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答疑 / 古代刺史和太守相当于后来的知府吗?

古代刺史和太守相当于后来的知府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608 条回答

并不是如此。

秦代实行了郡县制度,县就是我们今天的县市,郡则是一个省。

汉代沿用郡县制度,秦朝分全国为36郡,到西汉末年扩展到106个郡。每个郡下辖的县不同,全国大约1000个县。

县一级,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

当年刘备因为讨伐黄巾贼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县尉。

刘备对这种任命,是很不满的。为啥?因为县尉只是负责一个县的军事,是个正七品或者从七品的小官。

郡就要大得多,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类似于今天的省长。

到了西汉武帝时期,认为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近百个郡比较吃力,工作量太大。汉武帝就开始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减轻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压力。

将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各郡。

刺史平时就在各检查区当地办公,主要是监视当地政府和大贵族、大地主。

刺史原则上不得干涉地方行政,只是负责巡视和监督,而且对监督的内容有严格的规定。

刺史类似于,今天中央巡视组巡视专员!

由于刺史是皇帝的嫡系,也是皇帝的直接代言人,所以权力也慢慢增大。

到了西汉成帝,“罢部刺史,更置州牧”,“州牧”这个官职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但州牧和刺史只是名字不同罢了,工作都是一样的。只是州牧的待遇比较高,大体是郡太守的级别,而刺史只能同县长县令差不多。

提高州牧的待遇,主要是唯恐他们在地方因为贪财而以权谋私,同太守们勾结,有养廉的意思。

由于国家越来越乱,刺史和州牧开始被迫增加了工作范围。

常见的是负责镇压诸侯谋反和群众叛乱,同时还要负责安置各种流民,处理关于少数民族的日常事务等等。

这个制度真正的大变,主要是东汉后期。

当时民众起义到处爆发,东汉朝廷一没钱二没足够军队,陷入风雨飘摇,濒于灭亡。

当时刘璋老爸刘焉向朝廷提出了一个影响三国历史的重大建议,尽量任命刘家宗室大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史称“废史立牧”。

刘焉是汉室宗亲,他的建议是两害相比取其轻。

刘焉认为,让刘家宗室成为地方实际的诸侯,也比让异姓人称王称霸要好。

最低程度,国家大部分地区还控制在刘家人的手中,比如当时的汉室宗亲刘虞为幽州牧、刘焉为益州牧、刘表为荆州牧。

由此,州牧同刺史彻底分开,成为合法控制几个省的强大诸侯,掌握军政大权。

州牧的官职在今天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这种职务必然造成国家的分裂。

于是,在东汉末年,州牧、刺史是同时存在的。

搞笑的是,州牧刚刚出现,实际上就不听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包括刘焉自己,迅速成为土皇帝,割据一方,甚至要篡位:初平二年(191年),刘焉更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意指其图谋不轨)”。

三国时期的诸侯,往往都是州牧。比如袁绍是冀州牧,刘备是豫州牧,曹操是兖州牧,袁术是扬州牧等等。

至于知府,其实宋明清时代的知府是不同的,只能说部分知府相当于汉代的太守,但同刺史、州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j21nn4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