期的国际经济制裁与武器禁运政策,伊拉克已经濒临国家经济崩溃、信念崩溃,民心、军心崩溃的边缘。此情此景下,更让那些不太受待见的军队感到跟着萨达姆实在没有出路,不如在美军的利诱下见好就收。

更恶劣的是,萨达姆搞帮派政治,动不动就把认为不乖和“疑似不乖”的军官和其手下的士兵“血洗”一场,让整个伊拉克军队系统人人自危,派系间缺乏团结。那些在镜头前宣誓效忠,要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萨达姆和伊拉克的忠君爱国的彪悍官兵们,实际上,私下里早就各怀鬼胎,不少人觉得,美军过来也就是“改朝换代”,犯不着为萨达姆家族王朝往死里拼命。比如,驻守伊叙边境安巴尔省的伊拉克陆军西部战区司令,因为被排挤,早就暗中不满,坐等美军压境,没开一枪,就直接领着部下集体投降了。

祖哈伊·塔利伯·阿伯德·萨塔尔,伊拉克军事情报局局长,出身于忠于萨达姆的一个邻近部族,2003年4月23日主动找到巴格达的美军去投降。诸如此类的不战而降的事件,简直是数也数不清。

这导致,战争开始时,在美军的现代立体化战术下,缺乏某种情怀的伊拉克军方指挥立马陷入混乱。受困于美军的电子干扰,有的部队联系不到上级,左等右没有指令,干脆就直接投降算了。甚至一部分伊拉克空军军官被收买,把战斗机故意藏了起来,许多防空部队得到的命令是不要打开雷达,主动让出了制空权。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萨达姆最为得意的炮兵部队的战斗能力根本就没机会发挥,望着手头老旧的军备,也觉得没什么抵抗的大劲,随大流,军官带着属下部队也直接降了。

实际上,成建制的投降方面,也有萨达姆他老人家的战术失误。鉴于海湾战争大规模集结而遭到重创的教训,已经彻底失去制空权的萨达姆为了避免电讯联络暴露目标和意图,只得把权力层层下放,命令部队以连、排为单位“”。但是,由于军心涣散,装备落后,加之大轰炸起到了“震慑”效果,“斩首行动”产生了分化作用,化整为零的伊军官兵队伍往往会自动弃甲溃散。  

就这样,伊拉克40万大军,开战的头两周就迅速崩溃。

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号称14万的“共和国卫队”呢,这可是萨达姆的亲卫军,从他老家精挑细选出来的“死忠”,竟然也没打上几枪,就离奇消失。其中缘由,至今众说纷纭。

其实,开战之初,共和国卫队曾被萨达姆给予厚望。萨达姆一直信心满满的吵吵着要用巷战的形式对抗,指的就是要让共和国卫队利用主场优势,在近身战中“教训”美军。

(早先计划中的首都防务安排,共和国卫队是主角)

因此,原本计划首都巴格达就是由共和国卫队保卫的。但随着战争出乎意料的进展,普通正规部队几乎都降了,大量的敢死队也不知道跑哪去了,萨达姆只得分散兵力,派遣了四个共和国卫队师(巴格达师,麦地那师,纳布查得乃扎师,汉姆莫拉比师)跑到巴格达南方构筑了两道弧形防线。

结果,大部分共和国卫队以已之短攻敌之长,在几天内就被打到溃不成军,也降了,美军顺势直逼巴格达。更糟心的是,萨达姆最信赖的表兄弟、负责守卫巴格达的共和国特别卫队司令马希尔·苏菲安·提克里蒂,在拿了美方2500万美金后,带着共和国特别卫队将军阿里·阿卜杜勒·拉希德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塔希尔·贾利勒·哈巴什一起“组团”投降美军。

这样,丧失了共和国卫队防守的巴格达,只剩一些常规部队和民兵志愿者与美军展开巷战,针对美军的信息化作战模式,他们毫无应对经验。于是,巴格达很快就被美军攻克,想看一场惨烈“恶战”开开眼的全球吃瓜群众们,都大失所望。

而此时,号称要在首都是坚持打巷战,重创美军的共和国卫队们,除了麦地那师表现出了阿拉伯人血战的英勇外,其余的几乎早已经不见踪影。

据多年后的资料显示,号称异常强悍的共和国卫队,只是“外强中干”,内部非常腐败,面对金钱或者其他的利诱很容易败下阵来。美国曾经通过这一点,在战前用间谍已经大规模收买了不少共和国卫队的将领。

更让人震惊的是,面对美国的威逼利诱,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中的六个师中,除了“麦地那师”外,五个在稍稍交锋后,都全部选择放下武器接受了美国的“招安”;而作为对不接受“招安”的“麦地那师”的“报复”,这支唯一体现了阿拉伯式的英勇的部队,几乎被美军全歼。

(美军正在搜查被炸成渣渣的麦地那师指挥点)

只能说,萨达姆对伊拉克军队的武器建设和思想建设做的都不到位,以至于到了节骨眼上,号称的14万精锐的共和国卫队也就是一群见钱眼开的乌合之众,一击即溃。

不过,这只是短期看的结论。近些年来,又有人指出,其实这是萨达姆他老人家的“大智慧”。化整为零的做法并非是发神经,而在暗渡陈仓,将大本营和精锐部队转移到提克里特等地区。面临硬碰硬有绝对劣势的情形,不如把实力暗藏于民间,以备将来跟美军打游击战、消耗战。

发展到现在,貌似还真有些道理。虽然美军只用了阵亡139人,事故死亡123人的代价就取得了伊拉克战争的胜利,但接下来的十多年,却陷入了战后泥潭。大批伊拉克士兵和前情报部门官员组成了反美武装,其中一些人还跟极端分子结合,搞出来个反人类的伊拉克伊斯兰国,祸乱全球。这导致美军在后萨达姆时代,又陆续阵亡了近5000人,时间越长,越感觉不知所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a2vgry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