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袁崇焕到底是忠是奸?

袁崇焕到底是忠是奸?

本篇文章3101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在崇祯时代担任高级官员,尤其那种独当一面的高级官员,并非一件愉快的事。

列举崇祯朝非正常死亡的高级官员,那一数字远远高于中国历史上其他时代。

崇祯杀大臣、杀武将几乎到了滥杀的地步。

有人统计:其在位17年,换了50个大学士、14个兵部尚书,杀掉督师或总督11人,杀死巡抚11人,逼死1人,亡国自尽的时候,逼妻女自杀。

其中熊廷弼、王化贞、杨镐、杨鹤、杨嗣昌……这些官员要么死于当权者制造的冤狱,要么死于崇祯一纸诏书,要么死于畏罪自杀。

但与袁崇焕相比,上述官员的死已经算得上非常体面,非常人性化了。

袁崇焕画像

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会审给出的理由是三个: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

崇祯的解释与判词基本一致,四个理由:托付不效,市米资盗,谋款斩帅,顿兵不战。

崇祯在启用袁崇焕的初期,对他看得很重,也曾经给予其大力的支持。尤其是袁崇焕取得宁锦大捷之后,其不可多得的军事才能得到明、后金双方公认。

《皇清开国方略》关于宁锦之战的记载

在1628年的召见中,袁崇焕慷慨陈词,计划以五年复辽,并疏陈方略。崇祯喜出望外,不仅赐袁崇焕尚方宝剑,令其便宜行事,而且不顾关内严重的军需吃紧,将大量军需物资均调往辽东,由袁崇焕节制。

托付不效在现代人看来极其荒谬,即便托付不效,毕竟也是你托付的,你自己难道没有责任?崇祯帝杀袁崇焕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来才把这个问题想通。

因此,1641 年,杨嗣昌兵败,言官弹劾其托付不效的时候,崇祯给予了阻拦:“杨嗣昌系朕简用,用兵不效,朕自鉴裁;况尚有才可取。”

然而,当崇祯政治上日渐成熟的时候,死后的袁崇焕也不能被其复用了。

顿兵不战则是完全不成立的借口。

当时辽东的军事形势是后金的军队实力大大强于明朝军队,因此,袁崇焕的基本战术是利用坚固城池,配合大炮打防守反击战,这样做的效果也很好,宁锦大捷正是明证。

而当皇太极绕过袁崇焕的正面防区,兵临京城的时候,袁崇焕立即改变既有的防守作战模式,以少击众与皇太极进行正面阵地战,虽然损失了其麾下最得力的部将赵率教,但是成功击退了皇太极的进攻,取得了胜利。

因此,顿兵不战完全是初登大位的年轻小皇帝的信口胡言。

斩杀袁崇焕的核心条款为市米资盗,谋款斩帅。

但实事求是地分析,所谓的市米资盗,属于严重天灾年份的彼此互助行为,明军高价给予后金米面粮食,后金廉价给予明军军马等军需物质,大家各取所需,并不是一方单纯吃亏、一方单纯占便宜的买卖,更不是袁崇焕的刻意资敌行为。

而且袁崇焕也把这一做法向崇祯做了汇报。崇祯刚开始觉得很恼怒,但经袁崇焕解释以后也批准了。因此,袁崇焕即便有错,也不应该由他一人负责,更不应该构成死罪。

谋款斩帅指的是袁崇焕临阵擅杀坚持敌后抗金的左军都督毛文龙,袁崇焕杀毛文龙是招致他自己被杀的最重要原因。

袁崇焕杀毛文龙致使后金军队南侵没有后顾之忧,毛文龙被杀三个月后,就发生了后金军队兵临京城的己巳之变。

表面上看,杀毛文龙似乎直接损害了明军的国防实力,因为稍有军事常识的将领都应该知道,保障友军的安全就是保障自己的安全,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毛文龙经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在其早年,因为与后金有不共戴天之仇恨,无论是毛文龙本人还是其部属都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扰乱后金的后方,使后金不能安心入关。

但是到了崇祯朝的时候,毛文龙早已成为一个军阀,一个老滑头、老油子,不仅不听号令,而且杀边民以谎报军功,冒领粮饷。他为了自己的利益,盘踞在易守难攻的皮岛上,不思进取,军力萎靡程度让人惊诧。

袁崇焕孤身进入毛文龙的皮岛,顺利地杀掉毛文龙的过程也说明了其行为的正当性。当袁崇焕当众宣布毛文龙有十二条该杀之大罪时,不仅毛文龙本人无法辩解,由其族亲组成的毛家军部将同样无话可说。

崇祯得到袁崇焕杀掉毛文龙的消息的时候,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很高兴。为了安定人心,崇祯还专门公示了毛文龙的罪行,从国法的角度也完成了对于袁崇焕杀毛文龙的认可。

皇太极的离间计

当袁崇焕处心积虑地解决毛文龙时,后金抓住这一时机,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绕开袁崇焕防守的宁远和锦州,从辽西经蒙古地面,由明军薄弱地带入侵。

直到皇太极越过喜峰口长城兵临距北京只有两三百里的遵化,袁崇焕才如梦初醒,急忙率主力增援。

这时的北京早已人心惶惶。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四,也就是袁崇焕连夜驰往关内的前一天,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为免北京被围,在遵化与皇太极激战,不幸战败而全军覆没。

次日,也就是袁崇焕大惊之余入关那天,遵化守军崩溃,巡抚王元雅自杀,副总兵朱来同等人弃城逃跑,总兵朱国彦与夫人一同自杀。

几个月前,袁崇焕信誓旦旦,多疑的崇祯正是看在这一点上,才对袁崇焕冒失诛杀毛文龙不加计较。而今,不但平辽成泡影,后金大军竟兵临城下,崇祯气恼之余,还多了一种被欺骗的愤怒。

崇祯一面起用孙承宗守卫京师,一面下令调外地军队勤王。事已至此,如果袁崇焕能够及时打退皇太极,估计崇祯虽然仍对他心怀不满,但不至于撤职,更不至于下狱。

可怕的是,袁崇焕一不小心又犯了个错误。导致他犯错的,不是能力,而是忠心。当是时,京城已有谣言,说皇太极此次人侵,是袁崇焕暗中降了后金。

袁崇焕急忙赶往京城,本应在京城以外和后金决战。没想到他怕北京有失,率大军直抵京师门外,并要求入城。

崇祯没有立即对袁崇焕动手,这倒不是他相信袁崇焕,而是后金军队还在北京城外。袁崇焕此时也深知处境不妙,当然他肯定不知道皇太极的反间计,而是自己曾在这里夸下五年平辽的海口,没想到现在后金兵临城下。

为求自保,在召见的时候他极力向崇祯和其他大臣渲染后金如何强大,如何势不可挡。他甚至向其他大臣说,满洲人此来是想做皇帝,已选定在某天登基了。

如此犯禁的话由袁崇焕说出来,在场的户部尚书毕自严惊得张口结舌。

袁崇焕之所以如是说,并不是他惧怕后金,而是希望藉后金的强大胁迫朝臣们向崇祯提出议和,争取缓冲时间以备战。如此一来,五年平辽的宏伟计划也许就不会再有人去追究了。

然而,已经对袁崇焕和后金有密约半信半疑的崇祯顾左右而言他。

早就对谣言半信半疑的崇祯自作聪明地认为,袁崇焕果然没有和后金决战的意思。手握重兵的大将要求深入京城,多疑的崇祯哪里信得过?

就袁崇焕而言,他以为自已是十足的忠诚,是为君王考虑 ;而就崇祯和朝廷大臣而言,袁崇焕不在城外退敌,却想率军入城,谁能保证他和后金没有瓜葛?

再者,不少皇亲国戚和太监都在城外修有别院,这些别院大多遭到后金的洗劫和焚毁,他们没法找后金讨说法,却可以迁怒袁崇焕 : 这就是你袁崇被引狼入室的后果啊!

后记

皇太极

皇太极仅仅用了一个并不高明的离间之计,就使袁崇焕从封疆大吏一落而为阶下之囚。与其说这是皇太极的高明,不如说是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原本就是镜花水月。

仅仅过了一年多,袁崇焕被下狱,从逮下诏狱到绑赴刑场,其间长达九个月。这九个月的时间足以说明,崇祯一开始可能并不打算把这位久镇辽东的名将处死,更没想处以凌迟但最终袁崇焕不仅被处死,而且是极为残酷的凌迟。

这又说明,崇祯对袁崇焕的仇恨已达极点一一仅仅消灭他的肉体,已难消解这位寡恩君王的心头之恨,袁崇焕必须死得很痛苦很难看,崇祯才会稍稍释然。

霜风凄紧的农历八月(崇祯三年),北京城一派肃杀,凌迟袁崇焕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多次遭受后金军队骚扰的北京民众,无不欢呼雀跃,在他们看来,袁崇焕这个引狼入室的汉奸终于要遭到应有的惩罚了……

袁崇焕墓

“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明史·袁崇焕传》

袁崇焕立志疆场、戎马倥惚几十年,原想忠贞报国,但没想到壮志未酬,却丧身于封建帝王专制猜疑的淫威之下。这不能不是封建社会中人才的一个悲剧。


能看到这里的你真的很棒。点个赞给天涯一个鼓励,还有给自己一个默默的鼓励吧。从现在开始慢慢适应这些好习惯,我们一起攀登,然后山顶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今日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wstoday.cc/qL6lOre.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