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专家不可能出现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里

专家不可能出现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里

2006年到2008年期间,我曾担任过厦门某互联网企业的浙江省渠道经理。渠道经理就是一名挂经理头衔的业务员,我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浙江省内各个县市区里不停地会见、拜访和演讲。

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适应这种状态。一是我入行时间不久,在专业领域的积累浅薄;再就是每到一个区域,都是与当地掐过尖的企业打交道,他们出面与我沟通及交际的,都是公司里的技术大佬;再有一个原因,那是一片我相对陌生的土地,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心理上不敢实际上也放不开手脚。

我们的工作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说服当地的企业成为代理商。为了表示重视和己方的实力,谈判过程中,客户往往派出的是“老板+技术”的组合。老板还好对付,只要是利润空间合理,往往很容易谈拢。最难打交道的客户公司的技术团队,他们一出场,首先就是表明自己所在企业的技术力量在当地是顶级的,其次就是表明他本人在业内的实力是如何的强悍,最后的终极大招是,他们会变身解剖医生,把我带去的产品从皮到肉到骨头都剖析一番,然后迅速抢占某个制高点,把产品贬得一无是处,最后高深莫测地看着我,等着我面红耳赤,丢丑走人。

一开始,我的确有点狼狈,毕竟我不是专业的开发人员,因为入行不久,对产品、市场的了解也大多是一知半解。经历第一轮的冲击之后,我回到厦门述职充电。对于我的困惑,公司老板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受益至今。他说:“你要始终坚信,中国第一流的技术人员,只会集中在北上广深杭,而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团队成员不过百的企业里。”

我认真地研磨和消化了这句话,调整了工作思路。再回浙江的时候,我再也没有怵过会议室和餐桌上唾沫横飞的技术人员了。因为我负责的是渠道建设工作,搞定老板就行,技术人员不接受、不适应那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每次会议室和餐桌上出现的技术人员,只是老板对其在团队中地位的倚重与依赖,与我们需要布局的产品线没有交叉。而技术人员之所以要在各种场合发表重要的论述,其主要原因不外乎要向我们宣示主权,希望我们不要动摇他们的江湖地位,附加一些个人的表现欲,刷完存在感,挤干水分后,也并没有太多的真知灼见,无非是在大形势下的老调重弹而已。

如此这般,后面的工作就好做了。碰到有点真本事的技术人员,我不但认真听,还主动跟人家学,最后还和他们成了好朋友。碰到极个别的杠精,专门喜欢在关键时候挑事的,我也会无所顾忌地开撕,从气场上碾压他们。后来我发现,越是被我碾压过的企业,跟我们的合作反而更坦诚和顺畅,内因是我身后的产品的确不错,以及我所在的企业在业内的风评较好,外因则是他们已经把我当成“专家”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只有高谈阔论的、颠覆规则的、撕裂现状的,每天发表不同声音的,才算得上是“专家”,而他们自己,被困在某一个平稳的格局里太久,极需要一种声音迎合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获得某种快感和舒适。

为了验证我自己总结出的这一套歪理邪说,我还专门到各地的各种论坛、沙龙和交流会上砸过场子。砸场子的前提是要做功课,要熟悉当地的业态,要连夜掌握一些词汇,还要包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人设,当然还要尽量地挑软柿子捏。有一次,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的一个业界俱乐部里,我临时拼凑了一个关于web2.0的演讲,竟然赢得了许多喝彩,会后一个公司的负责人竟然找我私聊,差点露馅。我还曾在温州当地的网络社区里发表佚名文章,把当地业界分析得头头是道,同仁纷纷竞猜起了我的身份,搅起了不小的风波。

2008年我回黄冈后,虽然收敛了不少,但也在某些场合继续扮演“专家”的角色,甚至在某些场合,有些人还会主动把“专家”的帽子强行扣在头上,令人啼笑皆非。与此同时,我发现我身边的“专家”也越来越多,拿着个话筒就敢给人指点迷津,一群苕粉还在下面拼命鼓掌。据此我总结出了“专家”的几个必要条件:一要能说,只要不是哑巴,就能成为“专家”;二要敢说,现在已经不是因言获罪的年代了,话说得越狠越满越变态越有市场;三要有料,并不需要真才实学,只需要能够傍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领导讲话精神等就可以显得自己上头有人背后有资源,说的话自然有人信;而最后,一定要带私货。所谓私货,也是“专家”的最终目的,就是把自己需要表达的观点、立场夹带出来,而对与错、是与非不重要,能把池子里的水搞混浊从而证明自己最清醒最冷静最睿智才最重要。

“专家”们滋生的土壤,是信徒迷弟迷妹们自己堆积的。国人的通病,就是盲目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跟风别人都相信的,而缺少了基本的判断能力。这三年来,一些“专家”则打着“说人话”“为民请命”的幌子,对网络上的二手资料有目的地剪辑加工,拿出一堆无头无尾的短视频、模糊不清的图片以及没头没尾的自媒体截图在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平台上拼凑出一波又一波的专家论断,隔空把脉,指桑骂槐、夹枪带棒,把国民们感动得一愣一愣的,也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一些自认为理智的国人,化身变了调的传声筒,或添油加醋,或断章取义,让处在舆论大爆炸后的国人,“但见流言起,不知该信谁?”

在这里,我要套用十几年前我公司老板对我说的那句话作为结尾:“中国的专家,只会出现在官方媒体,只会出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而绝对不会出现在抖音里,更不会出现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里。”我话就撂这儿了,要是有人觉得不爽,你就来骂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l0EPk8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