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答疑 / 希特勒卖给中国的德械师武器真的很先进吗,与真正的德国师装备相比如何?

希特勒卖给中国的德械师武器真的很先进吗,与真正的德国师装备相比如何?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卖给你的?当然先进了,这没得说,但到不到货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和真正的德械师比?别想了,你咋也比不上人家,毕竟人家那是自己造,你是打人家手里买,能一样吗?

除了价格高之外,你这钱也是个问题,咱的钱充足不?

这也是为什么,小编特别不喜欢甚至于讨厌有些人的说法,什么造不如买的调调。咱别的不说,当年咱造大飞机运10,各项性能相当不错,不论是发动机,还是飞行数据,毕竟去高原咱执行任务都没啥问题。

结果呢?一个造不如买的调调,咱运10下马了,高高兴兴的买人家的,结果就是飞机越来越贵,咱连发动机都不会造了。

后来咱就算是掏钱,人家卖不卖还得看人家心情,就算是卖给你,花那么多钱买人家的飞机,卡脖子的时候就知道难受了。不过好在咱家军工还是很给力的,现在的发动机虽然比不过人家,至少会了,这就很不错的。

哎!一说这事话就多,算了,咱还是接着聊题主的问题吧。

咱首先说一下价格问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咱先说说其他的国家,您自己心里就明白了。

罗马尼亚,这算是德国人的铁杆小弟了,他们家石油算是德国人维持战争消耗的支柱。但这货购买德国武器,要在原来出口价格的基础上加收27%的附加费用。

而意大利作为盟友,价格是战前出口价的基础上要上调30%到50%。

土耳其就更加惨了,要在1940年出口的基础上,加收250%的费用。

最优待的是日本,按照德国人国防军的采购价来实行。

但便宜的往往总是有坑的,因为日本人刷了钱之后,货到不到,那就另说了。

比如当年日本人其实想要虎式坦克的,他们不仅要样车,还要设计图,最后还整了一套生产许可,结果日本人花了两坦克的价钱之后,货就一直没到。

至于咱呢?您可以自己琢磨一下,贵肯定有的了,没有到货的情况也是有的。

最终出来的德械师,说是德械师,您感觉会咋样呢?肯定比人家正儿八经的德械师差一截。

那么咱就把这德械师成立的过程捋上一捋,顺道就把题主的问题给回答了。

咋说呢?国民党军队的成立,其实最开始接受的援助是来自于苏联。别的不说当年黄埔军校成立的时候,孙中山特批了三百条粤造的毛瑟枪给军校使用。

结果呢,军工厂压根就没有瞧上,心心念念的巴结各个军阀,到开学了就给了三十条枪,这其中一支还被搞丢了枪栓。

就这?还训练?后来苏联援助过来八千条步枪,还一水带刺刀的,每条枪整五百发子弹,顺带还来了十支手枪。

后来的援助大到火炮飞机,小到机枪步枪手枪,这在苏联人指导下造出了战车。所以国民党有苏联顾问也不稀奇。

那会苏联给蒋介石的援助很多的,当时给咱共产党的援助仅仅是蒋介石的一个零头都不到。

但这事到了1927年,蒋介石就开始迅速驱逐了苏联顾问,回头就找了德国人,从而开启了和德国人合作的进程。

而这个时间点上,德国人玩一战,已经投降了,那么根据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他们只能有十万人的部队,剩余的部队人员,尤其是各个阶层的军官,这就只能自谋出路了。

而德国人也会来事,他们把这些个有着指挥经验的军官,向其他国家进行输出,大批的这种军官就变成了军事顾问入驻到其他国家的军队当中。

这不仅解决了这些个军官的生计问题,还让他们保留了军事指挥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发动二战的时候,能够很快的组建起一支庞大军队的原因。

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德国名将鲁登道夫的驻守炮兵专家鲍尔上校,带着他的四十六名军官团来到咱中国,这个军官团后期甚至都扩大到了一百二十人,这就正式的开启了咱和德国人的军事合作。

咋说呢?1933年希特勒成为了德国总理,而他很看重和咱的军事合作,一个因为咱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他们的顾问团来到咱中国的地界,不仅仅是给自己赚俩生活费,指导咱军事问题,还肩负推销德国产品的重任,要是咱没有钱,就可以拿各种矿产资源进行支付。

另一个原因就是蒋介石和苏联交恶,以及他坚决围剿共产党的态度。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的合作从遮遮掩掩的私人性质,慢慢的转变成了公开的官方性质。

再往后双方还签订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并在此后由第四任德国军事总顾问德国前国防军总司令,所倡议的《陆军改革建议书》。

至此咱就开始了德械师之旅。

那么在这个计划当中,他建议咱建立六十个德械师,用来应对国际国内的变化。

当然那会还不叫德械师,是叫国防师。

配置是这样的,每一个师要有一个炮兵团,根据炮兵团装备的火炮不同,又分为野炮团人数有一万一千四百来人和山炮团人数有一万一千五百来人。

具体装备有各种炮有六十门,什么山炮,小炮迫击炮的。

重机枪七十四挺,轻机枪有三百三十六挺。听着是不是挺厉害的?但咱这一个师其实和日本人的常备师团比起来人数仅仅是他们的75%左右。

当然要是咱真能实现六十个这样的德械师,抗战初期也不会打的那么惨烈了,咱也可以教育教育日本人,应该怎么做人。

咋说呢?咱财力就摆在哪里,从鸦片战争开始,咱就往出赔钱,哪能拿出那么多的钱,购买这些个装备。

再说德国人的生产力就摆在哪里,你就算是全部下单,他也得赶着生产才能出来,而德国人这个时间点上希特勒可是在的,他还准备发动二战呢?自己的装备还的生产。

所以六十个德械师要想一波完成,基本是不可能的。

没法子也只能分批来,他每批就十个师,当然这得优先照顾国民党的嫡系部队,但也要顾忌一点杂牌军的情绪问题,所以十个德械师,挤出一个名额给杂牌军。

那么实际到货情况是咋样的呢?

到了1935年的时候,咱收到了一万支毛瑟,这抗战都开始了,就一万支步枪,连一个德械师的数量都不够。

这也是为什么,咱说德械师的时候,部队装备中正式,有些小伙伴要质疑,说好的德械师,咱就装备了咱自己造的步枪?

本来就少,你说呢?而且咱的中正式其实就是仿制毛瑟的,你也不能说这枪不行不是?

再有就是轻机枪五千挺,您自己算一下,这就是十四个多一点的师用上一用。

接着是迫击炮二百四十门,这就是十个师的量,其他你也别想了,就是一些个单兵装备。

这就是咱第一波进口的德国装备。

咋说呢?有些炮咱是没法子造,什么榴弹炮,什么中型轻型火炮,毕竟技术就摆在哪里,这就得进口。

所以后来什么毛瑟步枪,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还有迫击炮这些咱能自己生产,就自己弄了。

好在这些个东西,咱都仿制出来了,也减轻了不少压力。

最终在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也就凑出了三十个师的,这些德械师,其实大部分仅仅做到了接受或者间接德国军事顾问的训练,全部戴上了德国头盔,装备了少量德国装备而已,远远没有达到真正德械师的要求。

咱说明一下,第一波接受调整的德械师,一共就十个,当开始进行第二波调整的时候,这第一波的十个师换装仅仅做到了将轻武器进行了换装,而且还因为数量问题,压根就没有达到全面换装的地步。

至于重型武器和第二波的十个师,压根就没有存货。

这不后来,咱在1936年又下了一个订单,头盔弄了二十二万,这也是为什么咱德械师实现了头盔全部换装的原因,子弹咱就不说了,马克沁有一千一百三十一挺,高射机枪一百二十挺,炮二百二十四门。

到了1937年的时候,又下了九百挺的马克沁,炮一百二十四门,步兵炮有六十门。

您自己瞅瞅这些个数,除了头盔够点数之外,其他东西,尤其是炮这东西压根就不够三十个德械师分的,能把第一波十个德械师装备齐了这就不错了。

而且这批东西仅仅是大部分到货了,这还有因为各种原因没法运过来的装备。

至于后边,咱也下了订单,轻机枪就下了一万两千挺,步枪十万支,这数听起来想那么回事了,但问题是这些东西因为咱和德国人的合作中止了,这就跟没有是一样的。

毕竟日本人可不会看到,咱的装备提高,所以日本人从中作梗给了德国人一定的压力。

其实您要是细算下来,真正实际接受德国顾问的训练,只有第一波十个师中的八个,外加一个税警总团。

而以上除了税警总团之外,装备最好的也仅仅只有三个师,分别是第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

再有现代化军队讲究的是火炮威力,咱除了一个教导总队有直属炮兵部队,上边说的三个师,他们也只有一个炮兵营而已,说好的一个炮兵团,没了。

最后实在是没法了,就把剩下一些个比较先进的火炮集中起来,组成了炮兵团或者炮兵旅单独使用,那也是用作支援用的。

这也是为什么,一说德械师有些小伙伴就提这三个师,因为他们是装备最齐全的,其他部队仅仅是装备了一部分德械而已,至于重武器那就别想了。

您说吧咱和真正的德国师咋比吗?没得比,人家还有坦克作为支援呢?而咱连个开坦克的人都不好找。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j21P6pL.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